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段浓缩的历史,像一本厚重隽永的老书,记载了内电人峥嵘岁月、砥砺前行的奋斗历程;
这是一段从辉煌再续辉煌的历史,像一艘起锚扬帆的航船,厚德强能、逆流而上,诠释了内电人的执着与追求;
这是几代内电人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用自己的心血和生命,一点一滴的积累、一撇一捺书写的历史。
改革开放40年来,在这片古老而清新的土地上,内电人点燃光荣与梦想,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开拓进取,锐意创新,走出国门,在电力运维、设备检修、物业管理方面再铸辉煌,成功实现从电力生产型企业向综合能源服务企业的“跨越”。
拼搏与奋斗 铸就辉煌
主力发电企业。内江发电厂成立前的白马发电厂,是四川电力系统六十年代初兴建的骨干火力发电厂。电厂的发展历程中,从无到有,由简到全,装机总容量从9.8万千瓦发展到71.8万千瓦,经历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三个重要的历史时期。
从1962年2月7日第一台机组发电,到1970年8月15日六台机组全部投产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9.8万千瓦。内电人发扬艰苦奋斗、勤俭创业的精神,创造了辉煌的业绩。1964年,标准煤耗、汽水损失率等多多项指标创全国同类机组最好水平,原国家水电部号召全国电力系统“学望亭、赶白马”。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的白马发电厂,更是突飞猛进,相继建成投产了两台20万千瓦机组,从而跨入了国家大一型企业的行列。曾一度是四川的主力火力发电厂,为四川省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
亚洲第一锅炉。1991年3月,经国家计委批准内江循环流化床锅炉示范电站正式立项,1994年8月开工建设,1996年9月正式投产发电。
该示范电站是国家“八五”期间的重点能源、环保科研建设工程,是我国从原芬兰奥斯龙公司引进的,具有九十年代世界先进水平的第一座100MW循环流化床锅炉示范电站,也是亚洲第一台100MW级循环流化床锅炉。
至1996年投产以来,其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方面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为我国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循环流化床锅炉运维人员。
关停与安置 艰难前行
辉煌属于过去。2014年,随着国家新环保排放标准实施,内江发电厂受环保、能耗、电改等因素制约,两台20万机组一直处在停运状态,企业长期亏损。
2018年,改革开放的第40个年头,为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四川公司发展战略,加快淘汰部分低效无效老小煤电机组,内江发电厂20万千瓦主力机组退出了历史舞台。
总装机容量从72万千瓦,锐减至10万千瓦,企业经营举步维艰,而如何妥善安置1000多名职工,确保平稳关停、有价值关停、廉洁关停,成为内江发电厂亟需破解的首要难题。
越是困难,越要有党的声音。
“不强制分流、不强制内退、不强制解除劳动合同!”
“每一名员工都有岗位、有工作、有出路”
四川公司党委的声音,让内电人有了主心骨,吃了定心丸。
内江发电厂党委“一班人”主动作为、积极谋划,深入细致的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每周了解上报职工思想动态,把握职工思想脉搏,确保人员安置方案一次性通过职工代表大会,得到职工理解和支持,截至到2018年10月31日,机组关停期间退养、退职99人,整个安置过程平稳有序,未发生任何影响企业稳定事件。而资产处置方面更是取得较好成效,机组拆除中标价高于挂牌价两千万,实现有价值关停。
转型与升级 砥砺复兴
改革开放40年弹指一挥间,在发展的道路上内电人上下求索,不断追求,饱含艰辛,任重道远,使内电人深深的感受到发展之艰、发展之难、发展之苦。
内电人牢固树立“退”也是发展的理念,积极推进燃机项目、积极落实补偿政策、积极谋划闲置土地的利用,坚定不移的实施“走出去”战略。
他们制定20字“做精存量、绿色增量、有进有退、力拓市场、稳定队伍”工作思路,努力打赢低成本战略、走出去战略、发展战略“三大战略”。
近年来,他们通过工程公司平台全力以赴外闯市场,不仅在本系统本省声誉卓著,而且跳出系统,在贵州、重庆、新疆、内蒙古、广东等省市赢得市场,进而跨出国门,以敢闯敢拼的“川军”精神,在越南、印度、土耳其、乌兹别克斯坦等国电亮“一带一路”,打响了内电工程品牌,美誉了华电形象,实现了从传统火电企业向电力综合工程承包企业的完美跨越,彰显了“四川华电”的独特魅力。
人们常说,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尤其是跑海外工程的,经常拖着行李,打着“飞的”,在不同国家来回穿梭,领略不一样的风土人情,感受异域的美丽风景,品尝精致有特色的美食,显得很“高大上”,常常引来羡慕的目光。其实,外面的世界也很无奈,外面的工作很辛苦。
踏出国门,亲身感受语言沟通的障碍。
2008年,内江厂第一个海外项目越南锦普工程开工,从踏上异国土地之时,困难也接踵而至。内电人当时没有搞过300MW机组运行的经验,而且面对的还是全英文操作界面和语言障碍,员工年龄普遍偏大,一方面要提档加速“弯道超车”下苦功夫加强学习,制定相关的技术措施;另一方面,要编写中文、英文、所在国语言3种培训教材。
对毫无工作经验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刚从学校毕业的业主新员工进行培训,每次上课前还需要对业主配置的“专业”翻译进行培训,这之中克服的困难、付出的艰辛难以想象,光编制3种语言培训教材规程,就达300多万字,培训学员1500多名。
通过不懈努力,最终圆满完成了300MW机组试运行及对业主培训工作。中国驻越南大使到现场视察工作时,树起大拇指称赞道:“华电的队伍是管理严格、作风过硬的最优秀队伍。”
踏出国门,亲身感受战争残酷与无奈。
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日难。你能想象每天闻着枪炮火药味上班,听着枪炮声入睡的生活吗?
土耳其锡洛皮项目是内江厂又一个海外项目,它地处土耳其与伊拉克、叙利亚三国交界处,并且属于库尔德地区,安全形势一直不容乐观,该地区被认定为高危地区。
2014年8月24日晚,刺耳的枪炮声打破了土耳其锡洛皮项目部往日宁静的夜晚,一片惊呼后,员工食堂墙角的弹孔吓傻了内电职工,这简直就是现实版“战狼2”。十来分钟后传来消息:3名中国工人失踪!
大家赶紧清点人员,当听到20个清脆的“到”的声音时,所有在场人员情不自禁的环抱在一起,庆幸自己是安全的!
这一事件,迅速在各大媒体宣传报道,集团公司、四川公司领导纷纷来电询问安全情况。工作在战场包围的项目上,内电人没有一个人退缩,他们树立了中国工人坚守岗位,履责尽职的良好形象,受到外方高度评价。
踏出国门,亲身感受千里之隔的亲情。
在乌兹别克安格连项目,老王讲述了他的经历。在9月份的一天晚上,电话突然响起,是国内家人打来的,告诉他孩子生病住院了!老王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工作再忙,到了晚上都会给家里人打电话,后来得知,在他小孩生病期间,他父亲也生病住院了。项目同事劝老王请个假回去看看,可他说,他确实想回家看看,但现在这边工程正是关键时期,作为项目部的一员,又是一名共产党员,决不能拖项目部的后腿,家里的事会妥善处理好的。
项目工作中,同事老刘、老魏、老何的亲人相继去世,当他们接到家里人电话的时候,那种悲伤欲绝的心情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子欲养而亲不待,同事间相互安慰,相互鼓励成为治愈悲痛的最好良药。
角色转换,服务行业我们一样能干好。
内电人在“走出去”的道路上,不仅做好了国内外电力运维服务,他们还积极向物业管理行业迈进。他们组织富余的生产人员成功完成成都T20、杂谷脑公司、泸定公司等物业管理项目。
向“物业管理”转型,对于致力于火力发电60年的老厂职工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挑战。从“主人”到“仆人”、从“技术员”到“服务员”如何完成角色转变,如何得到业主认可,成为内电人急需破解的头号难题。
杂谷脑公司、泸定公司物业项目地处,风景秀丽的旅游区。刚到物业营地,大家被眼前的景色迷住了,都觉得能脱离城市的喧嚣,来到这里工作感到非常幸运,大家都说:“这哪是工作嘛!简直是旅游嘛!”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对秀美的风景失去了新鲜感,面对在大山里生活的清贫及每天墨守成规的工作,有人开始浮躁,开始抵触业主提出的要求,甚至和业主发生争执,服务质量严重下滑,在业主满意度调查活动中,“顺利”得到了业主的差评。
内电人及时转变观念,制定规则制度,提升服务质量,他们始终秉承“没有落后的员工,只有落后的管理”理念,要求管理人员作表率,展现服务细节。管人先管己,带人先带心,他们强调服务意识提升,树立了把业主满意度作为衡量服务质量好坏的最高标准,竭力为业主提供满意周到的服务。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求索”,内电人通过努力得到了业主方的认可和赞赏。他们相信服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要打造内电物业品牌,任重而道远,更需砥砺前行。
像一滴河水,他们把自己溶进了“走出去”的洪流,像一块石头,他们把自己嵌进了“走出去”的路基。他们是“一带一路”的践行者,艰苦奋斗,恪尽职守,以非凡的毅力和干劲,创造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正是有了一批敢于吃苦、甘于奉献的内电员工,有一批迎难而上,奋发有为,付出艰辛,洒下汗水的共产党员,才成就了内电人向综合能源服务企业的“跨越”,他们将继续负重奋进,在内江发电厂复兴的道路上砥砺前行。
主办单位:中国电力发展促进会 网站运营:北京中电创智科技有限公司 国网信通亿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销售热线:400-007-1585
项目合作:400-007-1585 投稿:63413737 传真:010-58689040 投稿邮箱:yaoguisheng@chinapower.com.cn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ICP证140522号 京ICP备14013100号 京公安备11010602010147号
这是一段浓缩的历史,像一本厚重隽永的老书,记载了内电人峥嵘岁月、砥砺前行的奋斗历程;
这是一段从辉煌再续辉煌的历史,像一艘起锚扬帆的航船,厚德强能、逆流而上,诠释了内电人的执着与追求;
这是几代内电人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用自己的心血和生命,一点一滴的积累、一撇一捺书写的历史。
改革开放40年来,在这片古老而清新的土地上,内电人点燃光荣与梦想,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开拓进取,锐意创新,走出国门,在电力运维、设备检修、物业管理方面再铸辉煌,成功实现从电力生产型企业向综合能源服务企业的“跨越”。
拼搏与奋斗 铸就辉煌
主力发电企业。内江发电厂成立前的白马发电厂,是四川电力系统六十年代初兴建的骨干火力发电厂。电厂的发展历程中,从无到有,由简到全,装机总容量从9.8万千瓦发展到71.8万千瓦,经历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三个重要的历史时期。
从1962年2月7日第一台机组发电,到1970年8月15日六台机组全部投产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9.8万千瓦。内电人发扬艰苦奋斗、勤俭创业的精神,创造了辉煌的业绩。1964年,标准煤耗、汽水损失率等多多项指标创全国同类机组最好水平,原国家水电部号召全国电力系统“学望亭、赶白马”。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的白马发电厂,更是突飞猛进,相继建成投产了两台20万千瓦机组,从而跨入了国家大一型企业的行列。曾一度是四川的主力火力发电厂,为四川省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
亚洲第一锅炉。1991年3月,经国家计委批准内江循环流化床锅炉示范电站正式立项,1994年8月开工建设,1996年9月正式投产发电。
该示范电站是国家“八五”期间的重点能源、环保科研建设工程,是我国从原芬兰奥斯龙公司引进的,具有九十年代世界先进水平的第一座100MW循环流化床锅炉示范电站,也是亚洲第一台100MW级循环流化床锅炉。
至1996年投产以来,其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方面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为我国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循环流化床锅炉运维人员。
关停与安置 艰难前行
辉煌属于过去。2014年,随着国家新环保排放标准实施,内江发电厂受环保、能耗、电改等因素制约,两台20万机组一直处在停运状态,企业长期亏损。
2018年,改革开放的第40个年头,为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四川公司发展战略,加快淘汰部分低效无效老小煤电机组,内江发电厂20万千瓦主力机组退出了历史舞台。
总装机容量从72万千瓦,锐减至10万千瓦,企业经营举步维艰,而如何妥善安置1000多名职工,确保平稳关停、有价值关停、廉洁关停,成为内江发电厂亟需破解的首要难题。
越是困难,越要有党的声音。
“不强制分流、不强制内退、不强制解除劳动合同!”
“每一名员工都有岗位、有工作、有出路”
四川公司党委的声音,让内电人有了主心骨,吃了定心丸。
内江发电厂党委“一班人”主动作为、积极谋划,深入细致的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每周了解上报职工思想动态,把握职工思想脉搏,确保人员安置方案一次性通过职工代表大会,得到职工理解和支持,截至到2018年10月31日,机组关停期间退养、退职99人,整个安置过程平稳有序,未发生任何影响企业稳定事件。而资产处置方面更是取得较好成效,机组拆除中标价高于挂牌价两千万,实现有价值关停。
转型与升级 砥砺复兴
改革开放40年弹指一挥间,在发展的道路上内电人上下求索,不断追求,饱含艰辛,任重道远,使内电人深深的感受到发展之艰、发展之难、发展之苦。
内电人牢固树立“退”也是发展的理念,积极推进燃机项目、积极落实补偿政策、积极谋划闲置土地的利用,坚定不移的实施“走出去”战略。
他们制定20字“做精存量、绿色增量、有进有退、力拓市场、稳定队伍”工作思路,努力打赢低成本战略、走出去战略、发展战略“三大战略”。
近年来,他们通过工程公司平台全力以赴外闯市场,不仅在本系统本省声誉卓著,而且跳出系统,在贵州、重庆、新疆、内蒙古、广东等省市赢得市场,进而跨出国门,以敢闯敢拼的“川军”精神,在越南、印度、土耳其、乌兹别克斯坦等国电亮“一带一路”,打响了内电工程品牌,美誉了华电形象,实现了从传统火电企业向电力综合工程承包企业的完美跨越,彰显了“四川华电”的独特魅力。
人们常说,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尤其是跑海外工程的,经常拖着行李,打着“飞的”,在不同国家来回穿梭,领略不一样的风土人情,感受异域的美丽风景,品尝精致有特色的美食,显得很“高大上”,常常引来羡慕的目光。其实,外面的世界也很无奈,外面的工作很辛苦。
踏出国门,亲身感受语言沟通的障碍。
2008年,内江厂第一个海外项目越南锦普工程开工,从踏上异国土地之时,困难也接踵而至。内电人当时没有搞过300MW机组运行的经验,而且面对的还是全英文操作界面和语言障碍,员工年龄普遍偏大,一方面要提档加速“弯道超车”下苦功夫加强学习,制定相关的技术措施;另一方面,要编写中文、英文、所在国语言3种培训教材。
对毫无工作经验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刚从学校毕业的业主新员工进行培训,每次上课前还需要对业主配置的“专业”翻译进行培训,这之中克服的困难、付出的艰辛难以想象,光编制3种语言培训教材规程,就达300多万字,培训学员1500多名。
通过不懈努力,最终圆满完成了300MW机组试运行及对业主培训工作。中国驻越南大使到现场视察工作时,树起大拇指称赞道:“华电的队伍是管理严格、作风过硬的最优秀队伍。”
踏出国门,亲身感受战争残酷与无奈。
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日难。你能想象每天闻着枪炮火药味上班,听着枪炮声入睡的生活吗?
土耳其锡洛皮项目是内江厂又一个海外项目,它地处土耳其与伊拉克、叙利亚三国交界处,并且属于库尔德地区,安全形势一直不容乐观,该地区被认定为高危地区。
2014年8月24日晚,刺耳的枪炮声打破了土耳其锡洛皮项目部往日宁静的夜晚,一片惊呼后,员工食堂墙角的弹孔吓傻了内电职工,这简直就是现实版“战狼2”。十来分钟后传来消息:3名中国工人失踪!
大家赶紧清点人员,当听到20个清脆的“到”的声音时,所有在场人员情不自禁的环抱在一起,庆幸自己是安全的!
这一事件,迅速在各大媒体宣传报道,集团公司、四川公司领导纷纷来电询问安全情况。工作在战场包围的项目上,内电人没有一个人退缩,他们树立了中国工人坚守岗位,履责尽职的良好形象,受到外方高度评价。
踏出国门,亲身感受千里之隔的亲情。
在乌兹别克安格连项目,老王讲述了他的经历。在9月份的一天晚上,电话突然响起,是国内家人打来的,告诉他孩子生病住院了!老王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工作再忙,到了晚上都会给家里人打电话,后来得知,在他小孩生病期间,他父亲也生病住院了。项目同事劝老王请个假回去看看,可他说,他确实想回家看看,但现在这边工程正是关键时期,作为项目部的一员,又是一名共产党员,决不能拖项目部的后腿,家里的事会妥善处理好的。
项目工作中,同事老刘、老魏、老何的亲人相继去世,当他们接到家里人电话的时候,那种悲伤欲绝的心情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子欲养而亲不待,同事间相互安慰,相互鼓励成为治愈悲痛的最好良药。
角色转换,服务行业我们一样能干好。
内电人在“走出去”的道路上,不仅做好了国内外电力运维服务,他们还积极向物业管理行业迈进。他们组织富余的生产人员成功完成成都T20、杂谷脑公司、泸定公司等物业管理项目。
向“物业管理”转型,对于致力于火力发电60年的老厂职工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挑战。从“主人”到“仆人”、从“技术员”到“服务员”如何完成角色转变,如何得到业主认可,成为内电人急需破解的头号难题。
杂谷脑公司、泸定公司物业项目地处,风景秀丽的旅游区。刚到物业营地,大家被眼前的景色迷住了,都觉得能脱离城市的喧嚣,来到这里工作感到非常幸运,大家都说:“这哪是工作嘛!简直是旅游嘛!”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对秀美的风景失去了新鲜感,面对在大山里生活的清贫及每天墨守成规的工作,有人开始浮躁,开始抵触业主提出的要求,甚至和业主发生争执,服务质量严重下滑,在业主满意度调查活动中,“顺利”得到了业主的差评。
内电人及时转变观念,制定规则制度,提升服务质量,他们始终秉承“没有落后的员工,只有落后的管理”理念,要求管理人员作表率,展现服务细节。管人先管己,带人先带心,他们强调服务意识提升,树立了把业主满意度作为衡量服务质量好坏的最高标准,竭力为业主提供满意周到的服务。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求索”,内电人通过努力得到了业主方的认可和赞赏。他们相信服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要打造内电物业品牌,任重而道远,更需砥砺前行。
像一滴河水,他们把自己溶进了“走出去”的洪流,像一块石头,他们把自己嵌进了“走出去”的路基。他们是“一带一路”的践行者,艰苦奋斗,恪尽职守,以非凡的毅力和干劲,创造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正是有了一批敢于吃苦、甘于奉献的内电员工,有一批迎难而上,奋发有为,付出艰辛,洒下汗水的共产党员,才成就了内电人向综合能源服务企业的“跨越”,他们将继续负重奋进,在内江发电厂复兴的道路上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