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如炬,在宁夏煤业烯烃一分公司临时搭建的大检修指挥部内,却只有一人在负责职工签票、管理防暑、降温物品。
“大检修期间,几乎所有人都在现场!”看出了记者的疑惑,不等发问,办事员便抢先回答道。
“卢,卢书记刚带领党员突击队员,进废料罐了……”一名职工匆匆跑了过来,喊道。
党员突击队员在废料罐清淤
在职工的指引下,记者很快来到黑水系统1号废水罐前。高大的罐体外侧的风机呼呼旋转着,刺鼻的恶臭从一个直径约50cm的圆形罐口吹出,通过罐口观看,里面工作的人们早已半身乌黑,白色的连体服早已失去原色。
面对罐内残留约110吨淤泥,党员突击队员双脚陷入粘稠的淤泥中动弹不得,却仍然艰难的使用铁锹,将脚下的淤泥通过狭窄的罐口清理出去。由于罐内狭小,不能使用机械,很多时候,为提高工作效率,突击队员只能使用手挖、手刨的方式,加快淤泥处理进度。
工余时间休整时,刚刚爬出罐的突击队员早已没有了平时的英姿飒爽,一屁股坐在地上。此时,他们的衣服、帽子、脸部,甚至眼镜上,都沾满了黑色的淤泥,但几乎所有人都没有清理身上淤泥的动作,只是双手撑地,大口喘着气。
后勤保障小组为每名突击队员递上西瓜
“来,吃西瓜了!”后勤保障小组为每名突击队员递上西瓜,大家也没有言语,右手颤抖着,把西瓜送入口中。
简单的午餐后,又进行了约四个小时的奋战,110吨淤泥终于清理完毕。最后一个爬出罐的卢广军,重新换上了干净的工夫,抹了把脸,满脸歉意的跑到党支部会议室。
“对不起,对不起,让你们久等了……”卢广军说道。
在记者们满脸崇敬的赞美中,他却直摇头,伸手指着墙上的宣传栏,向记者介绍着支部的优秀党员、典型事迹。
“前几天在清理3号废水罐时,罐内淤泥约120吨,都必须从直径20cm的孔中排出。由于孔径较小,为避免淤泥杂物堵塞影响清理进度,主管生产的副主任康伟二话不说,坐在淤泥中,把双手当作搅拌器,保证淤泥清理畅通无阻,被职工称为气化车间的铁人!”说到身边党员的先进事迹,卢广军侃侃而谈。
红色的党旗下,一个个满身污垢但眼神坚毅的形象。
据了解,烯烃一分公司作为当时国内最先开展煤化工的单位之一,且气化车间作为煤化工的第一道工序,克服了“打不着火、投不了煤、挂不了渣、除不尽灰”四大困难,研发改进了“神宁炉”,为煤化工、煤制油工作开辟了道路,输送了大量科技人才。
在支部“三军三服务”党建品牌宣传栏上,红色的党旗下,一个个满身污垢但眼神坚毅的形象,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过党员铁军、技术领军、青年生力军,让党建与安全生产、降本增效、企业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各条战线上,才会涌现出一个又一个“铁人”,才能打造出一支“铁军”般的党员队伍,才能凝聚一个坚强有力、广受赞誉的优秀、示范党支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