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发电 > 经营管理

国内首批深水区5G风场——华电阳江青洲三项目注智赋能海洋经济发展之路

华电广东发布时间:2024-08-22 09:14:34

  一直以来,广东阳江公司立足广东沿海地区新能源资源禀赋,抢抓海洋经济发展机遇,统筹谋划、积极探索,构建起绿色发展的“四梁八柱”,在国内率先建设、投产了首批近海深水区风场。作为广东沿海发展海上风电千亿产业集群的重点工程之一,华电阳江青洲三项目每年可为社会节约标准煤47.8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27万吨、烟尘48.52吨,填补了深水区“零碳”能源开发的空白,为碳达峰碳中和,持续增添华电海风“新”绿源。

  源源“绿电”海上来

  当风速大于每秒3米,阳江青洲三海域的67台“大风车”便会转动起来,巨大的叶片转动,单台每小时最大能发8300度电。这些电经由海缆,送达海上升压站,最终并入电网,输送到千家万户。

  1017万千瓦、1158万千瓦……今年以来,华电阳江青洲三项目屡创单日发电量历史新高,月风机设备可利用率、月等效利用小时数在广东省同类海风企业名列前茅。

  亮眼成绩的背后,离不开“海上天眼”“5G+海上风电”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智慧风场”领域的精准预报和精细服务。海上风电带来的经济效应在这里也有了具象的表达,可以被精确量化,风机状态、发电量、桨叶角度等数据信息在智能化的大屏幕上尽收眼底。

  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稳定的风能资源,为阳江公司加快构建“绿色+智慧”多元化清洁能源供应体系提供了客观条件。目前,该公司正加快推进阳江三山岛六项目开工前各项准备工作,进一步扩大绿色发展版图。

  科技创新是推动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力支撑。近年来,华电阳江青洲三智慧风场建设“新”潮澎湃。阳江公司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带着优质省级科研项目、产业项目,先后到杭州、广州等地高校和企业推介。已经推动3个省市级优质科研课题在知名高校、实验室内孵化、研发,待“发芽结果”后将“移栽”到公司项目中实施,推动产业化升级。该公司将更多科创成果和高端人才引入“新能源+”发展布局,有效打破地域壁垒。

  该公司在省内各地级市来回穿梭与交流,目前已与阳江海上风电实验室、中山大学等达成合作意向10余项。涵盖深远海柔性直流并网技术、深蓝粮仓、运维储运、海上风电产业集群化等领域,持续提升海洋新能源综合开发技术原创能力。

  向“新”求变,向“融”而行

  海洋经济具有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等特征。要实现海洋经济跨越式发展,必须大力发展海洋高新技术,加强原创性、引领性海洋科技攻关,打通项目发展堵点难点。

  在发展海洋经济、培育海洋领域新质生产力的道路上,阳江公司聚焦创新策源、技术迭代、人才集聚等维度,大力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持续提高“智慧风场”的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和企业创新能力。通过发挥工程院院士团队、企业高技能人才等内外优势,以科技项目推广及应用、管理创新成果选树、职工创新创效为抓手,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洋科技产品和技术,开辟了更加宽广的海洋发展路径。

  例如,近期在省市主流媒体持续刷屏的海风场气象监测站点,是该公司首批运用太阳能供电和‘4G+北斗’数据通信技术的“产物”。它成功将海上气象防灾减灾的前线向深海延伸超50公里,为地方海上防灾减灾决策提供了“一手资料”,被形象地称为海上气象“天眼”。

  人才是科技创新的核心支撑。该公司积极组织技能型人才,参加阳江国际风能大会、中国海上风电大会及产业发展国际峰会等大型论坛。与知名高校,推进“校企联动”“引企入校”等产教一体化,为人才提供科研实训机会。向地方组织、人社、教育等部门,争取“就业补贴、安家落户、子女入学、医疗保障”等“人才礼遇礼包”服务支撑,让人才扎根海风、安心发展。“城市+企业”融合在一次次实践中,不断融合共生。

  接下来,阳江公司将以建设“绿色+智慧”多元化清洁能源供应体系为目标,加快推进人工智能、云计算、数字孪生等新质生产力发展,赋能“智慧风场”迭代升级、“科创力量”培育壮大、“数字华电”建设布局,为地方经济发展注智赋能,全力点燃提质增效“绿色引擎”。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