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组是企业的细胞,是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落实的基础、质量管理的保障。班组建设的水平又决定了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和整体管理水平。坚实的班组管理,为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说,班组建设是安全生产的基础,是经济效益的基础,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是企业意识形态工作的基础。班组稳则企业安,班组强则企业兴。强化班组建设,形成具有特色的班组管理模式——“家”模式,让“小细胞”释放“大能量”,“小手笔”绘出“大风景”,小举措发挥“大作用”,让班组建设有活力,有特色,有味道,有实效。
四点着力建好“家”
从细节入手,抓规范。整洁的办公环境、规范的标准化定位线、人员整齐的靠右行……坚持从细节入手,同时,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的“走动式”管理理念,积极借鉴核电严谨、规范的管理经验,从而细化完善班组管理。从安全、质量、进度、文明生产、6S管理、培训管理等方面入手,把核电管理模式、方法合理应用到标准化管理理念等实际中,修订反违章管理办法,从而强化了痕迹管理和过程控制,为推进各项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提供了经验。
从人员入手,抓执行。党的十八大发出了“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的号召。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调研、座谈讲话中多次强调“聚天下英才而用之”,释放出党中央加强人才工作的强烈信号。班组构建了企业生产经营的庞大网络,是改革发展的坚实基础。班组长,在企业中充当的是一个兵头将尾的角色。注重班组长的培养,积极做好班组长的选拔、培训、考核、激励等工作,有利于企业的创就发展。
一是通过开展班组长培训班,培养出优秀的基层负责人,有利于带领班组成员团结协作,完成安全生产和经营管理任务;能够充分调动和发挥全班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和生产积极性,并合理地组织人力、物力,使班组生产均衡有效地进行,最终安全出色地完成企业下达的各项生产经营任务。二是制定相关班组长津贴管理办法,建立一线岗位激励机制,调动班组长工作积极性,提高班组综合管理水平。各企业基层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特点,制定培训管理及奖励、激励措施,提高员工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保证员工培训成绩与薪酬分配挂钩,调动每个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使班组充满活力。
从机制入手,抓管理。机制是企业管理的保障,企业各级部门要积极配合,结合本企业班组建设实际,“量体裁衣”制定了各项管理规程和方案。例如制定企业班组标准化建设考评细则和班组规范管理指导意见等规章制度,进一步明确了班组建设的管理机构和职责分工。同时,要与班组生产实际相结合,对基层班组建设工作实施动态检查和指导,成立班组管理检查小组,随时对本单位班组管理工作情况进行检查和指导。通过班组标准化检查,完善各班组台账和班组基础建设,规范了管理工作行为、完善了管理工作内容,使班组管理工作又上了一个台阶。
坚持班组建设制度化、标准化管理,使班组管理系统化、程序规范化、考核数据化,有效提升班组管理水平。
从培训入手,抓提素。积极做好培训工作,既包括新入职员工的岗位培训,使他们尽快掌握岗位基本技能,同时也包括从业人员资格培训。通过完善培训奖励与考核机制,促进各单位积极开展自主培训,在企业内部营造浓厚学习氛围。
一是落实培训工作“一把手”工程,各单位第一责任人要组织修订本单位培训奖励考核细则和制度,提高培训时效性。结合实际制订培训计划,监督培训实施及培训效果评估。二是班组制定学习计划,每周开展一次技术培训,鼓励员工积极开展“人人上讲台”等形式多样的自主技术培训。三是鼓励员工一岗多能,一岗多证。利用核电设备检修,制定培训计划,组织跨岗位培训,推动人员技能多元化。四是推进“以赛促训”,营造浓厚学习氛围。从单一的自己学习转变为互相交流探讨,取长补短,促进新老职工之间、各专业之间交流学习,使每位职工都能胜任自己的工作,积极组织各专业的岗位培训比赛,并对成绩优异者给予适当奖励。五是积极推进班组师带徒活动的开展,建立师带徒活动的相关管理制度和考核措施,定期进行考核、评比。促进年轻员工学习、成长的同时,师傅也要认真学习,努力做到相互促进,共同进步。
四级聚力管好“家”
企业只有将领导级、车间级、班组级和人员共同聚力,才能助力企业可持续发展。
坚持“一把手”抓班组管理模式,推行一线工作法,要求管理人员深入一线核心区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现管理全覆盖。建立中层管理人员业绩考核系统和制度调考长效机制,管理e化,防范风险。
车间级要集中精力抓好培训工作,做好人才的选拔、任用及储备。制定员工三年培训计划,各级领导在抓好生产工作的同时亲自挂帅本单位青工培训,既当指挥员,也当指导员。要进一步搭建技能大赛平台,加强竞赛过程控制,各单位主管领导要亲自抓培训,做足赛前准备。同时,继续做好全员安全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特种作业人员还要结合检修,通过师徒培训、集中培训等方式进行特种作业安全操作技能培训,确保安全目标的实现。
班组长要充分发挥领头羊作用,注意班组日常精细化管理,充分发挥班前会统筹协调的重要作用,各单位职工要提前10分钟进厂,保证班前会质量。班组坚持检查制度,在检查中发现问题,切实提高班组工作质量。
一把手的重视,车间的精细管理、班组长的严格执行,一线员工的认真落实,将班组建设真正落到实处,不搞花架子,坚实的班组管理工作为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创造了有力条件。
四型发力创好“家”
推行班组建设“家”文化,把“四型”即创新型、文化型、创效型、阳光型作为管好家的保障,从组织、机制、管理、考评、班组文化、班务公开管理等方面对班组进行360度管理,使班组永葆青春活力。
创新型班组。企业要始终坚持把激发员工的技术创新热情、保持班组的技术创新活力作为班组建设的重要工作来抓,着力打造一支作风顽强、技术精湛、勇于创新、勇争第一的智能型团队。
要注重发挥员工的创造性,鼓励班组成员广开言路,用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去立足本职岗位,开展创新活动。可通过成立创新工作室,组建QC攻关小组等,鼓励员工针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难点问题,展开科技攻关、自主创新,积极开展合理化建议、技术攻关等创新活动。同时,要给予创新活动、创新项目、创新员工一定的物质和精神支持,为他们搭建一个充分施展的平台,使员工创新热情高涨,形成了浓郁的创新文化氛围。
文化型班组。优秀的班组文化是沉淀于企业班组中多年来形成的各种文化要素的认识升华,是提升班组管理水平的“软实力”。班组文化是企业文化的基础,建设好班组文化,营造良好的班组氛围,从而让每一名班组成员在心情舒畅的情况下,自觉自愿地、发自内心地去努力工作,对推动整个企业的发展极为重要。
从车间到班组,让“家”文化落地并已深入每名职工心中。每个班组视为一个家庭,班组成员是家庭里的一员。积极开展具有特色的班组文化建设,构建和谐、温馨的文化氛围和工作环境。通过班组“样板间”建设,家庭成员自己动手,自制班组展板,包括家庭成员照片、班务公开、技术问答等内容,促进了基础管理水平提升。
创效型班组。企业要始终坚持“节约的都是利润”这一理念,持续致力于创效型班组建设。通过运用科学、合理和创新的方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保证企业整体目标的实现,使工作效率、企业效益得到双提升。企业可以紧密围绕提质增效,积极开展“五小一创”、“修旧利废”等活动,充分发挥基层员工的作用。同时与职工创新工作室、QC技术攻关小组等结合,进行管理经验、工作方法的总结、提炼,积极引导广大员工参与新技术的研究推广,鼓励广大员工争取做技术带头人。
阳光型班组。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选人、用人机制,让干部选拔、岗位招聘、新员工分配、先进评选形成良性运作格局。坚持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推出系列“便民套餐”即“我的疗养我做主”,由职工自主选择休养出行路线,在职工生日时由工会发放“生日蛋糕卡”,同时,开展“冬送温暖”、“夏送清凉”活动,职工重大疾病互助、职工健康体检等活动,服务与职工,使企业真正为职工谋福利、办实事,让职工感受到了企业的温暖。
小小的班组,释放大大的能量。企业班组文化建设是需要长期坚持并不断探索创新。班组管理是企业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需要不断深入研究的课题,如何更好的做好班组管理工作、使之在企业管理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需要不断的实践和探索。各企业要结合自己单位特点,不管探索创新理念,在探索中总结、在总结中提高,不断提高班组管理水平,为企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