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氢能 > 动态

长三角将建氢走廊,加速氢能产业布局

澎湃新闻发布时间:2024-10-22 10:45:40  作者:范之千 孙弘健

  10月12日,2024年长三角氢能产业招商会在嘉兴举行,多方联合发布了“长三角氢走廊”项目,计划在嘉兴、上海、苏州、杭州和宁波之间打造一条贯通主要城市的氢燃料电池车高速运输大动脉,借此促进氢能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区域化应用和产业化进程。

  会上还集中签约了15个涉及氢能产业的项目,涵盖氢能核心部件研发、系统集成以及整套装备制造等多个环节,总投资超过32.7亿元。这些项目的实施不仅将为长三角氢能产业注入新的活力,还将显著提升该地区在全国氢能产业布局中的引领地位。

  氢能被誉为“21世纪的终极能源”,其清洁、高效、可持续的特点使其成为全球能源转型的重要选择之一。在长三角氢走廊项目中,多家企业将携手合作,在长三角高速公路沿线建设约30座加氢站,覆盖650公里的氢能走廊,每日加氢量预计超过20吨,服务车辆超过1000台,为氢能重卡等车辆的广泛应用提供重要支撑,且每年将减少12万吨二氧化碳排放,助力区域绿色低碳发展。

  长三角地区现已具备发展氢能的综合优势,涵盖区位、产业基础、科技创新以及政策支持等多个维度。

  首先,长三角的交通网络发达、基础设施完善,具有发展氢能的明显区位优势。密集的高速公路网络连接了该区域的主要城市和工业区,为合理布局加氢站提供了便利条件。此外,长三角拥有连接全球的重要港口群,依托其成熟的物流体系,氢能在港口设备、物流车辆等方面的应用具有很大潜力,并能大幅减少碳排放,推动清洁能源在物流和工业领域的普及。

  其次,长三角拥有较为完善的氢能产业链,涵盖了从制氢、储运到应用的各个环节,为氢能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上游企业如上海启元空分和淳华氢能在制氢技术上处于领先地位,中游的上海浦江特种气体和液化空气在储运环节保障了氢气的安全流通,而下游的上海重塑能源和上燃动力则在氢燃料电池领域拥有前沿技术。这样一个完备的产业链不仅支撑了氢能技术的持续创新,还为氢能产业的规模化提供了坚实基础。

  长三角还拥有强大的科研优势。区域内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如上海交通大学和浙江大学,在氢能技术领域取得了许多突破性进展。这种创新优势为区域氢能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技术支撑,有利于形成从技术研发到产业应用的创新生态体系。

  良好的政策引导和支持也是长三角氢能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近年来,长三角地区多个省市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氢能产业相关政策。上海发布了《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2-2035年)》,提出加快加氢站建设、推动氢能汽车发展及打造产业集群的具体规划。江苏省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意见》则支持氢能汽车示范项目在多城市落地,并规划在重化工港口建设加氢站,以扩展应用场景。浙江省则提出《关于全力构筑我国氢能产业高地的建议》,探索绿氢发展,利用海上风电和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制氢,并在舟山等沿海地区试点推广。安徽省发布《安徽省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以技术突破和产业培育为核心,构建创新能力强、产业化水平高、配套设施完善的氢能产业体系。

  在金融支持方面,上海作为绿色金融的先锋,设立了专门针对氢能项目的金融政策,确保了氢能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资金流动和项目推进。这些政策与金融工具的结合,为氢能项目的加速落地和产业化提供了坚实保障。

  尽管长三角氢能产业具备诸多优势,但仍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挑战。当前长三角的氢气供应主要依赖工业副产氢,虽然这为初期发展提供了支持,但随着节能减排政策的不断推进,未来的重点将转向以电解水制氢为核心的新技术。特别是依托可再生能源的“绿氢”,被视为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路径。然而,长三角地区可再生能源资源非常有限,导致电解水制氢成本居高不下,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绿氢的规模化推广。

  氢能市场的推广还面临消费者认知和商业化模式的双重难题。当前,公众对氢能汽车等相关产品的认知度较低,市场接受度有限。同时,现有的氢能项目仍较多依赖政府补贴,商业化模式尚未成熟。这不仅增加了企业的运营压力,还使得整个产业链承受着较大的财务风险。因此,探索更加可持续、市场驱动的商业化路径显得尤为迫切。

  此外,长三角氢能产业的合作模式相对单一,主要集中在加氢站建设和氢燃料电池汽车领域。虽然这推动了氢能在交通领域的应用,但在储氢、运氢等其他环节的合作仍显薄弱,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不足,跨行业合作机会较少。这种局限性有可能限制氢能技术在工业、航运及电力储能等高潜力领域的扩展,难以充分释放氢能在多领域的应用潜力。

  为有效应对长三角氢能产业面临的挑战,推动其长远发展,当前亟须完善全产业链的联动机制。长三角各城市需打破区域壁垒,推动上下游企业的紧密合作,从制氢、储运到应用,实现全产业链的协同发展。

  同时,氢能的应用除了在交通领域,还需积极拓展至工业生产、航运以及能源储备等高潜力领域。例如,在长三角的港口物流体系中,氢能重卡和氢动力船舶的应用潜力巨大,能够显著降低碳排放,为区域的清洁能源布局提供新契机。此外,利用氢能技术作为电力储能手段,能够增强区域能源安全,特别是在高峰负荷时平衡供需关系。

  在此基础上,还需要进一步构建区域性氢基绿色能源和碳氢交易的数字化平台,整合氢能产业链各个环节的数据信息,优化生产和流通流程,提升区域氢能交易的透明度与效率。结合绿色金融政策,打造综合生态服务体系,为氢能产业的长远发展提供更加稳固的金融支撑。这不仅有助于提升长三角在全国甚至全球能源转型中的竞争力,还将为区域绿色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作者范之千系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硕士研究生、孙弘健系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硕士研究生)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