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2021电力新时代论坛会议推荐|2022第四届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创新发展大会2021电力新时代论坛会议推荐|2022第四届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创新发展大会
山东省《2022年全省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提出,加快中国海上风电国际母港等项目建设,主机产能达到500台。从“北方”至“国际”,蓬莱海上风电母港的发展一步一个台阶。那么,一个国际化的海上风电母港应该具有哪些特点?又将如何进行打造?蓬莱区委常委、副区长田文良做客《风能》深入解读。
受访嘉宾:烟台市蓬莱区委常委、副区长田文良
《风能》:近年来,山东海上风电迎来高速发展时期,产业支撑将对项目建设起到关键作用,为此多地正结合自身特点进行风电产业相关布局。请谈谈蓬莱在发展海上风电产业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优势。
田文良:一是具备区位优势。蓬莱地处渤中、半岛北和半岛南三大海上风电基地的中心位置,地处京津冀协同发展经济圈、东北亚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圈交汇处,地处烟台各大港口的中心位置,就近可辐射辽宁、河北海域,面向日韩、东南亚及欧美市场,具有发展海上风电产业的绝佳地理区位优势。
二是具备产业基础优势。已有蓬莱大金海洋重工有限公司、东方电气风电(山东)有限公司、蓬莱巨涛海洋工程重工有限公司及蓬莱中柏京鲁船业有限公司等骨干企业,主要生产7~10兆瓦海上风电大型叶片、导管架、桩及塔筒等,风电产业链相对完善。2021年,园区完成产值85亿元,税收1.8亿元,出口3.2亿美元,现手持订单70亿元,先后被认定为山东省海上风电装备特色产业集群、烟台市清洁能源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专业园区。出口基础坚实,已经建立出口导向型的产业基础,巨涛重工出口澳大利亚、英国、法国、俄罗斯、非洲及拉美国家等,大金重工出口巴拿马、阿根廷、智利等27个国家。
三是港口优势。蓬莱海域宽阔,自然水深20~24米,是国内公认的深水良港,特别适合深远海风电装备等大件运输。蓬莱风电母港与规划中的深水大港相邻,未来将成为烟台百年大港的有机组成部分。大金重工拥有10万吨级对外开放专用泊位2个,3.5万吨级对外开放专用凹槽泊位1个,并布置起重能力1000吨的龙门吊,码头后方已建成57万平方米的海上风电塔架、水下导管架专业化制造基地,重载总装和出运场地达到30万平方米。蓬莱港拥有7万吨、3.5万吨、2万吨、1万吨泊位各1个,堆场总面积约97万平方米,并设有9万平方米公用型保税仓库。
四是具备产业协同优势。在陆上物资集散方面,蓬莱位于两大动脉十字交叉的黄金位置,且通过龙烟铁路、环渤海高铁与烟台蓬莱国际机场,可以与山东全省形成便捷的交通联系;在海上物资集散方面,随着蓬莱风电母港的投入使用,蓬莱与山东省各沿海城市均可通过海运建立货运关系,远可至大连等环渤海经济圈城市,在产业协同方面具备较大优势。
五是发展空间优势。规划的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园5.6平方公里,临近港口,其中1平方公里已布局大金塔筒和东方叶片等风电企业,剩余的4平方公里,已经调整土地规划4000余亩。项目规划范围均为可建设区,不涉及基本农田,主要为麦田、果园及白板地等。规划区域内土地可开发性强,一旦项目落实,就可以立即招拍挂。规划空间优势明显,重大项目承载力强。
大金北方风电港,参考:大金:“旱鸭子”赶海,十年迎来黄金时代
《风能》:全球实践充分证明,推进风电产业发展可有效增强区域间贸易往来、人员互动、科技进步,并提升地区经济水平,改善就业环境。在您看来,大力推进海上风电产业对蓬莱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怎样的意义?
田文良:按照2025年蓬莱风电母港生产规模300万千瓦所带动的海上风电项目的发电测算,可节约标煤约282万吨;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732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约6.6万吨。海上风电项目投资大,涉及上下游产业链长,配套和支撑产业多。海上风电的快速发展,可有效带动大功率海上风电设备、海底电缆等风电装备研发制造,可推动多功能平台、海洋船舶、超大型智能网箱等海工装备发展。
《风能》:与山东其他地区相比,蓬莱对于海上风电产业的定位是怎样的?
田文良:蓬莱定位是中国海上风电国际母港、“零碳蓬莱城,东方风电港”以山东半岛北海上风电为主,辐射周边。依托蓬莱风电装备制造、船舶制造等产业基础以及国内一流的深水良港条件,实施深远海、海外“两海”战略,培育研发设计、装备制造、检测认证、运维、集散等业态,打造立足山东、辐射全国、面向世界的中国海上风电国际母港,国际领先的海上风电产业高地。
《风能》:对于海上风电产业发展,蓬莱未来将持续推进哪些方面工作?
田文良:以半岛北及渤中基地为主,兼顾半岛南基地,打造山东省海上风电施工安装中心、运维中心、海上风电装备及海工装备出口中心;以辽宁、河北等已初步规划超过2000万千瓦海上风电资源以及东北地区陆地风电资源为目标市场,打造环渤海地区的中国北方海上风电母港。着力推动中日韩海上风电重大项目合作,逐步将烟台(蓬莱)打造成中日韩海上风电产业战略合作新高地、新引擎,进军东盟、欧美等其他海上风电主要开发国家,打造全球领先的海上风电国际母港。
《风能》:2022年,山东海上风电将加速发展,请谈谈蓬莱在今年的产业发展方面,重点展开哪些工作。
田文良:首先是以半岛北华能、上海电气海上风电为目标市场,以华能合作供应商以及上海电气、东方电气、大金重工的上下游链条企业为重点,加强产业链招商活动,跟踪推进风电电机、齿轮箱、海缆、输变电装备、机舱罩等项目,争取2022年新增签约项目5个以上,总投资额超过20亿元,年底前初步形成风电装备全产业链条。其次是重点与上海电气、东方电气等合作,推动海上风电整机制造和关键零部件龙头企业入驻园区,并推进轴承、海缆等项目落地。积极跟踪推进叶片材料、港口码头、安装、运维等产业项目。再次是计划下半年举办中国海上风电国际母港(蓬莱)产业链协作招商推介会,完善产业链,拓展大金重工、上海电气、烟台打捞局、中集来福士牵头的中国北方海上风电产业联盟,成立全省产业联盟。
力争到2022年年底,园区初步形成风电装备全产业链条,实现70万吨塔筒管桩、1000套叶片、400万千瓦风电机组产能,满足山东及周边海上风场资源产业链一体化整体开发装备制造需要。力争2025年产值达到340亿元,实现税收15亿元,出口20亿美元。
《风能》:目前,我国正在建设的海上风电母港有哪些?建设一座国际化的海上风电母港,需要长期持续投入大量工作,一个立意深远、指向明确的目标就显得非常重要,对于风电母港建设,蓬莱制定了什么样的发展目标?
田文良:目前,我国海上风电母港自南向北主要分布在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山东等省份,包括广东阳江、广东揭阳、福建福清、江苏南通、江苏射阳、山东蓬莱等地。
2021年山东省政府报告提出支持烟台建设中国北方风电母港,2022年山东省政府报告调整为支持烟台建设中国海上风电国际母港,主要体现烟台蓬莱风电产业园区深远海、海外市场“两海战略”得到省政府认可。抢抓省政府工作报告“建设中国海上风电国际母港”、黄渤海新区设立两大重大历史发展机遇,积极实施深远海、海外市场“两海”战略。依托蓬莱风电装备制造、船舶制造等产业基础以及国内一流的深水良港条件,实施深远海、海外“两海”战略,培育研发设计、装备制造、检测认证、运维、集散等业态,打造立足山东、辐射全国、面向世界的中国海上风电国际母港,国际领先的海上风电产业高地。并以国内最大产能、最低产品价格,通过“一站式采购”,切实降低海上风电项目投资成本,打造国内首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海上风电平价上网示范园区。
具体来说,至2023年末,产业园形成与海上风电开发规模相匹配的主机设备生产能力,为半岛北及渤中基地首批示范项目供应风电机组产品,预计实现产业年产值160亿元。至2025年末,产业园将立足山东,辐射全国,健全产业链条,打造中国海上风电国际母港。产业基地年生产规模达到300万千瓦,预计实现年产值340亿元以上。至“十五五”期末,产业园将立足国内,辐射东亚、东南亚以及全球,打造国际领先的海上风电产业集群基地。坚持“两海”战略,继续引进远海大容量风电机组、碳纤维大转轮叶片、柔性直流海底电缆、漂浮式基础等项目,形成全球领先的远海海上风电产业基地。到2030年末,年生产规模扩大至500万千瓦,争取园区实现年产值800亿元以上。
《风能》:截至目前,海上风电国际母港的进展如何?
田文良:在港口规划方面,2017年交通部门已批复2万~10万吨建设规划,东港区建成10万吨级对外开放专用泊位2个,3.5万吨级对外开放专用凹槽泊位1个,并布置起重能力1000吨的龙门吊,码头后方已建成57万平方米的海上风电塔架、水下导管架专业化制造基地,重载总装和出运场地达到30万平方米,另有2个10万吨泊位建成,正在申请交通部门批复中;风电母港西港区项目,规划800米防波堤1处、5万吨级码头3个、3万吨级码头2个、集港堆场91.6万平方米以及配套吊装设备。正在进行西港区防波堤规划设计及项目审批,争取年底前开工建设,其他工程年内争取完成开工前准备工作;另外,蓬莱港已承接塔筒、叶片等产品运输,该港口拥有7万吨、3.5万吨、2万吨、1万吨泊位各1个,堆场总面积约97万平方米,并设有9万平方米公用型保税仓库。在产业规划方面,2021年风电母港已完成大件出运150万立方米,根据项目落地进度,预计2023年将达到400万立方米以上出运货量,主要体现自有园区产品外运,以及省内外产业协同产品集港运输等。在运维功能方面,烟台打捞局、华能等项目方的海上风电运维基地正在筹建中。(赵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