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华能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舒印彪在接受包括财新记者在内的媒体采访时,就华能集团新能源发展、电力行业混改、碳交易等问题发表了看法。
去年11月,在执掌国家电网2年半后,国家电网公司原董事长舒印彪调任华能集团。由此,现已61岁的舒印彪实现从电网企业到发电企业的转换。
履新2月有余,舒印彪便亮出“施政纲领”,着力提高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比重。采访中,舒印彪表示,华能集团在优化发展煤电基础上,大力发展新能源,加大对新能源投资,去年华能集团78%左右电源投资在新能源领域。
他透露,华能集团新能源发展未来将布局重点放在“两线”上:一是在北线,即在“三北”地区,以特高压送出端为依托,布局风光煤电输用一体化的大型清洁能源基地;二是在东线,即地处东南沿海的受端市场,推进分布式能源建设,并积极谋划建设基地型规模化的海上风电项目。
对于当前煤电面临的经营问题,他也坦承,近三年来,煤电行业普遍处于微利甚至亏损状态,亏损面已达一半左右,他认为这与上游煤炭成本上涨、挤占了煤电利润空间,电力市场化交易带来电价下降以及煤电产业自身产能过剩、电力市场供大于求有关。
在谈到央企混改时,舒印彪表示,华能集团目前混改程度非常充分,几大主要业务板块都已上市,资本证券化率超过70%。他认为,电力行业混改吸引社会资本,其回报率水平应参照社会资本的平均投资回报率,不能暴利,否则会影响下游行业用能成本;也不能亏损,否则会造成能源电力短缺,直接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稳定。
以下为两会现场专访内容:
记者:今年提案的主要方向是什么?作为IEC主席,如何看待国际标准的作用?
舒印彪:今年我的提案主要关注新能源和国际标准。
国际标准涵盖了全球80%以上的贸易和投资,是国际贸易合作的“通行证”,是消除贸易壁垒、降低技术风险的重要手段。满足国际标准已经成为企业技术、产品“走出去”的必备条件之一。要实现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一带一路”走深走实,就必须向国际标准看齐,发挥国际标准作用,实现标准互联互通。中国国际标准化工作起步较晚,标准化程度不高,因此更需要加大国际标准参与力度,特别要在新能源、人工智能、电动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力,实现“弯道超车”。反之,若不注重国际标准工作,即使技术领先,也将丧失国际话语权,阻碍中国产品和工程建设“走出去”步伐。
记者:我们注意到你在今年华能集团工作会议上提出“实现两个突破”,其中一项是提高清洁能源比重,有没有具体措施和目标?
舒印彪:当前,全球能源转型趋势不可逆转,我们必须顺应潮流、把握规律,继续推进能源革命。作为发电行业的排头兵,华能集团重点要在能源的生产革命和技术革命方面发力,加快能源结构的根本性转变,做国家能源转型和清洁发展的“排头兵”。华能将布局重点放在“两线”上:一是在北线,即在“三北”地区,以特高压送出端为依托,布局风光煤电输用一体化的大型清洁能源基地;二是在东线,即地处东南沿海的受端市场,推进分布式能源建设,并积极谋划建设基地型规模化的海上风电项目。
海上风电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程系统,也是与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高度融合的科技创新系统。海上风电在中国刚刚开始,而在英国、德国等发达国家已呈现快速发展的成熟态势。今后我们不单单是投资建设海上风电基地,更重要的是,要实现经济效益、生态保护、科技进步等诸多方面协调推进的高质量发展,争取综合效益最优。
记者:现在电力行业进入微利时代,你怎么看待能源在“稳投资”方面的空间?
舒印彪:近三年来,煤电行业普遍处于微利甚至亏损状态,发电机组利用小时数大幅下降,亏损面已达一半左右。一方面是由于上游煤炭成本上涨,挤占了煤电利润空间,另一方面,参与电力市场交易,导致电价每千瓦时大约下降5-6分,煤电企业让利于社会。当然,亏损也与煤电产业自身产能过剩、电力市场供大于求有关。
我认为,去年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8.5%,预计今年电力需求还会有比较稳定增长,煤电还是要发挥基础性作用的,但今后煤电发展的重点要放在“优化”上。今年华能集团的年度工作会就提出,优化煤电发展,开发建设煤电与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一体化的多能互补大型能源基地,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与此同时,华能集团将大力发展新能源,在调整结构、优化布局同时,加大对新能源投资。去年华能集团78%左右电源投资在新能源领域,这是充分认识和把握“再电气化”趋势,实现能源转型、绿色发展的必由之路,符合能源生产革命方向,也会对“稳投资”起到不小作用。
记者:现在国家对新能源发展也提出新的机制与引导,比如竞价、平价上网等,这对华能集团新能源发展有哪些影响?
舒印彪:当前,华能集团要抢抓新能源平价上网前的时间窗口,加快推进新能源优质项目建设,进一步提高公司清洁能源比重,在电源结构调整上取得重大突破。同时要着眼长远,根据新能源政策方向和新能源产业自身规律来制定未来新能源发展策略,按照“基地型、规模化、高科技”三大方向,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发展模式创新和科学技术创新,实现新能源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信息化发展,加快向质量效益型增长转变。
记者:碳市场今年按计划进入模拟,发电也是试点行业,华能集团有做哪些准备?
舒印彪:华能资本公司旗下的碳资产公司,近年来已经开展了相关碳交易业务,取得不错效益。
从短期来看,在目前碳价较低的情况下,煤电行业所受影响不大,但从长期看,碳市场将对煤电行业发展带来根本性、变革性的影响,激励煤电企业节能环保改造,降低能耗,进而减少碳排放。中国可再生能源支持政策正在转向,补贴逐步退出是大势所趋,配额加绿证的政策机制正在逐步落地,碳市场建设面临新的形势和要求。中国应积极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做好碳市场的顶层设计,从制度体系、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单位管理、基础能力强化等方面着力,同时加强社会相关宣传教育,提高环保意识,共同推进碳市场建设。
记者:在混改方面,今年华能集团会有哪些举措?在信息技术领域,有混改计划吗?
舒印彪:华能集团的几大主要业务板块都已上市,资本证券化率超过70%,应该说华能集团的混改是非常充分的。在下一步的发展中,我们将按照国资委有关部署,继续探索加大混改力度。在信息技术领域,我们也会考虑加强与优秀民营企业的联合,不过目前还没有开展具体项目。
记者:你怎么评价电力行业混改的吸引力?
舒印彪:能源是国家的支柱产业,其回报率水平应参照社会资本的平均投资回报率,不能暴利,否则就会影响下游行业的用能成本;也不能亏损,否则会造成能源电力的短缺,直接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稳定。
记者:合理回报率大约在多少?
舒印彪:投资回报率的高低,应由市场规律决定。目前国内电力市场处于起步阶段,投资回报率总体偏低,影响了对资本的吸引力(目前国际上电力项目的投资回报率大约在8%左右)。但也要看到,能源类投资具有相对稳定、风险较小的特点,市场预期较好,对民营资本应该具有一定吸引力。当然,能源电力行业不可能达到互联网行业那样的高回报率。我认为,合理水平的投资回报率,要能够吸引足够投资,满足能源需求,保障能源安全,推动能源科技创新。
主办单位:中国电力发展促进会 网站运营:北京中电创智科技有限公司 国网信通亿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销售热线:400-007-1585
项目合作:400-007-1585 投稿:63413737 传真:010-58689040 投稿邮箱:yaoguisheng@chinapower.com.cn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ICP证140522号 京ICP备14013100号 京公安备11010602010147号
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华能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舒印彪在接受包括财新记者在内的媒体采访时,就华能集团新能源发展、电力行业混改、碳交易等问题发表了看法。
去年11月,在执掌国家电网2年半后,国家电网公司原董事长舒印彪调任华能集团。由此,现已61岁的舒印彪实现从电网企业到发电企业的转换。
履新2月有余,舒印彪便亮出“施政纲领”,着力提高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比重。采访中,舒印彪表示,华能集团在优化发展煤电基础上,大力发展新能源,加大对新能源投资,去年华能集团78%左右电源投资在新能源领域。
他透露,华能集团新能源发展未来将布局重点放在“两线”上:一是在北线,即在“三北”地区,以特高压送出端为依托,布局风光煤电输用一体化的大型清洁能源基地;二是在东线,即地处东南沿海的受端市场,推进分布式能源建设,并积极谋划建设基地型规模化的海上风电项目。
对于当前煤电面临的经营问题,他也坦承,近三年来,煤电行业普遍处于微利甚至亏损状态,亏损面已达一半左右,他认为这与上游煤炭成本上涨、挤占了煤电利润空间,电力市场化交易带来电价下降以及煤电产业自身产能过剩、电力市场供大于求有关。
在谈到央企混改时,舒印彪表示,华能集团目前混改程度非常充分,几大主要业务板块都已上市,资本证券化率超过70%。他认为,电力行业混改吸引社会资本,其回报率水平应参照社会资本的平均投资回报率,不能暴利,否则会影响下游行业用能成本;也不能亏损,否则会造成能源电力短缺,直接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稳定。
以下为两会现场专访内容:
记者:今年提案的主要方向是什么?作为IEC主席,如何看待国际标准的作用?
舒印彪:今年我的提案主要关注新能源和国际标准。
国际标准涵盖了全球80%以上的贸易和投资,是国际贸易合作的“通行证”,是消除贸易壁垒、降低技术风险的重要手段。满足国际标准已经成为企业技术、产品“走出去”的必备条件之一。要实现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一带一路”走深走实,就必须向国际标准看齐,发挥国际标准作用,实现标准互联互通。中国国际标准化工作起步较晚,标准化程度不高,因此更需要加大国际标准参与力度,特别要在新能源、人工智能、电动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力,实现“弯道超车”。反之,若不注重国际标准工作,即使技术领先,也将丧失国际话语权,阻碍中国产品和工程建设“走出去”步伐。
记者:我们注意到你在今年华能集团工作会议上提出“实现两个突破”,其中一项是提高清洁能源比重,有没有具体措施和目标?
舒印彪:当前,全球能源转型趋势不可逆转,我们必须顺应潮流、把握规律,继续推进能源革命。作为发电行业的排头兵,华能集团重点要在能源的生产革命和技术革命方面发力,加快能源结构的根本性转变,做国家能源转型和清洁发展的“排头兵”。华能将布局重点放在“两线”上:一是在北线,即在“三北”地区,以特高压送出端为依托,布局风光煤电输用一体化的大型清洁能源基地;二是在东线,即地处东南沿海的受端市场,推进分布式能源建设,并积极谋划建设基地型规模化的海上风电项目。
海上风电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程系统,也是与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高度融合的科技创新系统。海上风电在中国刚刚开始,而在英国、德国等发达国家已呈现快速发展的成熟态势。今后我们不单单是投资建设海上风电基地,更重要的是,要实现经济效益、生态保护、科技进步等诸多方面协调推进的高质量发展,争取综合效益最优。
记者:现在电力行业进入微利时代,你怎么看待能源在“稳投资”方面的空间?
舒印彪:近三年来,煤电行业普遍处于微利甚至亏损状态,发电机组利用小时数大幅下降,亏损面已达一半左右。一方面是由于上游煤炭成本上涨,挤占了煤电利润空间,另一方面,参与电力市场交易,导致电价每千瓦时大约下降5-6分,煤电企业让利于社会。当然,亏损也与煤电产业自身产能过剩、电力市场供大于求有关。
我认为,去年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8.5%,预计今年电力需求还会有比较稳定增长,煤电还是要发挥基础性作用的,但今后煤电发展的重点要放在“优化”上。今年华能集团的年度工作会就提出,优化煤电发展,开发建设煤电与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一体化的多能互补大型能源基地,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与此同时,华能集团将大力发展新能源,在调整结构、优化布局同时,加大对新能源投资。去年华能集团78%左右电源投资在新能源领域,这是充分认识和把握“再电气化”趋势,实现能源转型、绿色发展的必由之路,符合能源生产革命方向,也会对“稳投资”起到不小作用。
记者:现在国家对新能源发展也提出新的机制与引导,比如竞价、平价上网等,这对华能集团新能源发展有哪些影响?
舒印彪:当前,华能集团要抢抓新能源平价上网前的时间窗口,加快推进新能源优质项目建设,进一步提高公司清洁能源比重,在电源结构调整上取得重大突破。同时要着眼长远,根据新能源政策方向和新能源产业自身规律来制定未来新能源发展策略,按照“基地型、规模化、高科技”三大方向,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发展模式创新和科学技术创新,实现新能源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信息化发展,加快向质量效益型增长转变。
记者:碳市场今年按计划进入模拟,发电也是试点行业,华能集团有做哪些准备?
舒印彪:华能资本公司旗下的碳资产公司,近年来已经开展了相关碳交易业务,取得不错效益。
从短期来看,在目前碳价较低的情况下,煤电行业所受影响不大,但从长期看,碳市场将对煤电行业发展带来根本性、变革性的影响,激励煤电企业节能环保改造,降低能耗,进而减少碳排放。中国可再生能源支持政策正在转向,补贴逐步退出是大势所趋,配额加绿证的政策机制正在逐步落地,碳市场建设面临新的形势和要求。中国应积极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做好碳市场的顶层设计,从制度体系、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单位管理、基础能力强化等方面着力,同时加强社会相关宣传教育,提高环保意识,共同推进碳市场建设。
记者:在混改方面,今年华能集团会有哪些举措?在信息技术领域,有混改计划吗?
舒印彪:华能集团的几大主要业务板块都已上市,资本证券化率超过70%,应该说华能集团的混改是非常充分的。在下一步的发展中,我们将按照国资委有关部署,继续探索加大混改力度。在信息技术领域,我们也会考虑加强与优秀民营企业的联合,不过目前还没有开展具体项目。
记者:你怎么评价电力行业混改的吸引力?
舒印彪:能源是国家的支柱产业,其回报率水平应参照社会资本的平均投资回报率,不能暴利,否则就会影响下游行业的用能成本;也不能亏损,否则会造成能源电力的短缺,直接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稳定。
记者:合理回报率大约在多少?
舒印彪:投资回报率的高低,应由市场规律决定。目前国内电力市场处于起步阶段,投资回报率总体偏低,影响了对资本的吸引力(目前国际上电力项目的投资回报率大约在8%左右)。但也要看到,能源类投资具有相对稳定、风险较小的特点,市场预期较好,对民营资本应该具有一定吸引力。当然,能源电力行业不可能达到互联网行业那样的高回报率。我认为,合理水平的投资回报率,要能够吸引足够投资,满足能源需求,保障能源安全,推动能源科技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