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体制改革和能源互联网是目前电力行业讨论的高频话题,把握能源互联网背景下电力市场化的特征和机遇是电力企业关心的热点。近日,由中国电力发展促进会主办的“2016年中国电力发展与规划论坛”,针对“十三五”能源产业发展方向、能源互联网与售电市场放开、电力交易市场建设与服务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能源互联网从售电市场发展、电力资源配置和电力系统管理等多方面催化着电力市场改革。
能源互联网推动售电市场多元化灵活化
与会专家指出,能源互联网推动电力市场化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提供信息和能源流自由流动的开放平台;二是系统将能够调配更多种类的资源,实现广域范围内的多元协调;三是市场参与主体多样化能够扩展电力市场的交易范围;四是先进的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输电技术以及能量管理系统使用户数据分析更加便利化。
华北电力大学能源互联网研究中心主任曾鸣在论坛上表示,由于我国售电侧改革目标是要实现一个竞争性的售电市场,未来在能源互联网框架下的售电市场与其他国家传统电力交易将呈现显著区别。首先是参与主体多元化。不仅市场参与主体数量、种类多元化,同时由于用户端分布式能源的广泛介入,能源互联网的能源生产者与消费者可能发生角色转换,用户也可通过自身的分布式能源作为能源供应方参与售电市场。因此能源交易平台应当向着自由度更高、兼容性更高的方向发展。第二,电能“定制化”。售电机构卖的不仅是电,还有服务,能源互联网将使终端用户真正有能力、有可能、有动力选择供电商,电能的“定制化”不仅体现在定制电能的价和量上,还将体现在电能质量要求、事故处理速度等电能服务上。第三,数据庞大、结构复杂。用户对分析结构的实时性也有更高的要求,为此,能源数据信息的共享和发布将可能在多个平台同时进行,售电市场的参与主体也应具备大数据分析处理和个性化服务能力,此外还要注重能源数据信息的安全问题。第四,O2O将成为未来售电业务的主要模式,交易在线化、实时化是满足用户第一时间用能需求的重要途径。
能源互联网推动系统管理和资源配置优化
曾鸣指出,电力体制改革和能源互联网是能源变革的“一软一硬”两个平台,互为保障和支撑,向上托起能源革命,向下变革电力企业。
“在全新的市场环境和市场模式下,优化调整企业生产经营模式,提升市场竞争、市场分析能力、市场交易能力、客户服务能力、适应监管能力是发电企业、售电企业适应市场化改革应积极努力的方向。”国网能源研究院企业战略研究所所长马莉说,“本轮电力体制改革中电力市场建设与原来不同,一方面表现在市场主体增加,另一方面表现在与过去的单边报价不同,交易方式强调供需见面。”电力市场化过程是将经济意义上的资源配置与技术意义上的系统运营不断融合的过程。曾鸣提出,能源互联网在横向多种能源资源系统之间互补协调,纵向源、网、荷、储协调发展。
而此前,国网北京经济技术研究院吴志力发表文章指出,当前电力市场赋予了售电商和大用户购电的选择权,增加了系统潮流的不确定性,依托于潮流的可预见性和可控性的传统配电网规划将遇到较大的挑战,配电网的统筹规划和有序建设难度加大,容易造成输配不协调、发展不均衡、时序不合理等问题。由此可见,能源互联网推动了协调电力市场资源配置和优化电力系统管理。
据了解,未来电网发展将利用先进信息和控制技术,覆盖所有电压等级的发输变配用电和调度各个环节的资源优化,信息化是智能化得以实现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和手段,随着互联网技术与传统能源行业逐步融合,电网的服务能力将大幅提升,实现电力流、信息流、业务流的高度一体化融合,满足电力市场协调发展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