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氢能 > 动态

竞速“氢”赛道 打造“示范田”

科技日报发布时间:2024-10-18 09:22:43  作者:张 蕴、徐 菁

  天蓝色氢燃料电池公交车在道路上往来穿梭,驶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真正实现零污染。这是科技日报记者日前在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大连片区和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看到的场景,这也是大连金普新区氢能产业应用场景加速落地的缩影。

  近年来,作为大连在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布局“先手棋”的重要区域,金普新区以氢燃料电池电堆及系统研发制造技术为核心,开拓落地应用场景,支撑技术验证迭代。经过不断发展,金普新区竞速“氢”赛道效果显著,初步构建“研+制+储+运+加+用”的氢能全产业体系,大连氢能产业展现蓬勃生机。

  政策红利持续释放

  作为零碳排放的清洁能源,氢能对于我国未来能源结构优化和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作用。中国氢能联盟发布的《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白皮书》预测,2025年,我国氢能行业市场规模将达1万亿元。

  2022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2023年,国家标准委等六部门联合印发《氢能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3版)》。辽宁省、大连市也先后发布氢能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当地氢能产业发展方向。今年7月,大连出台的《国家碳达峰试点(大连)实施方案》提出,打造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到2030年,将大连发展成为我国氢能产业高端装备和氢燃料电池制造基地,产业产值超过800亿元。

  大连市委常委、金普新区党工委书记王守宇向记者介绍,为实现氢能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金普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因地制宜破解发展难题,明确产业重点布局,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拓展氢能发展渠道,为政府决策、产业发展和企业创新提供重要支撑。

  依托当地制造业基础,金普新区统筹布局,持续推进储能、风电等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项目,聚集融科储能、泰星能源、瓦轴、利勃海尔、斯凯孚、奥特马等相关企业。目前,金普新区正在推进的氢能等新能源产业项目共有43个,其中在建重点项目39个,总投资额246.79亿元;重点谋划项目4个,预计总投资额19.2亿元。

  “科研成果转化是一条艰难的长路。3年来,公司每年投入4000余万元研发经费。不过,在大连氢能产业相关发展规划指导下,我们信心十足。”国创氢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创氢能”)常务副总经理韩福江说。

  补链强链优化产业

  大连在氢能研发、制造和资源富集方面具有综合优势。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大连化物所”)是我国最早从事氢能利用研究的科研机构,是氢能与氢燃料电池基础研究与技术创新的高地。近年来,以大连化物所、大连理工大学为代表的科研院所攻克了一系列技术瓶颈,众多科研专项接连投入,吸引了许多氢能源企业落户金普新区。

  韩福江表示,依托大连化物所在燃料电池技术和航天科技产品工程化方面的优势,国创氢能将集中力量开展科技创新,对高比功率电堆技术进行攻关,规模化降低电堆和系统产品的成本,加大燃料电池发动机自主研发投入。

  记者在国创氢能采访时看到,厂房的生产线上,工作人员正在加紧生产测试公司自主研发的国内首款钛基金属双极板燃料电池。从80千瓦至200千瓦的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系列产品,到总额近亿元的出口比利时氢燃料电池电站订单,无不生动展示出氢能产业发展的广阔前景。

  与大连化物所相向而行的还有金铠仪器(大连)股份有限公司。双方已建立紧密的产学研用合作关系,共同成立过程质谱研发中心、能源催化联合实验室等,积累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高技术含量、市场前景广阔的科技成果。

  此外,新研氢能燃料电池项目、洺源科技氢能动力总成项目、创为氢能牵引电机项目、氢能产品研发和检测中心项目、PEM(聚合物薄膜)电解槽测试平台项目等一批氢能产业补链强链项目建设如火如荼,金普新区氢能产业发展势头正猛。

  大连新研氢启科技有限公司是新研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企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利用母公司的先进技术,公司将在大连建立可实现年产燃料电池堆2000台、氢燃料电池发动机2000台产能的生产和测试基地。

  大连市金普新区政协副主席姜为向记者介绍,洺源科技氢能动力总成项目总投资3.5亿元,主要进行燃料电池动力总成及质子交换膜、双极板等材料的研发生产;创为氢能牵引电机项目总投资2.25亿元,主要生产氢能汽车牵引电机、风力发电机、船用直驱轴带发电机、石油钻机驱动电机等产品,项目二期已于今年5月投产……随着一批重磅项目落地和代表性企业集聚,金普新区氢能产业上下游产业链得到全面补强,金普新区的氢能“列车”正驶向远方。

  未来,金普新区将全力打造氢能产业创新策源地和高端装备制造基地,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成为全产业链协同、应用场景丰富、技术领先的氢能应用“示范田”,为大连建设实体经济发达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有力支撑。

  来源:科技日报记者 张 蕴 通讯员 徐 菁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