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规划建设 > 企业

以情怀炽热一方天地

电建市政公司发布时间:2023-04-21 14:46:51  作者:陈绵方

当清晨第一抹霞光掠过整洁敞亮的车间厂房时,他开启了熟悉又充满挑战的一天。今年是电建市政公司安装分公司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郝洪峰参加工作的第26个年头。26年,面对挑战,他果敢无畏;出现瓶颈,他冷静创新;为了企业改革发展,他无私担当。

苦在先冲在前——新能源风电项目经理的“酸甜苦辣”

轰鸣,吊车起降,身后浪花翻涌,眼前的塔筒足有百米高。一旁,郝洪峰和团队正有条不紊地指挥这台“庞然大物”——当时公司最大的650吨履带吊,脸颊被滚滚热浪和海风刮得通红。

那是2012年的夏天,郝洪峰走出机关,来到江苏如东海上风电场(潮间带)100兆瓦示范项目,那是他第一次当项目经理。刚到项目施工现场的时候,大家都很纳闷,为什么当地渔民都将纱巾把头部围得严严实实,直到自己的脸和手臂开始蜕皮,才明白这海风的威力。

项目是当时国内第一批海上潮间带风电工程,没有可借鉴的实施经验。想要编制好施工方案,必须要研究明白眼前的潮汐。每天清晨,大概四五点的时候,郝洪峰和项目团队拉着当地渔民就来到海边,等涨潮。

一天两个潮,需要记录好涨潮和落潮的水位,一个多月后,方才摸清这片海域的潮汐规律。每天“沐浴”海风,郝洪峰第一次体会到了“嗓子吞刀片,脸上大片大片蜕皮”的滋味,但他顾不上这些,因为在定好潮汐规律后,还有巨大的安全压力等着他。

潮间带的土质性质复杂,渗透性极强,650吨的履带吊再加上近百吨的塔筒,不能站在烂糊糊的泥巴上。怎么办?亟需一个稳定的吊装平台。

郝洪峰带领团队,白天和当地人交流,去相关企业学习,晚上研究专业书籍,设定了方案再次推翻,改进后又重头来过,最终确定“就地取材”,将当地土质进行晾晒,用以搭建吊装平台。同时进行“双保险”,在吊装平台上加装路基箱,再加一道“保护屏障”。

2015年11月16日,叶轮吊装、与主机对接完成,首台机组吊装工作圆满完成。虽然整个风机主体吊装过程不足两天,但这背后付出的日夜给项目团队留下了深刻印象。

吊装工作获得业主、监理和设备厂家一致好评。那夜,郝洪峰睡了个踏实觉。项目经理首“战”干得漂亮。

2015年12月,辽宁北票西山风电场项目中标,郝洪峰从大海奔赴高山,截至2016年7月16日晚21时10分,北票西山风电场最后一台风机成功并网发电。160多个日夜,郝洪峰5年内鏖战新能源领域担任项目经理的第三“战”,在冰天雪地中打响,在漫山荆条花丛中走向胜利。

2015年12月19日,当时项目部计划合同部的负责人的杨祖帅记得很清楚,“那天一下火车,郝总就带我们直奔现场,大伙都很兴奋,迫不及待地到山脚下驻足勘察,不到二三十分钟,我的手机就冻透关机了。”

海拔1000多米高山上的寒风带给大伙的是刺骨的冷,可只要一想起即将在这高山上大展身手、奋力拼搏的场景,郝洪峰心中莫名地涌起暖流和力量。

蓝色,是电建人的标志。施工期间,电建安装人、蓝色工作服、吊车,成为这片高山上最美的景象。项目提前35天发电,获得业主三十万奖励,为公司盈利1800万,一时间成为佳话。

无坚不摧的团队核心——没事,我们一定能拿下

“郝总是团队的强心针。他总是一副‘没事,我们一定能拿下,你们大胆去干’的姿态,给我的职业生涯有很大影响。”分公司最年轻的90后干部杨祖帅从2015年入职起,就跟着郝洪峰学习。说起老领导,他有说不完的事例——北票项目的“流鼻血”事件,自己娶媳妇时的暖心关怀等。

郝洪峰说话语速很快,无论在哪个工作岗位和工作时间,他总是精神饱满、积极乐观地应对一切压力,不会把压力传导给团队成员。在北票项目时期,他独自承受工期紧张带来的成本、安全压力。

项目初期的建设影响了当地山民生产生活,并没有得到民众支持。郝洪峰本着互惠互利的谈判原则和耐心的态度,到山民家中一一拜访。他天天早出晚归、顶风冒雪在通往各机位的道路上来回奔波,白天和各方沟通,晚上仔细审阅一天需要审阅签字的文件资料和技术规范。“早出晚归不算累,压力最大的是停在山脚下的设备,吊车停一天就是五六万的费用,一天都耽误不得。”

郝洪峰着急地奔走在各方之间,一天下来连水都喝不上一口。即便如此,他每次去山民家协商的时候,发现山民家里有需要帮忙的地方依然会积极协助,帮助山民垒院墙、盖羊圈,安排食堂采购低收入五保户和贫困家庭小米、荞麦、蔬菜等农产品。有一次,刚到一位老大爷家里,说话间就不自觉地流起了鼻血,老大爷赶忙让郝洪峰坐下,感叹着:“央企员工真不容易,你们辛苦了。”

新能源项目接连结束后,郝洪峰担任安装公司太原武宿钢桥制作项目项目经理,在车间开创了首个“项目管理化”生产模式,比之前的流水线生产模式更高效。

酷暑寒冬时节,车间一派大干场景,工人们充满干劲儿,郝洪峰更是如此,他每天坚持去车间检查,处理项目事宜,下午和晚上及时跟进党务和工会各项任务安排,连着三四个月都没回家。

“武宿钢桥出厂和安装效果业主都非常满意。之前我在千里堤特大桥钢箱梁制作安装工程,工人形象佳、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好,李小鹏部长还来我们这里参观过,是全线样板。”说起自己干过的项目,郝洪峰的语调里满溢着自豪和骄傲。

匠心独运——“卡脖子”的地方就是需要创新的地方

“在办公室都是问题,到现场去都是解决问题的办法”。郝洪峰坚持每天到车间,看看生产过程中与什么问题,包括进度、质量、安全隐患、工件摆放等。

“创新需要在一线,借助大家的智慧,创新也是一件来自于群众,又可以回馈群众的好事。”看到钢板除锈工效太慢,影响整个流水线的生产效率,郝洪峰带领大伙发明了小推车系统,钢板除锈从一天两块加速到一天六块板子,而且除锈质量高,效果好。

车间副主任、党支部书记王巧菊说:“郝总告诉我们,‘卡脖子’的地方就是需要创新的地方。”从刚参加工作在车间,郝洪峰就喜欢“小改小革”,特别擅长总结。

换个思路,换来出路。郝洪峰创新的思路有很多。

管理工业园后,他结合风电项目施工经验,秉持“走出去,引进来”理念,邀请焊接专家和工艺专家授课,通过各种渠道走访学习其它制造厂经验,改革风电塔筒生产线。

“让设备替代人工”——武宿钢桥中有个U型肋,需要在两侧打孔,因为是不规则形状,人工打孔很难保证均匀质量和速度,郝洪峰和大伙研究了好几天,发明了个胎架,解决了问题。

擅长“模仿”也是郝洪峰创新思路之一。担任武宿钢桥项目经理期间,他将安装公司生产水利结构件的好经验应用到钢桥生产中,针对249节每一节都不一样的三曲线钢桥,他率先引进当时先进的BIM技术,发现了图纸上80多处设计缺陷。

郝洪峰参与了分公司多个“首次”,他创立工匠创新工作室,带领职工技术创新,荣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53项、发明专利公布4项、省部级工法21项、全国焊接工程奖9项……他的果断决策还为企业培养了一批专业技术人才和钢桥施工人才。

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郝洪峰的“匠心”和担当,如涓涓细流汇入了分公司不断革新的发展思路中。

守初心践使命——企业有温度有奔头有希望

走进安装公司办公楼一楼大厅,郝洪峰主持策划打造的“职工活动室”“工匠创新工作室”“廉政文化墙”“党员活动室”一一映入眼帘,他说:“我想让大家感受到企业的历史文化和企业对员工的关怀关爱。”

工作年限的增长,让郝洪峰渐渐意识到了“提升企业温度”的重要性。他开始时不时地关心起员工的生活起居,午休的时候有没有床?工作服脏了能不能及时清洗?食堂伙食结余可以让大伙买点什么?就连“爱心妈咪小屋”的窗帘要选什么款式?郝洪峰都一一参与决策。

他用一言一行践行着一位“老安装人”的初心。他将企业对自己的关怀移情到对青年员工、困难员工的关怀上,他将公司党委对自己的信任付诸于培养企业人才的行动中。

天气最热和最冷的时候,经常是车间生产任务最繁重的时候。当业主提出提前完成合同时,在生产时间非常紧张的情况下,员工加班加点,睡在车间里也要完成任务。

作为一名老共产党员,郝洪峰坚信“把党员培养成骨干,把骨干培养成党员”,将党员放在生产一线,放在车间最热和最冷的地方,发挥出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他积极挖掘年轻人的优点和特长,和新分大学生员工谈心。安装公司山西晋中钢桥制作项目技术部王梓越刚毕业两年,郝洪峰就和他谈过两次心了,“每次谈心都两个多小时,郝总还给我介绍对象,我真的很感动。”说起谈心经历,小王开心地笑了。

“给他们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聊前途、聊人生,让他们感受到在这有希望、有奔头”,当问起“两个小时的谈心都谈什么的时候”,郝洪峰笑着回答。

“郝总教会我怎么把刚毕业那股干事创业热情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成果”,被评为“德州创新标兵”的杨祖帅这样评价他的师傅。

新分大学生说“我都回宿舍了,他办公室的灯还亮着”;机关骨干说“郝总懂得太多了,整个生产就没有他解决不了的问题”;党群干部说“凌晨一两点,郝总还在给我们的视频提修改意见”……传递企业温度,传承企业文化,把员工的心凝聚在企业发展上,郝洪峰做到了。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他们微光点点,却聚成明炬;他们看似平凡,却不畏辛苦;他们攻坚克难,谱写着企业发展的动人故事。作为一名普通党员,作为一名“公司老领导”,作为一名企业劳模,郝洪峰吃过的苦,品过的甜,都将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进行曲中的美妙音符。

郝洪峰在金加工与结构车间现场

郝洪峰在职工书屋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