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市场的下一步驱动逻辑

发布时间:2016-08-23   来源:太阳能发电

  往年,每到夏季,受高温天气驱动的用电大增,使得各地频频出现拉闸限电的现象。但在电力供需已经出现逆转的今年,这种情况已成为历史。
 
  综合今年各地的数据来看,尽管在高温影响下个别天气的用电负荷仍屡创新高,但绝大多数的地方都表示,供电比较充足或大体平衡。
 
  那么,对于光伏而言,受到高额财政补贴以及并网等先天不足的制约,在电力供过于求的大环境下,其发展的高峰是否已经提前终结?或者,到哪里去寻找推动其继续高速发展的逻辑?
 
  这已是光伏产业很紧迫需要回答的问题。
 
  其实,如果稍作观察的话,便不难想到,这种季节用电的不平衡,恰恰可能会是光伏发展的一个机会,即成为夏天用电高峰时的调峰主力。
 
  不过,这种构想能否实现,可能还需要取决于多种因素的综合,包括光伏与火电等其他电源之间的投资及闲置成本比较,以及光伏在土地、补贴资金以及利益方面如何协调等问题。
 
  除此之外,在季节性的调峰中,光伏还有一个强劲的对手——水电。因为每到夏季,也恰恰是水电的发电高峰期。
 
  拉闸限电成为历史
 
  根据预测,2016年合肥地区夏季用电高峰负荷将刷出历史新高,达到创纪录的560万千瓦。
 
  与之相对应的是,今年合肥地区的最大供电能力将达到565万千瓦,电网供需基本平稳。
 
  无独有偶。
 
  来自福州的数据也显示,受连日来气温持续高达37℃影响,6月23日13时,福州地区电网全网负荷达到625.9万千瓦,创下今年最高负荷。预计今年夏季,福州地区全网最高负荷可达661万千瓦。
 
  与之类似的还有深圳。
 
  数据显示,受连日高温天气影响,深圳电网负荷不断攀升,年内已三创历史新高。6月27日上午11时10分,达1589.13万千瓦,较去年最高负荷1559.68万千瓦净增29.45万千瓦,并仍保持增长势头,预计今年最高将达1625万千瓦,给电网带来巨大安全压力。
 
  对此,深圳市供电局表示,目前深圳电网最大供电能力为1700万千瓦左右,从总量上来看,全市整体供电充足。针对部分因设备过载、无法调整负荷的区域,深圳供电局将力保居民、重要用户的正常用电。
 
  与上述地区有类似经历的还包括广州、湖南、天津等。
 
  来自天津的信息称,2016年夏季,预计天津电网最大负荷1300万千瓦,同比增长0.6%。如出现连续高温高湿天气,预计达1340万千瓦,同比增 3.7%。京津唐电网预测最大负荷5500万千瓦,同比增长1.4%。整体来看,京津唐及天津电网度夏期间电力供需总体平衡。
 
  广州方面,6月3日,该地区负荷一次创历史新高,最高负荷达到1515万千瓦,同比2015年同期最高负荷增长10.6%,负荷高峰比往年提前一个月到来,对广州电网提出了严峻考验。
 
  不过,随着220千伏木凯甲乙线、永福站等重点工程的投产,长期以来困扰广州电网主网“卡脖子”问题基本解决,度夏期间能够满足用电需求。
 
  巅峰已过?
 
  其实,对于今年各地虽然用电屡创新高,但用电需求基本能够满足的情况,并不令人感到意外。
 
  近一两年,受宏观经济整体放缓影响,原本作为用电主力的第二产业用电量已经出现颓势。
 
  国家发改委发布的数据显示,前5个月,全社会用电量2282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7%,增速比去年同期回升1.7个百分点。但其中,第二产业的用电量增速只有0.4%。
 
  受夏季高温天气影响,居民生活以及第三产业的用电量虽然出现相对较大的增幅,但其用电需求能否全部释放,正受到配电网等方面的制约。
 
  以深圳为例,目前深圳电网共有534条线路、106台主变处于重过载状态,线路负载率最高达到109%,宝安、光明、龙华、福田等局部地区电网重过载严重。
 
  而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除了高温天气影响外,更主要因素是变电站“落地难”、配网改造受阻两大难题。
 
  基于各种因素来看,在整体经济放缓趋势已成定局,以及现有电力装机容量已出现过剩的情况下,支撑光伏高速发展的驱动因素还剩多少,值得关注。
 
  稍作分析不难发现,这两年,光伏装机之所以获得高速发展,除了国家层面的支撑外,地方政府则是另一个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包括在土地、额外的电价补贴等方面的扶持。
 
  而根据稍早出台的光伏发电全额保障性收购措施,地方政府还需要为光伏的优先发电以及限电负责。在包括火电之内的各种电源对发电权的争夺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如何协调不同的利益,以及如何取舍,值得关注。

      关键词: 光伏

阿里云ECS服务器

稿件媒体合作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58689070

广告项目咨询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63415404

投诉监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58689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