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后的陕西,阴雨蒙蒙,气温骤降。咸阳境内,泾河下游峡谷出口处,东庄水利枢纽工程建设现场,车辆往来,机械轰鸣,一派昂扬火热,仿佛依然停留在夏天。
泾河是黄河支流渭河的第一大支流,陕西关中地区的“生命之河”,早在战国时泾河流域就修筑有“郑国渠”。“泾水一石,其泥数斗”,这里水土流失严重,年输沙量占渭河三分之二,是黄河水系输沙量最大的二级支流。
作为国家172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陕西省“十四五”重点工程,库容32.76亿立方米的东庄水利枢纽建成后,将成为黄河水沙调控工程体系的重要组成,与渭河综合治理工程共同构成完整的渭河下游防洪体系。不仅有效解决渭河淤积和洪灾,还将改善下游生态环境,为关中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水资源支撑。
行业领军 以匠心显初心
“全体参建人员将严格履行合同,精心组织施工,提高精细管理水平,力争把东庄水利枢纽工程建成百年工程。”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韩伟的郑重许诺,洋溢着水电基础局在基础处理施工领域行业领军者的自信,更体现出面对重大水利工程时一以贯之的匠心传承。
中标金额11.53亿元的库坝区防渗工程,防渗灌浆总轴线约3261米,仅帷幕灌浆就高达84万米,是目前世界上在建规模最大的防渗工程。
“公司深耕陕西市场多年,凭借多个EPC总包项目的良好履约,树立了良好的口碑,得到当地政府高度认可。但面对东庄项目,我们从投标阶段,就高度重视,严阵以待。”项目执行经理佟晓亮介绍说。
组织专项小组,精心编写投标文件,多次研讨技术方案。现场与市场同步,技术与创新并进。小组成员夜以继日,加班加点,终于交出了一套合同条款明确、技术标准优质的投标文件。
“为了这个项目,我们真的连轴转,这段时间的辛苦总算没有白费。”7月初,得知竞标成功的那一刻,小组成员、四公司总经济师藏正操满是欣喜,和大家一样内心久久无法平复。
“每层洞向下帷幕灌浆,洞壁两侧搭接灌浆。这样一来,左右坝肩、两岸山体防渗帷幕和将来的坝基帷幕,将共同组成大坝的垂直防渗体系。”这是决定整个东庄水利枢纽工程成败的重要环节。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开工前夕,公司副总工程师龚木金带领专家小组驻守现场,实地勘察指导。坝址所在峡谷,地势陡峭,围岩总体较为新鲜完整,“但是局部存在溶蚀风化带、构造破碎带和节理密集带,岩体破碎,要加强隧洞支护。”
9月30日,随着爆破的轰隆巨响,由公司承建的枢纽库坝区防渗工程,正式吹响全面开工的冲锋号。
施工支洞开挖时,遇到竖井围岩变差的情况,专家团队凭借丰富的经验,及时调整优化成井、支护方案。在工作面冲突时,对1、2号支洞的进口位置做出合理化调整。“经过整体优化,不仅提高了施工质量,还节省了三个半月工期,得到了设计单位的高度认可。”难题解决之后,项目副经理吴杨神情略显轻松。
科技升级 以智慧谋全局
“善战者,先为不可胜。”破局的关键,就在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建发的指示里。“以战场定战略,对标质量安全双管理模式,建立智慧化工地体系,确保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为中国水利水电建设行业提供‘基础经验’‘基础模范’。”
作为世界上第一座以防洪减淤为主要任务的高拱坝,东庄水利枢纽双曲拱坝高达230米,对防渗工程的质量有着极其严苛的高标准。
高标准,意味着完美应对挑战。
库坝区防渗施工,点多面广。10条灌浆平洞,左右对称分布,总长11124米。由上至下,垂直排列在高差200多米的山体上。左岸最高层平洞,长达2079米。最底层平洞,平均灌浆深度90多米,最深孔175米。
“地下洞群结构复杂,岩溶地质条件特殊,灌浆压力高,帷幕防渗标准高。灌浆工程量之大、施工强度之高、施工组织难度之大,在全国都是罕见的。”佟晓亮介绍说,如何开好局、起好步,施工技术方案的整体选定成为至关重要的一环。
智能灌浆系统——这一公司近年来自主研发的重大科研成果,作为“智慧化工地”建设的重要支撑,被全面引入东庄项目。此前虽已在其他项目应用,但如此大规模地应对“大体量、长轴线、超深度”的防渗工程,这在国内还是首例。
智能灌浆系统,运用物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搭建起“网络记录+集中管控+远程指令”的新型数字化灌浆模式,代表着当今基础处理灌浆技术最新发展方向。
“与传统灌浆方法相比,智能化灌浆实现了制浆、送浆、灌浆的全程可视化监测、实时化控制。灌浆数据存储在‘云端’,随时回溯分析,极大提升了灌浆质量,优化了工序,降低了成本。”项目技术负责人赵玉杰表示。
为了进一步加快科技成果转换和推广,公司总工程师肖恩尚带队,与河北工业大学和中国水科院联合进行科技攻关,确定了《大型水利枢纽深层深控体系关键技术研究》及6个子课题的研究方案和实施计划,以此带动在尾矿防渗、环境保护等领域的深入应用。
有了这项“科技利器”的加持,项目团队能更加聚焦现场施工质量管理,及时调度优化相应资源,全面提升现场精细化管理水平。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中国基础”核心技术水平和品牌影响力。
对质量的高标准把控,不仅依仗于引入智能灌浆系统。从开挖施工支洞的环节,项目团队便精益求精,“高效优质履约,打造精品工程”的共识凝聚在每个人的行动里。
左岸高线4号支洞开挖时,工作面与其他施工单位存在交叉干扰,工区经理韩斌积极沟通,协商调整了出渣场地、共用筛分系统,避免了工期延误。遇到Ⅳ类局部夹泥围岩时,严格遵循“短进尺、弱爆破、紧支护、勤监测”的施工原则,周密安排循环作业,保证开挖持续推进。
“工程部合理部署,每个组多分配人手,采取轮班制度,尽量多轮几班,务必让每个人都有充足的休息时间。”把控质量之余,项目经理贾立维把“以人为本”落实在细微处。
压实责任 以党建保安全
走进施工区,鲜红的党旗在风中摇曳,陪伴着奋斗在隧洞的工人们。“履行安全责任,我们共产党员要起好带头作用,其余人也要向奋斗在一线的党员同志学习。”项目党支部书记常利冬逢会必说,以身作则。
施工支洞爆破作业,危险系数极高。稍有不慎,爆破时产生的冲击波以及飞石,可能导致人员伤亡和设备设施损耗。尽管施工区内做足了安全防护措施,但贾立维还是放心不下。
为进一步确保爆破安全进行,项目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严格落实爆破防护安全措施,夯实安全责任,提高全体施工人员安全意识,牢筑安全生产防线,为项目生产持续赋能。
“安全帽必须戴好,侥幸心理绝对要不得……”项目党支部和安全环保部联合开展“每日一讲”班前教育活动,组织党员干部轮流进行安全知识宣讲,利用班前教育会将安全生产知识无死角全覆盖,让安全生产意识真正落地生根。
“大家在爆破施工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做好安全防护,如有异常情况,请及时向我们反馈。”现场施工时,工区负责人周晶晶来回加强巡视,不断叮嘱。
针对洞室内通风不畅、排烟不及时和冬季气温骤降等问题,项目党支部发起支洞开挖爆破施工“党员先锋号”创建活动。
常利冬和赵玉杰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一心盯着安全生产,围绕施工进度,多次勘测洞室围岩,实时跟进爆破作业,对支洞开挖方案进行研究优化,最终拿出一套优质精准的施工方案,实现了降本增效的良好效果。
“项目党支部要从党史学习教育中积蓄力量,强化党建引领。党员干部要学史力行,以身作则,勇于担当。”四公司党委书记李小刚的叮嘱,项目全体党员记忆犹新。
在东庄项目各个工区内,总能见到“党员安全责任岗”,总能见到戴着防尘面罩、身着反光衣,胸前党徽闪亮的人。他们冲在最难最险最前面,他们奔波在解决难题第一线,切实发挥着党员“突击攻坚”的引领带动作用,为热火朝天的施工场景增添着温暖醒目的红色。
“泾以渭浊,湜湜其沚。”“期待在诞生‘共工触山’‘女娲补天’神话传说的地方,写就属于你们自己的新时代青春传奇。”在首期《东庄工程简报》上,四公司经理杨振甲专门撰写开篇词,向项目团队提出殷切期望。
以坚守防渗初心科技引领为笔,以打造精品工程造福三秦大地为纸,以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为墨,新时代“中国基础”传奇故事正徐徐展开。
项目鸟瞰图
项目施工人员正在填写材料标识牌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