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交汇处冉冉升腾的水汽,与乐山环保垃圾发电厂房内散发的热气,交融,碰撞,释放出建设者们奋斗的力量和劳动的热情。
看!建筑工地棚吊密林、热潮涌动,主厂房、梁柱的改造建设初见成效。
听!厂房车间设备运转、轰鸣不息,垃圾原料正源源不断地投入处理机,燃烧能量。
作为乐山第一个环保垃圾发电厂的改造工程,山东电建四川公司将对原有的厂房结构基础进行加固改造,以满足日处理垃圾600吨的提升需求。
改造现场热火朝天,施工建设脉搏强劲,质量齐飞,大有奋进之势、拼搏之志。
高歌猛进,打响第一枪
位于乐山市市中区茅桥镇迎阳村的乐山环保垃圾发电二期项目,是一个改造提升工程。还未入场,项目部就得面临交叉作业、带电作业等固有困难。
为此,刚组合成立的项目班子,提前碰头、谋划,结合可预见的重难点、风险点,编制、优化了详细的项目策划书。
然而,现场情况错综复杂,方案调整一改再改,虽有周密的预判,但项目建设过程中,还是要“以万变应万变”。
2月25日,项目开工不久,在进行锅炉基础施工时,业主要求将原来加固方案中的做浆处理改为做桩处理,以增加锅炉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还把节点完成时间提前了1个月。
晴天霹雳!时间短了,方案变了,摆在项目部面前的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正当项目部士气低下时,果敢、爽利的项目经理喻艳红快速从困境中寻找出路,坚决表示:“再难也要上,再忙也要抢。”
第一时间,项目部必须解决破除时间的难点。原定的人工破除,耗时30天,已完全超出现实状况,急需更简化、优化的方案。
“在市政领域熟用的高空线型切割法,怎么样?”一句话砸开了沉默的现场。班子成员兴奋不已,立即测算方案的可操作性和安全性——可行!
最终,在14米层的高空,切割机狠狠地切开楼板,项目部仅用3天的鏖战,完成了破除作业面。
与此同时,时间正一分一秒地流逝,时间如何挤,工期如何抢,项目部按下“快进键”。
喻艳红主动担当,带领项目人员连续通宵15天,“白+黑”连轴运转。2台破碎机、1台挖机、2台运渣车同时运行,石料、制筋、土方、混凝土等工种人员轮流交替,“换人不换机”,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时间拼抢赛。
3月15日,项目如期完成第一个里程碑节点,业主极力赞叹,在感谢信中写道:“项目部发扬‘敢打敢拼’的川电精神,以实际行动和工作成果,赢得公司上下的高度认可。”
此后,一路开挂:6月9日,完成冷却塔施工;6月15日,完成汽机施工;7月20日,完成烟囱施工……
一项项节点目标提前完成,一个个改造点位完美呈现,乐山项目部用饱满的热情和奋进的姿态,展现了“开工即决战”的冲锋!
一往无前,拼搏者必胜
攻坚克难的战斗已经打响,目标就在前方,只有勇敢的战士,才能取得胜利。
由于改造工程的特殊性,项目一进场,一期工程就在正常运转,防电、避电安全显得尤为重要。
锅炉基础施工,要避免带电设备机组沉降。因此,项目部必须在施工前期,对配电室、电缆沟进行临时地基加固。
增加人工、机器投入,增加交叉作业工序,增加工期时间,增建防护棚,一系列额外的操作,给建设工作带来更繁重的作业量。
“改造工程不同于新建,交叉作业的问题不必避免。”喻艳红将所有困难一并笑纳,将重重的压力化作源源的动力,投入到建设之中。
4月初,一车车来自于乐山6个县区的垃圾,纷纷运往垃圾仓。而施工面正进行到拆除垃圾仓构筑物、改造垃圾斗地脚螺栓阶段,8米层高的垃圾仓里,臭气熏天,臭氧浓度极高,让人无法承受。
喻艳红和项目总工张浩一走进垃圾仓,就顿时感到“呼吸急促,全身没一块地方不散发臭气”。
于是,项目部调整工作时长,要求每半小时换班换人施工,并给施工人员配备防毒面罩和防护服。
一切准备就绪,第一批次的5名勇士挺进仓内。虽然穿戴着防毒面罩、防护服极不便于施工,但勇士们还是咬牙克服,硬挺了下来。
脱掉防护服,汗水一滴滴掉到地上。第二批次7名勇士再接力战斗,第三批,第四批……一星期后,项目部完成垃圾仓的移交工作。
“没有什么做不到,我们的团队,有技术,有毅力,有信仰,有不服输的干劲。”喻艳红把这次的前进形容为“众志成城”。
受感于项目部的出色表现,5月15日,业主再次寄信公司,表扬项目部夜以继日的作业方式,确保了项目最终目标的实现。
他山之石,铸精品之路
项目渣坑的柱子加固,需要先挖土,再制模、浇筑,最后加固成型。然而,要想在宽1.8米,深4.5米的柱内挖土,则容易引起土方垮塌。
“有啥子好办法?”冲锋阶段,有任何的停歇动作,都让喻艳红心急如焚。她再次召集项目人员头脑风暴,就防土方垮塌问题,寻找新的破解之法。
“继续借用市政工程的沉井支护法吧!”
众人开始讨论技术的原理、方案的可行性,渐入佳境后,喻艳红一拍桌子,“就这么干!”
于是,一名工人向下挖土,每开挖一米,便在柱子的四周加固一块钢板,护住土方回填。一天一米,五天时间,项目部成功挖开了加固的口子,随后的工作,水到渠成。
借用其他领域的成熟技术,解决电建施工的现实难题,乐山项目部活学活用,不断尝试,在加固房梁时,继续采用市政工程的逆作法操作。
由于工期逼近,业主要求尽快安装锅炉,项目部突发奇想,以逆作法的思维,打算从上往下加固施工。
“按常理来说,都是从下往上修,我们这次是破天荒来了一次逆势而为。”张浩介绍说,这一思路,让项目人员既兴奋又谨慎。兴奋的是,工期问题终于找到口径解决,而谨慎的是,这一尝试对在场所有人员来都属首次,而且房梁的承重、数量都得重新计算。
经过科学的论证,严谨的计算,项目部再次在“不可能解决”的困难前,表现出大胆的创新和突破的能力。
将原来0.3米×1.0米的房梁,增大为1.5米×1.9米,原来0.4米×0.7米的房梁,增大为1.6米×1.0米;因为是从上往下施工,梁的承重力必须加大,项目部又在原计划的10根纵梁上,新增加了2根,以保证整个建筑的安全。
现在,乐山项目已经迎来尾工,尽显成效的民生工程,也即将为绿色生态、环保生活释放无穷能量。
那些挑灯夜战的身影,那些勇往直前的坚守,那些激情碰撞的创意,都将在这一根根梁架间、一桩桩石柱中、一座座车间里,沉淀,勃发。
绿野苍苍,翠谷幽兰,代表着“绿色”和“洁净”的环保工程,将在乐山的三江汇合处,久久传诉那一群建设者们的奋进故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