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审计署日前对2016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报告直指新能源汽车推广存在的问题,其中披露了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偏高以及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闲置情况。值得注意的是,报告着重指出,某些汽车产销企业采用自产自购、供应电池回购整车等手段获取财政补贴高达16.72亿元。
据悉,此前新能源汽车补贴确实存在标准偏高的情况。比如在抽查的13家汽车生产企业6801辆享受财政补贴的新能源汽车中,就有3511辆电动客车的补贴额超过单车售价的70%。
此外,新能源汽车和充电桩大量闲置的情况也普遍存在。
据公告显示,至2017年2月底,审计抽查16家企业购买的35500辆新能源汽车中,有2200辆闲置未用一年以上,有17200辆年行驶里程不足3000公里。延伸调查的66家企业中有30家年销量低于500辆。
值得一提的是,报告着重指出,某些汽车产销企业采用自产自购、供应电池回购整车等手段获取财政补贴高达16.72亿元。事实上,这一数字几乎达到了2015年-2016年间,8个省安排的省级配套资金(35.46亿元)的一半。
尽管如此,但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仍然是大势所趋。环保诉求和保障能源安全是主要契机。中国空气污染严重,发展新能源汽车可以减轻交通对环境的压力。传统汽车产业高度依赖化石能源,对能源价格波动的抵抗力较差。通过电力作为能量传输和储存的媒介,新能源汽车将能够大幅扩展交通使用能源的形式,保障能源安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与政策环境息息相关,国内新能源汽车的成长和爆发离不开政策的导向作用。近年来在政策的大力助推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也取得了长足发展。2016年,比亚迪、吉利、北汽等企业进入全球新能源汽车乘用车销量前十位,国产新能源客车技术水平世界领先,已经销往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实现了产品、技术、标准和服务协同“走出去”。在动力电池和电机方面,福建的宁德时代、上海的精进电动,都成为了全球知名的乘用车零部件供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