恪守原则、洞烛幽微,他是验收工程的“审核员”,是严查问题的“整改者”,是谨循规程的“把关人”,不辞劳苦、迎难而上,肩负着重大责任。中国能建甘肃院开元监理公司总工程师张洪斌说:“搞工程验收,必须坚守实事求是、不怕得罪人的原则,不敢也不能有任何疏忽。”
栉风沐雨,遍踏十四州
“每次出发,都知道有一场硬仗要打。”开完验收启动会,作为组长的张洪斌匆匆赶回办公室召开工作会议,验收方案商讨敲定后,他们就要动身出征。中国能建甘肃院从2018年起受甘肃省发改委委托,这已是第五次进行甘肃农网改造验收工作。但见会议室内变电电气部、送电部等各专业的“行家里手”们有条不紊,周密分工,殊不知此时的驾轻就熟、从容不迫,背后是长达几年的历练与锉磨。
农村电网与电力主网不同,分布十分零散,多为10千伏及以下电压等级的线路,往往处在山最高,沟最深的地方。2018年11月,天气十分寒冷,厚厚的积雪没过脚踝,村路狭窄湿滑,张洪斌只能带着验收组徒步走到现场,鞋子湿了再让凛冽的冷风一吹,都结成了“冰靴子”,用力跺一跺脚,照旧前行。虽然艰辛,张洪斌却笑言,“别说是下雨下雪了,就是下刀子也得去!”工作组按照河西地区、河东地区、中部地区的顺序验收,时间计划表安排得满满当当,自兰州出发,西路是张掖、金昌、武威,临夏......东路是天水、陇南、定西、平凉......每个地区验收超不过三天就又要启程,而这么多年来,中国能建甘肃院的验收工作组没有一次逾期。
明察秋毫,字字凝匠心
甘肃省农网改造升级工程验收的重点是工程质量、竣工规模、资金使用和管理等方面,细到每一个审定金额、每一次开箱检查记录、每一块台区的安装工艺、每一条线路的建设质量......千头万绪都汇集到验收组这几个人的身上,浓缩在一个个并肩奋斗的昼夜中,极大的压力之下,也造就了极高效的团队。
车一下高速,财务组、物资档案组就埋头在当地供电公司档案馆,争分夺秒梳理卷册;而工程质量及规模组则马不停蹄奔赴项目建设地点,开展单项工程现场验收工作。他们白天奔波一天,晚上回到住处,要与另外两组召开会议,汇总当日检查情况,与省发改委电力处、新能源处等方面进行对接协调,讨论有争议的问题,完成相关验收表格,形成现场检查验收材料......“第一次验收我们集中在一个小组,第二次有了经验后,就根据工作内容进行具体分组,当后面工作完成到一定阶段时,我们又将几个小组合成一个,这样工作质效就越来越高。”工作组的工作方法十分灵活,张弛有度,收放自如。五次验收、八年工程、十批次的工程量......几年间六万五千余字详实而精炼的报告,不知凝聚了他们多少心血,张洪斌说,“看起来只是一句话的结论,我们要针对验收标准和相关规程反复比照,验收报告最终要上交给国家,每个字都要负责任。”
履践致远,好电送万家
每当看到偏远地区群众的生活由于电力稳定供给而实实在在转变,张洪斌就更坚定了把这项工作精益求精做好的决心。2019年,张洪斌因为长期奔波、舟车劳顿,积劳成疾,回兰后眼睛不舒服,审阅报告、撰写文稿时都感觉头晕眼花、十分吃力,住进医院进行治疗。但接到下一次验收任务时,他又迅速整装,匆匆奔赴现场,“我对这块验收工作最熟悉,不去怎么行!”
国家电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发展事业部配网规划部副主任尹立夫作为全程参与验收工作的特邀专家组成员,在谈到张洪斌时也颇为感慨:“他既能抓住问题的关键,为我们提出建设性的意见,补齐工程的短板;又能以身作则,毫无怨言,让改造验收工程顺利开展。”
近几年甘肃农网升级转型工程项目的顺利竣工,改善了农村经济环境和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有效拉动了农村电力消费和农村经济,带动农村相关产业的发展。工程项目中针对性解决了岷县、漳县等地暴雨洪灾地区灾后重建电力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和甘南州玛曲县、舟曲县等县域大电网延伸范围内无电人口用电问题,同时围绕全省易地扶贫搬迁做好各类配套电力基础设施建设,社会效益显著,实现了深度贫困地区人民由“用上电”向“用好电”的转变。
秋风瑟瑟,流金遍野。2021—2022年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又正式开启,工程组再次向陇原大地的塬梁峁川毅然行进,几只麻雀叽喳飞掠过村镇边缘新改造好的配电箱,远方数万条的民用输电线路默默伫立,正等待着守护它们的“把关人”。(杨若澜)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