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规划建设 > 企业

【“一带一路”十周年】匠心独运筑塞国“血脉”

水电五局发布时间:2023-10-16 10:45:57  作者:韩玉虎

“绕城路的开通标志着自1991年来未竟的事业得到完成。过去几年,中国投资的企业已跻身塞最大出口商之列。这表明中国的友好支持对塞的未来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总统武契奇在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绕城公路奥布项目通车仪式上说道。武契奇的认可充分体现了“一带一路”倡议为塞尔维亚带来的切实利益。

作为塞国重要交通干道,欧洲泛欧10号走廊的一部分,贝尔格莱德绕城公路发挥着连接中欧和南欧交通命脉的作用。项目全线通车,能够极大分流市区的交通流量,减轻城市交通压力和环境污染,提高通行效率,对改善当地民生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塞国土地上,绕城建设者们高举“开路先锋”旗帜,坚守建设大品牌的使命,勇担“一带一路”倡议的新先锋责任。钻研科技、攻坚克难,紧密把握安全和质量双重要求,树立起中国电建敢于超越、追求卓越的形象。

鏖战困局,旌旗大展

从开工之初起,项目部就迎风扬帆,克服一个又一个巨浪。随着时间的流逝,每道工序完美收尾,每个分部和分项工程圆满完成,背后是参建人员奋力拼搏,克服了高强度工作节奏。他们与时间赛跑,不分昼夜,脚步匆匆,与难题激烈交锋,他们以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责任感,坚守使命必达的信念,确保速度与质量同步共进。

塞尔维亚贝绕公路项目分为S4、S5、S6三个标段,全长20.34公里,包含23座桥梁,4个隧道。S5标段斯洛维察隧洞为本项目关键工程,隧洞全段为强风化土质结构,有着埋深浅、地质差、穿越城镇等不利因素给施工带来了极大挑战,极大地影响S5标段按时履约。项目部汇集力量,改进开挖施工发放,变更支护方案,增设超前锚杆支护保证安全,增加少量资源保证双侧掘进,加设夜班,从而保证进度,于2020年6月9日在前任塞尔维亚副总理兼交通部长米哈伊洛维奇和中国驻塞政务参赞田一澍的见证下顺利贯通,比业主工期计划提前255天,为全线按期铺通奠定了坚实基础。

由于国际形势和环境变化,2022年塞尔维亚材料市场环境动荡,钢材、护栏、标识牌、电缆电线等材料价格涨幅较大,若不寻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会不断增加资金成本,并导致材料供应不足的风险。项目部集思广益,提出应对方案并果断实施。通过加快钢筋、砂石料订单的编制,督促钢筋订单的生产加工,腾出砂石料场地,尽量多储备成品钢筋、砂石料等材料,规避价格继续上涨带来的影响。

S6隧洞进口区域由于地质原因存在滑坡现象,原设计不满足现场施工要求,均需重新设计。为有序推进设计进度,项目部不断强化与监理、业主的沟通工作,注重对设计公司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充分发挥项目部各专业管理职能,建立项目进度控制目标体系。一方面盯紧设计公司,敦促其增加设计人员,另一方面通过分部设计、分部审批,为S6标段建设大大节约了审批时间。此外,针对现场设备材料供需冲突的现状,项目部多管齐下,多方寻求供货商,通过寻求外交协助,确保了当地供货商优先保证我方项目施工的供应,为S6标段施工进程稳步推进创造了有利条件。

勇者无惧,万里坎坷终成大道。项目部按照既定计划,稳步推进、见招拆招,踏平一个又一个坎坷,翻过一座又一座大山,保证了建设质量和建设速度的同步推进。

科技赋能,独臻匠心

针对工程施工的重难点,项目部积极展开技术创新和科技攻关,不断改进和优化施工机械、工艺和方法,推广并应用了一批新技术和创新成果。

在修建斯特拉耶卫察隧道进行二次衬砌时,由于洞内空间狭小,施工作业面有限,在洞内实施钢筋绑扎和焊接会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为了解决这一难题,项目部研发实用新型专利——一种用于大断面公路隧道的快速施工二次衬砌结构,采用加工成型的钢格栅作为主要受力钢结构,并且钢格栅采用的是连接板与连接板相接的形式,通过连接板将钢格栅连成一个稳定的整体结构,提升了支护结构整体的稳定性,同时无需焊接施工,避免了焊接施工对防水层可能造成的破坏,同时确保了良好的施工环境。

传统桥面板现浇施工采用满堂支架法或者贝雷架法,但是支架搭设过程过于繁琐耗时较长,项目部S6标段大多数桥梁进行桥面板浇筑时研发实用新型专利——一种组合式桥面板现浇门型支架。使用钢围檩作为支撑材料,相比传统的H型钢、方木,在满足了施工强度的前提下,减少了施工材料的重量,从而降低了高空吊装的风险;采用多种高度的预连接件,再加上顶托及底托的微调高度,可以完美适应多种高度,材料损耗少,有效减少了项目施工成本,缩短施工周期,加快了工程进度。

项目部以技术创新为驱动力,积极应对工程施工中的重难点问题,通过研发实用新型专利和采用新技术、创新成果,解决了施工过程中的面临的各项挑战。这些创新措施不仅提升了施工质量和效率,同时也为后续工程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丝路”共建,责有所归

在践行“一带一路”倡议的道路上,许多塞国朋友也加入进来。项目建设过程中,塞籍职工人数与中方职工人数基本持平,为当地民众创造大量就业发展机会。

2020年新冠疫情在塞尔维亚爆发之后,项目部立即行动,为贝尔格莱德市政府捐赠20000欧元,口罩2000个,为塞尔维亚交通部、公路局捐赠15000个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为当地泽蒙医院捐赠150000第纳尔。以切实行动与塞尔维亚联手抗“疫”,展现电建友好担当的形象。

项目部不仅致力于改善道路交通,更积极投身当地社区建设,展现出作为央企的责任与担当。在与当地居民相处的过程中,项目深刻领悟到周围居民的实际需求,在经过与当地政府协商并获得批准的前提下,我们在营地边建立了一座篮球场、足球场和羽毛球场,为当地居民创造了一个充满活力、健康娱乐的场所。定期组织篮球赛、拔河比赛、羽毛球赛等,与附近居民友好互动,为中国企业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项目部全体建设者五年的付出和坚守,换来的是塞方人民的高度赞扬和认可。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绕城公路的建成,犹如疏通了人体的重要血脉,极大提高塞国首都通行效率,如同血液汩动般源源不断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全体建设者将继续务实笃行、砥砺奋进,以高质量、高标准的要求,将电建品牌铭刻在世界各地,为“一带一路”建设贡献力量。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