在氢能热潮的推动下,上海重塑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近日成功在港交所挂牌上市,成为国内第四家以氢能为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然而,与上市的喜庆气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重塑能源的财务状况却令人堪忧。自2021年以来,公司持续亏损,截至2024年5月,累计亏损额已超过20亿元人民币。今年前五个月,公司仅交付了11台燃料电池系统,较去年同期的85台大幅减少了87%。这一系列数据无疑为重塑能源的未来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
重塑能源的业绩困境并非一朝一夕之功。从招股书披露的数据来看,公司在过去几年的营业收入虽然有所增长,但净亏损却持续扩大。2021年至2024年前五个月,公司的净亏损额分别为6.54亿、5.46亿、5.78亿和4.09亿元,显示出公司盈利能力的严重不足。更为严峻的是,公司的毛利率如同过山车一般波动,2023年氢燃料电池系统的毛利率还曾达到28%,但到了2024年上半年,却骤降至-260%,这主要是由于开工率低下导致的单位产品分摊折旧、摊销费用过高所致。
比亏损更令人担忧的是,重塑能源的现金流压力日益增大。招股书显示,公司的应收账款占比逐渐升高,截至各报告期末,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以及合约资产分别占总资产的47.8%、36.7%、50.0%和51.4%。这意味着,公司有大量的资金被客户占用,而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的时间差也在拉大,进一步加剧了公司的流动资金风险。
在氢能产业看似火热的市场背景下,重塑能源的交付情况却异常惨淡。今年前五个月,公司仅交付了11台燃料电池系统,这一数据不仅远低于去年同期,也远低于行业的平均水平。业内人士指出,当前国内氢能产业发展仍处于初期探索阶段,市场空间有限,应用场景稀少。在这种情况下,重塑能源想要实现大规模的市场拓展和盈利增长,无疑面临巨大的挑战。
重塑能源的业务策略也备受质疑。公司计划扩大氢燃料电池系统及氢能装备的产能,但这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然而,在盈利能力严重不足、现金流压力日益增大的情况下,这一策略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吸金黑洞。此外,公司对大客户的依赖程度也过高,一旦大客户出现经营问题或合作关系破裂,将对公司的业务造成巨大冲击。
与同业相比,重塑能源的盈利能力也显得相形见绌。以亿华通为例,该公司近三年的毛利率分别为37.9%、38.4%和32.5%,远高于重塑能源。这反映出重塑能源在成本控制、产品定价或市场策略等方面存在明显的问题。
面对如此严峻的局面,重塑能源的未来何去何从?更为关键的是,重塑能源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业务策略和市场定位。在氢能产业尚未成熟、市场空间有限的背景下,公司是否应该继续坚持大规模扩产的策略?是否应该寻找更为细分和具有潜力的市场领域?是否应该加强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合作,共同推动氢能产业的发展?
本文源自:金融界 作者:青枫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