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艘海洋核动力平台即将在中船重工集团旗下渤船重工进行总装建造,而中船重工未来将批量建造近20座海洋核动力平台。实现批量建造后,每年将形成上百亿的核动力装备制造产值,并带动相关配套产业发展,用5年时间打造成国内最强的海洋核动力平台产业集团。
据悉,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设立海洋核动力平台国家能源科技重大示范工程的复函》,中船重工集团已确定海洋核动力平台示范工程在渤船重工总装建造。为尽快获取项目开工资质,4月19日,渤船组织辽宁省经信委、葫芦岛市经信委、代表室、中船重工核安全办驻公司监督组、719研究所,召开了海洋核动力平台示范工程总装建造厂址有关事宜论证会。
专家组听取了719研究所海洋核动力平台示范工程技术方案、公司海洋核动力平台示范工程建造方案及相关说明。与会人员进行了集中研讨评估,形成了一致的论证结论。
2015年12月30日,中船重工集团和中船重工719研究所获得国家能源重大科技创新工程——“国家海洋核动力平台示范工程”首张路条(一种简便通行凭证,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同意开展该工程前期工作的批文)。中船重工集团公司被确定为示范工程唯一承担单位。国家相关部委指出,中船重工集团公司和719研究所要加强与相关单位合作,在原有船舶核动力技术基础上,结合当前工业化水平和民用核电技术要求,优化设计方案,尽快提交项目核准申请,尽早实现我国海洋核动力平台“零”的突破。
1月25日,中船重工与中广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拟就共同推进海上核动力平台项目建设开展合作。中船重工和中广核强强联合达成战略合作,将充分发挥各自在核电技术领域和舰船研究设计领域的专业优势,有力推动海上小型堆技术在海上核动力平台领域的应用和推广。此前的1月14日,中广核还与中海油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以推进海上小型堆示范项目为重点,加强在各领域的互利合作,共同做强做优。
今年一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复函同意设立中船重工申报的国家能源重大科技创新工程海洋核动力平台示范工程项目。国家发改委同时表示,根据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精神和中国海洋经济发展需要,按照《国家能源科技重大示范工程管理办法》要求,支持中船重工申报的海洋核动力平台示范工程项目列为国家能源重大科技创新工程。
“中船重工是我国拿到海上核电路条的第一家企业。”中船重工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忠称,“按照中船重工提出的‘创建军民融合、技术领先、产融一体的创新性企业集团’的发展战略,今后中船重工719所将会依托其自身的优势资源,以海洋核动力平台示范工程研制为突破口,用5年的时间建成国内最强的海洋核动力平台产业集团。”
早在2014年,中船重工719研究所就挂牌成立了国家能源海洋核动力平台技术研发中心,从而成为国内首个国家级海洋核动力平台技术研发机构。该研发中心由位于湖北的中船重工719研究所发起,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中科华核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海油研究总院等单位共同组建。
据了解,中国重工719所已完成了海洋核动力平台的两种技术方案。一种为浮动式核电站,即将核电站布置于浮动式平台上;另一种为可潜式核电站,除满足浮动式核电站性能要求外,还可满足在恶劣海况下,平台下潜至水下工作的需求。平台方案ACPR50S是中广核自主研发、自主设计的海上小型堆技术,单堆热功率为20万千瓦,可为海上油气田开采、海岛开发等领域的供电、供热和海水淡化提供可靠、稳定的电力。
海洋核动力平台是海上移动式小型核电站,是小型核反应堆与船舶工程的有机结合,可为海洋石油开采和偏远岛屿提供安全、有效的能源供给,也可用于大功率船舶和海水淡化领域。
海上核动力平台是解决我国远海能源供给的唯一途径。据了解,此次建造的海洋核动力平台属国内首创,平台技术可填补中国在民用核动力船舶领域的技术空白,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对中国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全球能源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
据了解,仅就海上石油钻采方面的需求而言,未来国内市场规模就超过1000亿元。根据测算,渤海湾每年将形成500亿元的核动力装备制造产值,而南海也不会小于这个规模。
统计数据显示,渤海湾海洋石油开采已经有了明确的能源需求,稠油热采也需要热水和超临界蒸汽;而在海南省三沙市的永暑礁、美济礁、渚碧礁,这些孤岛同样有着深水远程补给、深海原油开采,以及能源供应需求,上述问题都可以借助海上海洋核动力平台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