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电网南宁上林供电局驻村第一书记丁特强

日前,走进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上林县覃浪村,碧水荡漾,群山环绕。广西电网公司派驻覃浪村的第一书记丁特强正在与全体帮扶干部60多人召开2019年脱贫摘帽动员大会。会后,丁特强又匆匆赶往覃浪村利莱农民专业合作社查看生猪饲养情况……

去年3月,丁特强被广西电网公司派驻覃浪村担任第一书记后,走村串寨倾听民声,主动回应村民诉求,带领村民脱贫致富,被村民称为“扶贫的有心人”。

倾听民声,回应群众诉求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这是张贴在覃浪村村口的一条横幅。要做好扶贫工作,首先要和老乡搞好关系。初来乍到的丁特强为自己制定了覃浪村14个庄详细的走访计划。利用之前在上林供电局负责农村电网改造工程的经验,做好群众工作,了解群众诉求。

白天,村民都外出干农活,丁特强就利用晚上时间走村进户,听取村民对村庄发展的意见、摸清村民想法、了解贫困户致贫原因。半年下来,他入户走访了200多户贫困户,召开了30多场群众会议。扶贫日记、民情日记本里满满当当详细地记录着每一个贫困户的详细资料。

走村串户走访村民,田间地头一起劳动,村民早已把丁特强当作覃浪村的“自己人”。村民们找工作、孩子上学、想学技术等,只要一个电话,丁特强就会立刻回应。

“广西南宁某医院招聘女护工,要求55岁以下,每月3500元以上,包吃包住,一周休息一天。各贫困户帮扶干部,看看有愿意去务工的妇女,可以联系我。”这是去年9月17日,丁特强在覃浪村微信群发出的招工信息。为了给村民争取就业机会,丁特强使出了浑身解数。

“过去,我们有诉求不知道怎么反映。现在,丁书记主动来到我们家里听民声、民情。”古老庄老党员石国辉说,“事事有落实,件件有回音是最让我们感到欣慰的事,他真是扶贫的有心人。”

巧引井水,浇灌“产业之花”

在走访中,丁特强了解到被群山环绕的覃浪村的土地资源缺乏,农业产业结构单一。养猪和养牛是村里的传统支柱产业。在他之前的原任第一书记用了两年半时间打下利莱、鑫成2个养牛合作社和古旺养猪合作社。如何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带领村民脱贫发展,走上发展“快车道”成为他牵挂的大事,所以他一有时间就往合作社跑,一来二去便和村里的致富带头人、覃浪村利莱合作社负责人覃波越来越熟悉。

“丁书记来的时候,看见我们这边有什么困难,马上给我们解决。比如,今年合作社没有水,他来了之后马上联系井水的问题。”覃波说。

为了让村民加入合作社,丁特强总是苦口婆心地和村民讲政策、谈红利。为此,他还组织了“三方”见面会,让那些已经脱贫致富的村民主动发言。

“我联合村中众兄弟成立了旺来养殖专业合作社,截至目前,合作社共吸纳养猪专业户10户,每年向社会提供无公害生猪1500头,创利25万余元,户均收益2万元以上。”从贫困户转变为创业致富带头人的梁家文在“三方”见面会上第一个发言。

身边榜样的力量改变了村民的惰性、消极思想,激发了他们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和信心。“目前加入合作社的贫困户有59户,217人,都是丁书记过来给贫困户动员,加入合作社,在广西电网公司大力支持下,产业园正在一步一步走入正轨。”致富带头人覃波说道。

目前,丁特强以利莱合作社为示范点,建设综合养殖示范园,扩建1000平方米的猪舍,进行规模化生猪养殖,计划年出栏3000头肉猪以上,纯收入达45万元。

变废为宝,走出致富新路

随着合作社规模的不断扩大,产生的牛粪、猪粪也越来越多,如何解决养殖场的污染问题,又成为了急需解决的大事。

2018年10月,一次偶然的机会,丁特强接触到了在外面打工回村的弄荒庄青年韦青达精通蚯蚓养殖技术,得知牛粪、猪粪养蚯蚓可以解决污染问题,还有收益,便鼓励其先进行20亩蚯蚓养殖实验地。

目前,成熟的蚯蚓可以卖到5—8元/斤,一亩地一年收入达到1—1.6万元。蚯蚓可以做生猛海鲜及家禽饲料,同时还能做保健品和药材。蚯蚓粪可制成活性复合肥,返回田间作为种植蔬菜、果树、花卉和粮食等农作物的肥料,而农作物的秸秆又成为牛的饲料,逐步形成以“蚯蚓产业链”为核心的生态农业新模式。

尽管各项产业已经步入正轨,但在覃浪村中的古老庄和古旺庄之间一片100多亩的荒地一直是丁特强心中的痛。为了将宝贵的土地资源利用上,丁特强与干部多次到南宁、柳州等地外出考察,在了解到广西康旺禽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在蛋鸭养殖方面很有技术优势,而该公司也正在寻找合适的合作社进行合作时,丁特强终于找到利用这片土地的好项目——蛋鸭养殖。

“按理说村民应该支持合作社,流转费每亩每年500元,大家还能过来合作社打工,一天劳务费80元以上。”丁特强第一次动员古老庄的群众进行土地流转时,就遭到当头一棒——祖祖辈辈种粮的村民不理解,也不舍得流转出土地用在合作社蛋鸭养殖上。为此,丁特强和扶贫队员们耗费3个月的时间在夜色中一户一户走访。

在和村民、村委干部商量之后,丁特强终于想出了一个令各方都满意的办法: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村民不仅能当打工者,还能做股东,进入合作社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村民以现金、土地等方式入股,同时每年按奖补金额至少8%分红。

“通过土地流转,既盘活了村里土地资源,又解放了劳动力,让大家在家门口就业,有了双份的收入,是土地增效与群众增收的共赢新路子。”丁特强说道。

2018年7月,土地流转顺利完成,同时也完成了上林农联蛋鸭养殖合作社注册办证,8000平方米的蛋鸭棚盖起来了,第一批5000只蛋鸭也养起来了,马上接着第二批5000只也要进场养殖,预计年收益达到500万元,纯收益50万元以上。

“我们努力变废为宝,让这片丢荒的土地重焕生机,通过发展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村民增收。”丁特强兴奋地描绘着“产业扶贫蓝图”。

如今,覃浪村的特色产业覆盖率达到96%以上,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到8万多元,是2017年的4倍,预计2019年底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2万元以上。

关键词: 区块链, 广西电网

主办单位:中国电力发展促进会  网站运营:北京中电创智科技有限公司    国网信通亿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销售热线:400-007-1585
项目合作:400-007-1585 投稿:63413737 传真:010-58689040 投稿邮箱:yaoguisheng@chinapower.com.cn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ICP证140522号 京ICP备14013100号 京公安备11010602010147号

广西电网南宁上林供电局驻村第一书记丁特强

作者:梁欢池 陆冬琦 肖军  发布时间:2019-04-09   来源:电力网

日前,走进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上林县覃浪村,碧水荡漾,群山环绕。广西电网公司派驻覃浪村的第一书记丁特强正在与全体帮扶干部60多人召开2019年脱贫摘帽动员大会。会后,丁特强又匆匆赶往覃浪村利莱农民专业合作社查看生猪饲养情况……

去年3月,丁特强被广西电网公司派驻覃浪村担任第一书记后,走村串寨倾听民声,主动回应村民诉求,带领村民脱贫致富,被村民称为“扶贫的有心人”。

倾听民声,回应群众诉求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这是张贴在覃浪村村口的一条横幅。要做好扶贫工作,首先要和老乡搞好关系。初来乍到的丁特强为自己制定了覃浪村14个庄详细的走访计划。利用之前在上林供电局负责农村电网改造工程的经验,做好群众工作,了解群众诉求。

白天,村民都外出干农活,丁特强就利用晚上时间走村进户,听取村民对村庄发展的意见、摸清村民想法、了解贫困户致贫原因。半年下来,他入户走访了200多户贫困户,召开了30多场群众会议。扶贫日记、民情日记本里满满当当详细地记录着每一个贫困户的详细资料。

走村串户走访村民,田间地头一起劳动,村民早已把丁特强当作覃浪村的“自己人”。村民们找工作、孩子上学、想学技术等,只要一个电话,丁特强就会立刻回应。

“广西南宁某医院招聘女护工,要求55岁以下,每月3500元以上,包吃包住,一周休息一天。各贫困户帮扶干部,看看有愿意去务工的妇女,可以联系我。”这是去年9月17日,丁特强在覃浪村微信群发出的招工信息。为了给村民争取就业机会,丁特强使出了浑身解数。

“过去,我们有诉求不知道怎么反映。现在,丁书记主动来到我们家里听民声、民情。”古老庄老党员石国辉说,“事事有落实,件件有回音是最让我们感到欣慰的事,他真是扶贫的有心人。”

巧引井水,浇灌“产业之花”

在走访中,丁特强了解到被群山环绕的覃浪村的土地资源缺乏,农业产业结构单一。养猪和养牛是村里的传统支柱产业。在他之前的原任第一书记用了两年半时间打下利莱、鑫成2个养牛合作社和古旺养猪合作社。如何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带领村民脱贫发展,走上发展“快车道”成为他牵挂的大事,所以他一有时间就往合作社跑,一来二去便和村里的致富带头人、覃浪村利莱合作社负责人覃波越来越熟悉。

“丁书记来的时候,看见我们这边有什么困难,马上给我们解决。比如,今年合作社没有水,他来了之后马上联系井水的问题。”覃波说。

为了让村民加入合作社,丁特强总是苦口婆心地和村民讲政策、谈红利。为此,他还组织了“三方”见面会,让那些已经脱贫致富的村民主动发言。

“我联合村中众兄弟成立了旺来养殖专业合作社,截至目前,合作社共吸纳养猪专业户10户,每年向社会提供无公害生猪1500头,创利25万余元,户均收益2万元以上。”从贫困户转变为创业致富带头人的梁家文在“三方”见面会上第一个发言。

身边榜样的力量改变了村民的惰性、消极思想,激发了他们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和信心。“目前加入合作社的贫困户有59户,217人,都是丁书记过来给贫困户动员,加入合作社,在广西电网公司大力支持下,产业园正在一步一步走入正轨。”致富带头人覃波说道。

目前,丁特强以利莱合作社为示范点,建设综合养殖示范园,扩建1000平方米的猪舍,进行规模化生猪养殖,计划年出栏3000头肉猪以上,纯收入达45万元。

变废为宝,走出致富新路

随着合作社规模的不断扩大,产生的牛粪、猪粪也越来越多,如何解决养殖场的污染问题,又成为了急需解决的大事。

2018年10月,一次偶然的机会,丁特强接触到了在外面打工回村的弄荒庄青年韦青达精通蚯蚓养殖技术,得知牛粪、猪粪养蚯蚓可以解决污染问题,还有收益,便鼓励其先进行20亩蚯蚓养殖实验地。

目前,成熟的蚯蚓可以卖到5—8元/斤,一亩地一年收入达到1—1.6万元。蚯蚓可以做生猛海鲜及家禽饲料,同时还能做保健品和药材。蚯蚓粪可制成活性复合肥,返回田间作为种植蔬菜、果树、花卉和粮食等农作物的肥料,而农作物的秸秆又成为牛的饲料,逐步形成以“蚯蚓产业链”为核心的生态农业新模式。

尽管各项产业已经步入正轨,但在覃浪村中的古老庄和古旺庄之间一片100多亩的荒地一直是丁特强心中的痛。为了将宝贵的土地资源利用上,丁特强与干部多次到南宁、柳州等地外出考察,在了解到广西康旺禽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在蛋鸭养殖方面很有技术优势,而该公司也正在寻找合适的合作社进行合作时,丁特强终于找到利用这片土地的好项目——蛋鸭养殖。

“按理说村民应该支持合作社,流转费每亩每年500元,大家还能过来合作社打工,一天劳务费80元以上。”丁特强第一次动员古老庄的群众进行土地流转时,就遭到当头一棒——祖祖辈辈种粮的村民不理解,也不舍得流转出土地用在合作社蛋鸭养殖上。为此,丁特强和扶贫队员们耗费3个月的时间在夜色中一户一户走访。

在和村民、村委干部商量之后,丁特强终于想出了一个令各方都满意的办法: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村民不仅能当打工者,还能做股东,进入合作社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村民以现金、土地等方式入股,同时每年按奖补金额至少8%分红。

“通过土地流转,既盘活了村里土地资源,又解放了劳动力,让大家在家门口就业,有了双份的收入,是土地增效与群众增收的共赢新路子。”丁特强说道。

2018年7月,土地流转顺利完成,同时也完成了上林农联蛋鸭养殖合作社注册办证,8000平方米的蛋鸭棚盖起来了,第一批5000只蛋鸭也养起来了,马上接着第二批5000只也要进场养殖,预计年收益达到500万元,纯收益50万元以上。

“我们努力变废为宝,让这片丢荒的土地重焕生机,通过发展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村民增收。”丁特强兴奋地描绘着“产业扶贫蓝图”。

如今,覃浪村的特色产业覆盖率达到96%以上,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到8万多元,是2017年的4倍,预计2019年底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2万元以上。

      关键词:电力, 广西电网


稿件媒体合作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63413737

广告项目咨询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63415404

投诉监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58689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