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规划建设 > 企业

云端筑起“英雄坝” 高歌唱响“奋斗曲”

水电三局发布时间:2024-10-14 14:23:19  作者:韩建伟

国庆佳节,普天同庆,也许你正在与爱人漫步于烂漫秋色,也许你正在和友人把酒言欢,却有这么一群人,把对家的思念幻化成工作的激情,把对爱人的想念深藏在高原雪山之下,伴随着嘹亮的国歌声,一曲奉献的赞歌在黄河流域在建最大水电站——玛尔挡水电站唱响。

初上高原的“大学生”

2024年9月,项目部迎来了14名新分大学生,看着他们一个个青涩又充满朝气的面孔,我不禁想起了初到玛尔挡水电站的自己。

2022年秋,刚从大学毕业的我,毅然决然地选择到中国水电三局工作,满怀着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踏上了赶往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尔挡水电站的征程。

蓝天、牦牛、雄鹰、寺庙……青海这片古老而又神秘的土地勾起了我的浓厚的兴趣,从西宁出发到玛尔挡项目部6个多小时的路程中,我东瞅瞅,西看看,一路的独特风景让我目不暇接,但随着海拔的不断上升,越是往高走,就愈发地胸闷难耐,头痛头晕,嘴皮发干……

“这是典型的高原反应症状”,司机师傅转头看着我说道。

这样的症状从我到项目部后持续了两周时间,也是我到高原上面对的第一“考验”。

如何开展工作?怎样才能将工作做得更好?是随之而来的第二“考验”。

“师傅,这篇报道您帮我改改。”

“导语部分再简化,写得有些啰嗦了,咱们是工程单位,有些专业用词还是要注意一下,比如这个地方……”项目党支部书记、项目经理张成在帮我耐心地修改新闻稿件。

之所以我管项目经理叫“师傅”,是因为项目部制定了“师带徒”计划,给每年大学生分配“师傅”,让新分大学生尽快适应工作环境,在思想上和身份上全面转变。当然,师傅不仅在工作上进行指导,还在生活上体现出了无微不至地照顾。所以“师傅”这个称呼让我觉得比“领导”二字更为亲切,也时刻激励着我学习师傅吃苦耐劳、敢打敢拼的精神。

转眼间,我已经在高原上度过了我的第三个“国庆节”,虽远离故土,但坚守在施工一线让我感到无比自豪,这里有欢声笑语的文体活动,也有来自公司的亲切问候,每一位坚守在玛尔挡的员工早已将这里当作了自己的第二个“家”,温暖且幸福。

奋战一线的“建设者”

初到高原,我被玛尔挡水电站建设的宏伟场景所震撼。大坝填筑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140辆宽体车进行不间断的双班作业,日均运输量达到800车次 ,装载机、推土机、压路机、液压夯实机轰隆隆的“大家伙们”响彻整个峡谷,施工现场热火朝天地进行着填筑碾压作业,所有的建设者们正在为这个黄河上游在建海拔最高、装机最大的水电站而努力奋斗,许多人为了建造这个“大国工程”甚至在高原上坚守了十多年,早已把这个伟大的工程看成了自己的“孩子”,用心呵护、百般疼爱。

玛尔挡水电站的冷,较青藏高原其他地方的冷还要难受,大坝修建在果洛州玛沁县拉加镇的拉加大峡谷之间,太阳从早上10点出来,下午2点左右就落山了,没有太阳的照射,大坝填筑现场就像是到了冰河世纪。当然,我们的职工并没有退缩,反而越战越勇,大家咬着牙,忍受着高寒缺氧,一直在坚持,保障着大坝填筑、溢洪道开挖、泄洪口填挖、防洪堤防填挖等工作的有序进行。

面对3300多米的海拔,高211米,总填筑量为1055万立方米的大坝,一线的建设者放弃假期,与时间赛跑,与工期赛跑,拼的就是一个“电建速度”。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玛尔挡水电站先后实现了一系列节点目标,在玛尔挡水电站建设史上书写了一段不可磨灭的史诗。

高亢响亮的“奉献曲”

地处高原的玛尔挡水电站,一片绿波荡漾。下午7点以后,大西北的太阳褪去了炙热的光芒,露出娇媚温柔的红颜,羞答答地落在水面,溢洪道泄洪的水流带着夕阳,一泻千里,朝着太阳的方向奔去,在玛尔挡的高空中盘旋着一群雄鹰,俯瞰着这个美轮美奂的“超级工程”,一首高亢响亮的“奉献曲”在山谷间回荡。

再过一个月,便是玛尔挡水电站下闸蓄水一周年的日子。如今的玛尔挡水电站,犹如高原上的一颗明珠,熠熠生辉。谁曾想,在一片绿色汪洋下面,还存在着我们曾经奋斗过的痕迹,有水平趾板,有过坝交通洞,还有坝前盖重的“之”字路。我想,广大建设者们清理淤泥、架设排水管、浇筑面板的脚印应该也会留在那里,留在玛尔挡水电站建设的历史上,刻画在水电事业发展的壮丽篇章之上。

云端筑起“英雄坝”,高歌唱响“奋斗曲”。项目全体员工挑战高原、开拓创业的奋斗故事,将融汇成一种“玛尔挡精神”,在雪域高原的深处,在工程建设的一线,经久不衰,永久流传……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