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规划建设 > 企业

【我和我的外国朋友】请“老朋友”到家乡做客

水电五局发布时间:2021-11-23 20:13:25  作者:赵子龙

两年半的时光匆匆逝去。在中国电建承建的萨拉曼王国综合港务设施项目的“生产工区”“机械工区”“厂房车间”中,活跃着越来越多来自全球各地的外籍员工。

他们有的凭借自己过硬的专业知识竞聘成为了技术骨干;有的随着中国师傅在车间辗转于不同专业设备与机械的学习;有的为了维持家庭生计顶着烈日长期奔波在生产一线;也有着从项目底层奋斗到基层管理者的励志干部。

选择的路虽不同,但是他们却拥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寻求到了发展机遇。以坚韧的精神投身建设事业,创造个人价值与时代共振。外籍员工们是如何在中国企业里实现自我超越和“财识双收”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项目部里这些外籍员工“技术达人”背后的故事。

协调高管瓦西夫:3000公里的行程

顶着白色的安全帽,穿着反光衣,每天奔走在生产一线与库房之间协调机械与设备,监管着现场的安全是这位瓦西夫每天都要重复做着的工作。

瓦西夫名字全称为Wasif ullah Awal Khan,今年36岁,是一名设备物资部门的外籍高管,长长的英文名翻译过来叫做:瓦西夫·乌拉·阿瓦尔·卡汗。除此之外,他还有着一个有趣的外号叫做:大胡子,当然,这也要原由于他那极具标志性的胡子了,因为长度导致了整个口罩都无法盖住其全貌,看上去颇有些“关云长”的味道。

从2019年沙特国王港建设工作开展时,大胡子便加入了项目部,担任着设备物资机械协调的工作,经过长久的一线“深造”后,再到后来安全、生产、管理一体化的全能达人,大胡子超越自我,用2年的时间记录了自己用勤劳与汗水创造的个人价值与个人成长。

刚进入项目工作时,大胡子未曾想过自己有一天也会以一名协调、安全员化身为一名基层管理者。他说,早在巴基斯坦工作时,便有中国企业在当地大量招工,提供了近200多个就业岗位,此举极大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他也得益于进入中国企业工作维持家庭生活开支,卡拉奇市的著名萨察尔风电项目就有过他的工作痕迹,因此他对中国企业也有着一份特殊的情感,“我喜欢中国朋友,因为与他们共事让我感觉到可靠。”大胡子说。

每天协调工作需要5或8公里的来回里程,在机械与机械之间走走停停,如今的大胡子已经在厂库之间走过了3000公里的里程碑,并且这个数字以后还会持续增加。每天的清晨起床,大胡子的脑海便只有一个念头,那便是做好今天的工作,机械间的调配、安全手册上的规章已牢记于心。

“安全是一项重大的责任,对此我不能有任何疏忽。”如果在厂库内发现有任何违反安全规定的行为,大胡子就会上前快速制止,有机械周转困难,他则会根据使用地的重要性进行先后排序,在他的严谨管理下,中国管理者也放心了许多,生产与安全同步有条有序的安稳进行着。

“中国企业改变了我的命运,所以我也应当为它尽一份力。”面对询问工作上的感受时,瓦西夫笑着对我们说道。

叉车达人罗曼:用效率创造质量与价值

28岁的NOMAN来自巴基斯坦,英文的全称叫做:MUHAMMAD NOMAN KHAN MUNAWAR KHAN,中文简易取词,便叫他罗曼,看着一长串的英文比大胡子的名字还长。但如果你会以为他们是两兄弟的话,那也算你答对了一半。

他们虽然没有血缘关系,但算得是工作上的好“兄弟”,大胡子盯安全管协调,罗曼就负责抓效率抓生产,这里的效率与生产指的是什么呢?到了这就不得不说说罗曼的吃饭家伙了——叉车。

叉车是建设项目生产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服务工具,作为一名叉车司机,时刻必须坚守岗位,遵守安全的各项制度,服务于生产的各项工作,认真完成材料的装卸等各项任务。

罗曼每天的工作就是配合大胡子的协调,在各种材料的装卸场地来回都转进行装车卸车。大家不要小看了这叉车的工作,在外行人看来简单又轻松,但事实上,如何去控制好落叉起叉的角度也是一门大大学问,需要借助着长久的经验才能够将效率发挥到极致,其中,罗曼就是为数不多一个优秀司机。

不同于装载机和挖掘机的全封闭式驾驶舱,叉车为了更好的观察角度和开阔视野,驾驶室普遍为开放式,因而导致了夏天也需要遭受炎热“烤验”,一方面还要遭受蚊虫的叮咬,汗水时刻都是浸透了衣裳的往下流;冬天来临则要顶着刺骨的寒风,面罩下就是一张被吹红的脸。

虽然工作的环境、内容、性质无法改变,但是工作的态度随时可以改变。勤奋、听话、老实便是罗曼的特点。同样的工作量,别人需要2小时转载,而罗曼仅需要一个小时就能完成。

很多时候现场需要加班装卸货物,罗曼收到任务从无任何怨言,二话不说就是干到工作结束,除了吃饭基本都是在车上度过,开过车的朋友都应该更清楚,在一个座位上坐上一天是真的腰酸腿疼,但是他不言苦,不言累。在这样平凡而又辛苦的工作岗位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当然,他的勤奋工作也为他带来了更多的收获,每当发放奖金时,项目部都会因为他的表现在基础上给予更多的奖励,这不仅仅涉及到利益的层面,“钱固然需要,但重要的是我赢得了中国企业的认可与尊重,这才是重要的!这是我感到高兴!”罗曼这么笑着和大家说道。

吊车能手伊萨姆:手握钢丝绳下的安全

身材较为瘦小的吊车司机ISAM,每天都长时间坐在不到2平米的驾驶室内作业,身穿的浅灰色工作服经过长时间的穿戴已变成浅黑色,同时还混杂着部分沙子粘在衣服上始终无法掉落,身上伴随着机油散发出阵阵刺鼻的味道。

这是来自沙特国王港项目设备物资部的一名外籍吊车司机,中文名伊萨姆,今年32岁,来自巴基斯坦,与其他机械师傅一样,此时的他已经在项目上在这个异国他乡度过了第二个年头。

中午11时40分,大部分工人已经陆陆续续乘坐大巴返回营地就餐,此时的伊萨姆却在现场缓缓支开了吊车车柱,今天的材料装卸又延迟了,因此不得不赶着下午下班之前把五辆拖车的材料装载完毕,否则将耽误其他的进度工序。

沿着吊车周边检查一圈,确保没有安全隐患后,伊萨姆过于瘦小的身躯只能登着一块方木才能吃力的坐进驾驶室,两个工人在下方挥了挥手,“滴~滴~”两声喇叭过后,脚踏开关一踩,这台32T的蓝白色吊车便开始了运作,在确认材料绑扣好后,伊萨姆缓缓的抬臂向拖车移动,此时的材料映射在地上形成黑色的团状影子,像是一头怪兽在慢慢的移动,待材料安全落下后,工人便登车解扣,然后依次进行下一批的吊装。

“吊装作业开始时,我的精神始终会保持高度紧张,我需要看清工人的手势和材料摆浮角度,如果不注意的很有可能会造成安全事故!因此,我必须全程看着。”伊萨姆认真的说道。

因为现场的噪音较大,手中又不能离开操作杆,很多时候的沟通都是以大嗓门的方式进行回应,随便车上一瓶近两升的水杯变成了伊萨姆每天的标配,“有时候喊上一天下来嗓子都快冒烟了!”无奈道。

待所有工作完成后,太阳已经下山,那时的温度较比白天要稍好一些,从吊车下来,收拾尾工完毕,方才乘坐末班车回“家”,洗去一天下来的油渍,躺在床上刷一会儿手机视频便能缓缓睡去,一天的工作就带着疲惫的身躯中度过了。

虽然有时感到乏累与枯燥,但伊萨姆心中更多的是感激,“能在工作收获经验与报酬就已经很满足了,我很感谢中国企业给我提供了这份就业机会,与中国朋友相处十分的愉快,并且,高薪的报酬也使我能够改变我的家庭命运。”伊萨姆一脸满足的对我们说道。 

“一带一路”倡议自实施以来已遍布全球各地,倡议提出多年以来,秉持恪守、合作、和谐、包容、共赢五大原则,不仅大大优化了中国开放格局、拓展经济发展空间,也渐渐推动了推动沿线各国实现经济政策协调,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更为沿线各国联动发展注入了磅礴的正能量,彰显了社会共同理想和美好追求。

在我们采访过的大多数外国友人后,我们发现他们都包含了一个共同的心愿:期待有一天“老朋友”(中国企业)能持续有具体合作项目在他们的国家落地开花,给他们的家乡和国家带来更多的合作机会和文化交汇。

在我看来,在当今的世纪,还有着很多发展中国家需要借助外来企业带来的经济刺激,在为数不多开展国际大型贸易与大型建设的国家中,中国显然是受欢迎的朋友。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