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规划建设 > 企业

水电六局六项科技成果获辽宁省土木建筑优秀科技成果

水电六局发布时间:2024-01-03 14:47:36  作者:邓琳萍

近日,辽宁省土木建筑学会公示了2023年度辽宁省土木建筑优秀科技成果的评定结果,由水电六局自主研发的科技成果“巨型水电站进水口高落差大体积混凝土快速施工技术”获评辽宁省土木建筑优秀科技成果一级成果,“大直径顶管制造及复杂地质条件下安装施工技术”和“水电站大管径压力钢管数字化工厂化制作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获评辽宁省土木建筑优秀科技成果二级成果,“城市小湖塘水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施工技术研究”“大型PCCP管数字化制造及施工技术”“水工建筑物建基面垂直深孔消能爆破施工技术”获评辽宁省土木建筑优秀科技成果三级成果。

“巨型水电站进水口高落差大体积混凝土快速施工技术”依托乌东德水电站,电站位于云南省禄劝县和四川省会东县交界的金沙江干流上,是金沙江下游河段四座水电站中最上游的梯级电站,为一等大型工程。由于工程受特殊体型大跨度浇筑范围和施工场地条件限制,为确保混凝土施工阶段施工安全和施工进度,通过理论研究、技术研发与平台开发,提出了梭式布料机多级传送混凝土技术,有效解决了进水口大体积混凝土大跨度、大高差的入仓难题及高强度浇筑的问题。研发了进水口拦污栅快速施工技术,实现了相邻两支撑梁及联系梁之间从底部搭设排架作为施工平台,解决了安全风险高的难题。提出了塔顶大跨度空腔梁板混凝土施工技术,有效解决了预埋型钢后期混凝土面缺陷消除工程量大的难题。项目研究成果已在依托工程成功应用并获实用新型专利7项、辽宁省工程建设工法3项,获优秀论文1篇,社会经济与生态环保效益显著,推广应用前景广阔,总体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大直径顶管制造及复杂地质条件下安装施工技术” 立足于大管径顶管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施工需求,项目组开展了一系列的科研攻关,研制了简易钢筋笼编笼机,提高了焊接质量,节约了成本,提高了作业效率。研制了混凝土自动放料罐及下料锥装置,实现了浇筑自动放料,保证下料均匀,提高了管材成型质量。研发了顶管法施工自动化纠偏成套技术,提出了自动化的测量、采集数据、数据分析与计算、实时更新、全过程跟踪监控,实现了顶管机头自动化纠偏。研发了复杂不良地质土压平衡机顶管法施工成套技术,保障了路基、路面安全及顶进安全。项目研究成果已在辽宁引水工程管材采购二标、大伙房二期顶管工程、盐城市新水源地及引水工程成功应用并荣获技术革新奖3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辽宁省工程建设工法1项,经济和社会效益明显,具有推广应用价值,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水电站大管径压力钢管数字化工厂化制作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依托新疆夏特水电站与辽宁清原抽水蓄能电站,对压力钢管制作工艺系统进行优化。为解决压力钢管现场制作方法存在生产效率低、人员劳动强度大、质量管控难,质量差效率低、外观成型较差等问题,本项目将BIM技术与自动化、智能化制作技术相结合,形成了一套符合水电站大管径压力钢管数字化工厂化制作关键技术的应用方法。提出了基于 BIM 技术的压力钢管制作与三维预安装后的新方法,构建了三维数字信息模型;研发了数控切割机对钢管加劲环下料,提高了加劲环下料、拼装及焊接质量和效率;使用数控斜线下调式四辊卷板机进行钢管的预弯及卷圆,利用 PLC 可编程序控制系统自动化控制,提高了瓦片的制作精度及工效。该项目研究成果已在新疆夏特水电站、辽宁清原抽水蓄能电站、黑龙江荒沟抽水蓄能电站、安徽金寨抽水蓄能电站引水系统压力钢管制作工程中顺利投入使用,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获评国家发明专利7项 、实用新型专利8项、发表学术论文10篇、辽宁省工程建设工法2项、优秀质量管理17项,具有推广应用价值,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城市小湖塘水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施工技术研究”项目依托全面消除黑臭水体工程(茅洲河片区),针对宝安区黑臭小湖塘污染问题,研发了“微生物菌剂+沉水曝气增氧+人工投加”的新技术,使湖塘内微生物持续对水体污染物充分吸收、降解,重新构建了稳定生态系统,有效改善了水质;提出了“石墨烯光催化网+生态浮床”综合技术,有效去除了水中的毒性有害物质,改善了黑臭水体和可生化性差的水体水质,使水系统生态功能得到迅速恢复;研究将水体与驳岸除杂技术、底质改良技术、水生植物修复技术、水生动物修复技术等多种技术有机结合,构建了完善的水生态修复体系,形成了基于生物多样性的城市小湖塘治理新方案。实施后湖塘水质明显改善,水生态系统多样性显著提升。本项目通过在宝安区小湖塘水生态修复施工作业中应用,形成了一套先进、成熟、完整的水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新技术,可有效削减控制小湖塘库面源污染,促进水体自净能力恢复,丰富小湖塘库生物多样性,供类似工程借鉴,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生态效益,获评实用新型专利3项,经济和社会效益明显,具有推广应用价值,在国内同类工程中具有先进性。

“大型PCCP管数字化制造及施工技术”依托于引汉济渭工程,工程从陕南汉江流域调水至关中渭河流域,缓解关中地区严重缺水问题。为了提高引汉济渭工程的质量控制和信息化管理水平,大力推进数字化工厂建设,实现了从原材料进场——生产工序监控——试验检测——成品仓储——发运出厂的全过程管控,以及监控产品质量、厂区安全、设备状态、人员定位等全面的工厂智能化管理总目标。研发了融合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GPS定位技术、云技术、数据融合技术、BIM技术、AI智能识别技术、RFID 技术、区块链技术等一体化的PCCP管数字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PCCP管全生命周期数字化制造,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管控效率。研发了智能地磅系统,自动称量,实时传送数据,实现原材料进出场和库存远程高效管理。研发了智能拌和系统,实现混凝土拌和站设计、施工和生产配合比实时动态智能化管理。研发了试验检测信息系统,实现了试验过程信息自动采集和远程监控,数据自动采集。研究基于BIM技术,建立模型并深化应用,实现了PCCP管件制造安装全过程可视化管理。该项目研究成果已在本工程以及330千伏漓河变扩建及其110千伏送出工程运用,并获评实用新型专利4项,经济效益显著、推广应用前景广阔,为促进行业进步和创新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水工建筑物建基面垂直深孔消能爆破施工技术”在总结多年水工建筑物建基面开挖经验的基础上,针对以往施工方法效率低、开挖出的建基面平整度较差以及目前造孔设备及工艺的限制等问题,通过反复现场试验,提出了水工建筑物建基面岩石开挖垂直深孔爆破施工新方法,研究出采用水袋、炸药和炮泥新型复合装药堵塞结构,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减少了能量损失,提高了爆破效果,减轻了空气冲击波和振动强度,降低了烟尘含量,改善了施工环境,保护了现场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该项目研究成果已在辽宁清原抽水蓄能电站、丰满水电站全面治理(重建)工程成功运用,安全可靠,有效地保证了开挖质量和进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获评电力建设科学技术进步奖。

土木建筑科技奖是辽宁省土木建筑领域科技创新最高荣誉奖,评选涵盖设计类和科技类两个类别,每两年评选一次。该奖项的设立贯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鼓励科技创新、推动科技进步、促进行业发展的方针,其推荐、评审、授予遵循公开、公平、公正以及宁缺毋滥的原则,旨在推进辽宁省土木建筑领域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调动全省广大土木建筑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土木建筑领域科学技术进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