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氢能 > 动态

江苏扬州聚“氢”成“链” 领跑氢能新赛道

上游新闻发布时间:2024-05-16 14:41:14  作者:孙一鸣

  5月14日,扬州市委书记王进健专题调研扬州市氢能产业链发展情况时强调,要坚持前瞻眼光、强化创新引领,加快全产业链布局,创优氢能产业发展生态,全力推动扬州市氢能产业发展壮大,为扬州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十四五”以来,江苏扬州始终锚定“产业科创名城”建设,将氢能与储能产业列为重点培育发展的13条新兴产业链之一。

  超前布局,夯实产业基础

  近年来,扬州市出台《扬州市“十四五”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发展规划》《扬州市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行动计划》《扬州市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3—2035)》等系列政策,重点支持燃料电池汽车、关键零部件等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江苏耀扬作为致力于氢燃料电池电堆和系统研发、生产的企业,在2023年成为国内最大功率300千瓦氢燃料电池电堆诞生的“摇篮”。

  走进耀扬公司车间内可以看到方方正正的氢燃料电池电堆,从外表看起来其貌不扬,其实内部却暗藏玄机。类似三明治结构的单电池组成的燃料电池电堆,加上辅助配件,构成了复杂的氢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在使用锂电池的电动车中,动力系统依靠锂电池提供电能,而氢车的燃料电池属于发电装置,在行驶过程中,通过氢、氧之间的电化学反应持续输出电能,驱动车辆行驶。

  这些年,江苏耀扬在技术创新的支撑下,实现产品成本的显著下降。到2023年,氢璞创能牌燃料电池电堆成本已达到1000至1200元/千瓦,系统售价已经实现2500至3000元/千瓦,引领了我国氢能行业降成本趋势。

  接下来,江苏耀扬在车用市场的基础上,计划将氢燃料电池的应用场景推向更广阔的天地。2023年,公司承担了江苏省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专项“船舶大功率高效高可靠燃料电池系统研发”项目,填补国内外单堆大功率氢燃料电池系统的空白,促进兆瓦级燃料电池电堆技术研发,同时带动扬州市氢能上下游产业发展。

  完备链条,产业“氢”装上阵

  2024年1月,扬州市委、市政府明确将氢能产业纳入重点培育打造的新兴产业,列入“613”产业新体系,聚力打造集“制、储、运、加、用”于一体且具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氢能全产业链。

  经过多年项目招引建设和企业培育,扬州已集聚了涵盖氢能产业上游(制氢与供应)、中游(燃料电池核心零部件)、下游(燃料电池汽车等应用)的全产业链相关企业。

  产业上游,扬州有中集中电、液化空气、优士化学、明德氢能源等制氢与供应企业,在制氢设备制造方面,中集中电制氢应用最新膜电极,成功制造电流密度5000A/㎡电解槽;液化空气(扬州)有限公司利用甲醇蒸汽重整生产高纯氢;优士化学通过氯碱副产品制氢,主要用于下游工业用氢和氢能源使用。

  产业中游,在氢燃料电池系统方面,扬州初步形成电池系统、电堆和关键零部件等重要环节的产业布局,有江苏耀扬、氢蓝时代、开元动力、嘉和新能源等燃料电池及核心零部件生产企业。

氢蓝时代车间忙碌的生产场景 图源:澎湃新闻

  产业下游,除了电池,扬州市在整车生产方面也不甘落后。目前,亚星客车已交付50台氢能公交车,累计运行里程超过400万公里;在检验检测方面,中汽研扬州汽车工程研究院打造了国内首个完全符合氢安全与燃料电池全产业链测试要求的标杆实验室;在基础设施方面,扬州已建成加氢站(综合能源服务站)2座,日均加注量可达1000公斤,可满足40余辆公交车、重卡的加氢需求。

  产业配套,营造良好环境

  2024年3月,国家能源局印发《2024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加快编制推动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政策,有序推进氢能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

  良好的产业基础和产业配套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底气”所在。高邮经济开发区的光储充产业园是全省唯一以电池为主题的专业园区,经过多年发展,这里构建了以新霖飞集团、欧力特能科、风帆电池等龙头企业为引领、30多家规上企业集聚的航母级产业集群,年产值超300亿元。2024年,光储充产业园将再添一支生力军,江苏英联复合集流体年底就将投产。

  多个重大项目的相继落户,带来了“葡萄串效应”。在英联公司的推荐下,2024中国(高邮)国际高功能薄膜市场与技术发展高峰论坛成功举办,超过1200名国内外储能领域专家走进高邮,了解产业特色,感受营商环境,助力高邮光储充产业园向千亿级发起冲刺。

  未来,扬州将聚焦氢能产业发展后发优势,营造良好环境,引导更多企业攻关突破引领氢能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拓展更多应用场景,支持氢能企业推广新技术、新产品。(上游新闻 文/孙一鸣)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