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给他发消息秒回,2:30给他发消息,还是秒回,他都不睡觉的吗?”曾经在一次公司总部与在建项目视频会上,经济管理部负责人李超打趣地问天津大港粮食仓储物流二期项目总工常怀雷。
从此,“不睡觉”成了常怀雷工作中的标签。
大港的夜
进入四月,天津大港粮食仓储物流二期项目迎来了崭新节点——滑模施工。这段时间,项目总工常怀雷总喜欢夜晚站在筒仓顶上,望着灯光璀璨的大港夜景。
四月的晚风是暖的,大港的夜是忙碌的。设备不停,人不停,浇筑不停,眼见着筒仓蹭蹭地向上蹿。
从4月8日第一座浅圆仓开始滑模,到4月14日滑升到顶,7天6夜,144个小时,常怀雷几乎时时刻刻都盯在现场。“滑模有个特点,就是一旦开始,必须滑升到顶,不能中断。”常怀雷说,“所以全部步骤都要提前准备好,钢筋需要提前进场下料完成;仓壁预埋件需要提前制作完成;滑模的千斤顶支撑杆需要提前进场并完成缩管;塔吊安装完成并升节至可覆盖仓壁顶高度,当然,最重要的混凝土也不能间断……”
天津大港粮食仓储项目一共有23座浅圆仓,总仓容20万吨,全部滑完要两个月。
第一座筒仓开始滑模时,常怀雷就住在办公室,旁边就是工地,晚上睡不着,就去现场转。手机里的10个工作群此起彼伏地闪烁着信息提醒,“模板支护一定要做好,现在越来越高了,浇筑一定要注意安全!”安全隐患、技术难题、浇筑注意事项、现场文明施工,他全都拍下来,按职责发到相应的微信群里,及时整改。
除了现场问题现场解决,常怀雷还很擅长按计划做事。先制定一个节点目标,再细分到每一天的目标,全都在他脑子里,工程开工前全部制定好。“项目列的计划必须执行到位,说4月8日滑模,就肯定这一天会滑模,不早也不晚。”常怀雷说话做事,总有些较真。
“干工程就得这样啊!”分包队老板因为他的反复安全提醒,亲自爬上30余米的筒仓顶上检查安全支护。
“一开始我们住一个宿舍,刚开始滑模那阵儿,基本上天天工作到晚上12点,”项目安全总监刘树芳说道,“东西两区一共起四个仓,我们俩每个仓每天至少转两遍,每天最低步数是两万五千步。”
“我把工程给他,放心。”从公司领导到项目负责人,谈起他来总是满脸欣慰。
伴随着“不睡觉”而来的,是常怀雷与生俱来的责任感。每天晚上22点,他都会手写一份第二天的施工计划,第二天一早同两个分包负责人签字,只要签了字,这一天的工程量就必须完成。常怀雷的眼里容不得半点儿沙子,从2月基坑开挖复工,到4月筒仓滑模,一共48页的施工计划,他全部做到了。
现在,项目已经顺利滑完了14座浅圆仓,工程量完成过半,后续的仓按照计划将在6月初完成。“现在项目只是刚刚开始,后面的路还很长,不敢有半点儿松懈!”常怀雷说,“干工程得一鼓作气,一气呵成!”
登上30米高的仓顶,大港的夜色尽收眼底,车水马龙的街道,灯火通明的现场,此刻,设备的轰鸣和内心的平静形成了鲜明对比。相信再过不久,大港粮食仓储物流二期项目将在天津地区形成集粮食储备库、中转库和收纳库于一体的粮食储运体系,实现粮食流通的跨越式发展。
这在常怀雷的职业生涯中,绝对是重要的一笔。
今年36岁的常怀雷已经参加工作14年了,其中有近10年的工作生涯是在海外度过的。他蹚过巴基斯坦那巴瑞河的水,吃过撒哈拉的沙,也路过卡萨布兰卡的那家酒馆,然而让他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在这撒哈拉沙漠里奋斗打拼的日子。
撒哈拉的沙
“撒哈拉沙漠是这么的美丽,而这儿的生活,却是要付出无比的毅力来使自己适应下去啊!”作家三毛在《撒哈拉的故事》中这样描述自己的撒哈拉生活,“在这儿,无穷无尽波浪起伏的沙粒,才是大地真正的主人,而人,生存在这儿,只不过是拌在沙里面的小石子罢了。”
而常怀雷却不是小石子,他是面朝太阳的光伏板,是高耸直立的粮仓,是谈判桌前的常胜将军,是鲁班奖和国优奖项目的亲历者和见证者。
在荒凉无垠的撒哈拉大漠,常怀雷度过了他十年宝贵的青春时光,先后完成了阿尔及利亚233MW光伏项目,粮仓项目、BRN光伏项目和摩洛哥光伏项目等四个工程。
“不睡觉”的习惯也是在大漠里养成的。不断挑战全新领域,是他的工作目标,从光伏到粮仓,都是公司首次进入的施工领域。“越在未知领域,越能激发我的最大潜力。”常怀雷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2015年3月,阿尔及利亚光伏三标正值关键时期,工期紧任务重,缺少懂技术懂管理的人员,常怀雷主动请缨,参与现场施工管理和技术质量管理等工作,系统学习光伏项目的专业技术规范和技术资料,全面了解了光伏电站的施工工艺,常常工作到后半夜。
2016年5月,阿尔及利亚粮仓项目处于困难时期,此时常怀雷负责的光伏三标杰勒法电站已实现并网发电,又主动请缨调至新的领域迎接新挑战。面对首次滑模,他虚心请教,积极查阅资料,一个多月便对滑模施工有了全新认识和理解,完成了4个地块14万吨粮仓的滑模工作,并总结成功经验,熬夜发表了论文《连体混凝土筒仓仓顶板施工技术探究》。
2017年11月,常怀雷调任BRN光伏电站项目副经理,第一次独立负责项目。在严苛的欧洲标准和石油行业专业标准面前,他更是打好时间差,第一时间摒弃原有施工管理思路,接受全新思维,从最初临建、设计阶段便把新理念、新标准融入其中,采用先进的华为逆变器,首次详细电网系统分析,让任何设计细节和施工工艺都做到了有标准可依,有规范可寻。
BRN光伏电站是首个在阿尔及利亚的大型组串式地面光伏电站,实施地点在撒哈拉沙漠腹地。深入撒哈拉腹地是什么感觉呢?这里距离最近城镇有300多公里,周围荒芜人烟,寸草不生,进出要靠业主的飞机接送,最高温度达到55℃,几乎每天都是沙尘暴,翻译人员一个月轮换一次,来过就不想再来……
在这里,常怀雷一待就是近一年半,直到项目并网发电,才再次去迎接新的更大挑战——来到撒哈拉另一端。
卡萨布兰卡的酒
“世界上有那么多的城镇,城镇中有那么多的酒馆,她却走进了我的。”卡萨布兰卡,一座被海风吹拂的浪漫古城。常怀雷2019年来到这里的时候,并没有心情浏览沿途的美丽风景,此刻的摩洛哥光伏电站项目正举步维艰。
摩洛哥光伏电站项目由三个40兆瓦的光伏电站组成,分别位于米苏尔市、伊尔福德市和扎古拉市。工程采用欧美标准,质量、环保及HSE要求极高,施工材料大多依赖进口,特别是碳氢燃料价格高昂,受国际市场因素影响巨大。项目三个电站都处于撒哈拉腹地,交通非常不便,业主奉行超高标准、超设计图纸验收要求,再加上新冠肺炎疫情的突然爆发……种种因素加在一起,都让常怀雷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只要科学组织、合理安排,我们施工是没有问题的,进度很快。”常怀雷说,“但有些工程的问题不是仅靠施工就能解决的。”
摩洛哥光伏电站项目难题由来已久,错综复杂,公司总部多次就这个项目组织召开相关会议,会上,总部的参会人员提出了文章开头中描写的疑问——“1:30给他发消息秒回,2:30给他发消息,还是秒回,他都不睡觉的吗?”
“我不是不睡觉,而是睡不着。”常怀雷说,“很多难题都是在半睡半醒中想到解决方法的。”
这是常怀雷的工作习惯,有问题不能过夜,最好当下解决;当下不能解决的,也要想办法以最快的速度解决。
卡萨布兰卡的酒馆很多,常怀雷却没有喝过一次,“一醉解不了千愁,只会耽误时间。”
常怀雷说,“现在施工成本太高了,什么事都要提前谋划好,要最好最快施工,时间就是金钱。”在他的统筹安排下,摩洛哥光伏项目伊尔福德电站于2020年12月30日并网发电,米苏尔电站于2021年5月13日并网发电,扎古拉电站于2021年6月1日并网发电,项目实现了全员“零感染”和“零伤亡”的既定防疫和安全目标。
2021年9月,在海外工作了近十年的常怀雷终于踏上了归国的航班,还利用回国隔离的时间冲刺备考,一次性通过了国家一级建造师考试。
参加工作14年来,他撰写了技术总结和论文10余篇,工法4篇,项目报道更是多达近百篇,“常怀雷编写的施工组织计划,是我到这个单位以来见过最好的。”身边领导、同事都对他的工作能力给予高度评价。
“我不是不睡觉,只是施工关键时期睡得比较晚。”常怀雷再次强调,“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干工程不等于不睡觉。”
如今,这个标签让他不再有压力感。
常怀雷(右)同阿尔及利亚光伏三标项目业主合影
常怀雷在撒哈拉腹地施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