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规划建设 > 新闻

宋海良: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贡献力量

人民政协报发布时间:2023-03-01 14:57:15

  3月1日,《人民政协报》刊发对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宋海良专访文章《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贡献力量》,全文如下:

  “身处伟大时代,有幸成为新一届全国政协委员,融入更高的平台为‘国之大者’服务,为‘民之关切’尽责,对我来说既是崇高的荣誉,也是难得的机遇,更是沉甸甸的责任。”面对“新身份”,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宋海良提前认真学习了政协以及委员履职的相关知识,希望快速进入委员状态。

  “我作了很多准备。基于对本行业几十年的深入了解和最新的调研情况,我准备提交几件提案,并撰写了大会发言。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履职,为贯彻新发展理念、画好最大同心圆贡献才智和力量。”

  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力行业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和基础设施投资承包商之一的“掌门人”,宋海良也是本届政协新设界别环境资源界的委员。“新界别的设立充分体现了国家对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重视,对民生的关注以及对我们这些界别委员的期待。希望通过我们的履职,不辱使命、不负重托!”

  在“双碳”目标下,能源领域的变革是“牛鼻子”。新界别亮相,委员关注什么?记者的采访从这方面展开……

  传统能源和新能源 并行不悖互为支撑

  记者:实现“双碳”目标,要求能源体系从根本上变革。您如何判断能源革命的发展方向,传统能源与新能源之间如何协调发展?

  宋海良:能源是连接经济社会发展的纽带和命脉,走向更高层次的现代化,能源不仅具有基础性、驱动性的地位,还将发挥引领性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指明了能源革命的发展方向,也是我们探索实践的根本遵循。

  随着能源革命的不断深化,推动社会文明的能量、信息、生态、健康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一体化和融合化发展,要求我们国家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全面向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转型,绿色经济、绿色产业、绿色消费逐步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也为推动全球绿色发展贡献更多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根据我国的资源禀赋和现实发展情况,传统能源与新能源之间的协调发展,要深刻遵循国家“先立后破”的能源转型方向,携手共进、互为支撑。传统能源充分发挥保安全的兜底作用,充分优化储量结构、产能结构、产量结构,稳定能源供给;新能源发挥促进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作用,推动风、光、水、核、生物质等多元化发展,提升供给质量,始终把“能源饭碗”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中。

  能源融合朝着 “交融、数智、联通”发展

  记者:我们关注到,您今年带来了关于环境资源方面的三个提案,涉及交通与能源融合发展、发展新型储能以及绿色新型煤电。作为本届政协第一次提交提案,为什么重点提出这些内容?

  宋海良:党的二十大报告用了一个章节对“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进行全面部署。作为环境资源界的委员,我更希望在推动绿色发展方面发挥作用。

  近两年,中国能建围绕绿色发展,聚焦碳达峰碳中和、能源革命、能源安全,开展了系统研究和一系列的探索实践,这些是我今年提案的主要来源和基础。

  比如,我们一直努力走“能源融合”的道路。我认为,未来能源融合将会朝着“交融、数智、联通”三大趋势蓬勃发展:“交融”,即多能互补、跨界融合。风、光、水、煤等多种能源形式深度融合,从能源生产、输送、存储和使用领域全面调整能源结构,并推动能源与其他行业的有机融合,重塑新的产业生态。“数智”,即数字赋能、智慧物联。数字孪生等先进技术将深度参与能源全产业链设计、建设、运行和决策,并催生新的业态和商业模式。“联通”,即国际合作、互联互通。各国参与全球绿色治理体系建设的主动性积极性不断增强,不断汇聚共建绿色世界的合力。

  在这样的认识下,我在提案中提出,要重点推进交通与能源融合发展。通过大力建设绿色港口、绿色航道、绿色船舶、绿色公路等,打造交通能源新基建的创新形态。要在顶层设计层面不断加强引导,为交通和能源融合发展创造更有利的政策和市场环境。

  同时,新型储能是构建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的颠覆性技术,能够有力支撑未来能源电力发展。进入“十四五”,我国新型储能呈现多元发展的良好态势,但我们在实际参与中发现,行业总体仍处于商业化初期,产业链基础和完备性不够牢靠。通过调研,我建议在健全新型储能政策体系、突破核心技术、完善标准体系、形成商业模式等环节加快攻关重大共性问题,培育形成成熟的新型储能一体化解决方案。

  推动“一带一路”从“大写意” 向“工笔画”演进

  记者: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沿着一带一路,中国能建主持并参与了许多国家的大型建设项目,跑出了“加速度”。请您就中国企业“走出去”方面谈谈经验和建议。

  宋海良:中国能建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走出国门,在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进程中,积累了深厚的国际人才、技术、资源优势和品牌影响力。特别是近年来,我们大力推进国际业务系统化重塑,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从“走出去”到“走进去”再到“融进去”,最后实现与所在国、区域高度一体化。在这期间,我们越发感受到“一带一路”作为一条发展之路、共赢之路、希望之路,能够凝聚更广泛共识、开辟更广阔空间。

  但同时,我们也发现目前还存在一些制约“一带一路”走深走实的瓶颈问题,如国际形势变化带来较大冲击、顶层设计和整体统筹有待加强、中国企业统筹力与协同力不强、商业模式和融资模式仍显单一等。

  我认为应继续优化国家层面顶层设计,统筹制定“一带一路”综合发展规划,重点从国家、产业、企业、金融四个维度进行“多维与系统画像”,细化明确各自主责,构建“一盘棋”工作推进机制,着力打造一体化、专业化的大平台等等。

  我们必须看到,“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首次全方位深度融入全球的一面旗帜,是和世界共商、共享、共建、共融发展的大平台、大通道,要下决心和力气不断完善和推进。

  因此,在今年的两会上,我希望与各方探讨和交流的一个主题就是如何在后疫情时代抓住机遇,出台更多精准支持政策,共同推动“一带一路”从“大写意”向“工笔画”演进升级。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