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江龙,中煤伊犁能源开发有限公司燃煤管理班班长,一年到头总在煤场,脸黑的跟煤炭似的。而他班里的同事说,老王也有过“春天”,年轻时的小王帅的呢。
王江龙工作的地方不大,就在煤场。从东到西,5分钟就可以走完。沿着煤场远远望去,除了煤还是煤,一切都是沉闷的黑色。只有每天进来卸煤的五颜六色的拉煤车让煤场显得有些生气。
每天,煤场热闹的像个“集市”,一天24小时都有车辆排队等待卸煤。车辆来回穿梭,扬起一阵灰尘。王江龙的工作服从来没有干净过,衣服上的那种煤黑浸透的印记一直无法洗掉。
在有些人眼里,煤场管理就是个没有技术含量的工作。但知情的人都知道,这巴掌大的地方要管的事实在太多。譬如:车辆过磅、引导、协调、接卸、验煤......既要维护煤场秩序,又得保证燃煤质量。一连串动作下来,能从早忙到晚,甚至饭都顾不上吃。
在煤场,验煤是个少不了的工作。说验煤实际上就是看煤质好坏,是否有形形色色的杂质。这是个“大活”,除了具备很强的责任心外,还得有一双火眼金睛。
“在发电负荷大的时候,煤场一天卸煤得一万多吨,我们根本停不下。”燃煤接卸小组成员孔德超告诉笔者。
按24小时算,王江龙和同事每天要接卸300多辆车的燃煤,工作量非常大,一天必须有98%的时间在煤场。仅去年一年,王江龙和同事完成燃接卸205万吨。
王江龙有个“办公室”,但他待不惯。王江龙打趣地说:“我是个在‘煤海’倘徉的人,只要在煤场,我就全身充满了活力。”
这些天,公司来煤不太稳定,优质煤缺乏。每天不仅要确保燃煤质量,还要保障驾驶员的安全性,时刻纠正驾驶员的不安全行为。虽然,燃煤管理班有4个接卸小组,共35人,是公司最大的班组了,但有时人员显得不足。同事们压力都很大。所以王江龙既当班长,又当“全能”。 同事苏永红说,他名义上是班长,实际就是个“勤杂工”,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的影子。他的青春都洒在了煤场。”
6月7日,王江龙虽然带着厚厚的防尘口罩,但口罩四周的肤色都是黑的。从早上上班的两个小时中,他时而指挥车辆卸煤,时而安排推煤机手将卸煤沟堆满的煤卸开。
卸煤沟有了空档处,王江龙就赶紧招呼一辆刚过完磅的拉煤车开过来。煤卸下后,他弯下腰,检查卸下的煤块质量是否合格,有没有煤矸石等杂物。
“如果拉来的煤质不好或者里面埋有铁器,对公司的安全生产影响则大了。”王江龙最忧虑这点。他很怕质量不好的煤一不小心从他手中溜过。在煤场上,他必须时刻打起十二分精神。
因为有一件事让王江龙想起来至今还有些后怕。记得是前年冬天,他在煤场指挥接卸时发现一辆车卸下来的煤中混有铁件,立即责令该车停止卸煤,远离接卸点。他把铁件取出来后,接着让装载车司机将卸下的煤铲离卸煤沟,然后摊平:好家伙!石块、煤矸石、黑色网、钢管等杂物尽现眼前。
“不好,刚才卸煤的时候,有部分煤滑落进入卸煤沟,肯定有‘漏网之鱼’!”
王江龙赶紧联系当班输煤运行人员:注意检查输煤皮带上是否有铁件。
5分钟后,王江龙接到输煤运行电话:“在1号输煤带煤流中发现一长35厘米宽15厘米的钢槽,现已取出。”
王江龙悬在胸口的心总算放了下来。真是太险了,若那钢槽未被及时发现取出,肯定会造成设备事故,那损失就大了。
按照公司的规章制度,王江龙对该车进行了扣吨处理,并联系相关部门通知关联煤矿。
据孔德超介绍,如果煤质不好,扣吨是常有的事。截止到今年5月下旬,因燃煤质量问题就检质扣吨100余吨,为公司挽回数万元的损失。
叶洪兵说,这些煤是公司发电供热的“战略储备”,标准绝对不能降低。
13:30时,王江龙吃过午饭后,拖着疲惫的身子折回分并样班组。分并样班组也是非常忙碌的,每天分样并样好几百包。王江龙趁中午休息间隙,熟练地拿起扫码器,一个样接一个样的进行,忙的一口水都顾不上喝。
在一旁分样的张坚说,王班长已经好几天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了,很多时间都是十几个小时在煤场。他就是个停不下来的陀螺,为了工作牺牲了很多了家事。有一次他爱人的父亲病重要做手术,他因为工作的原因没能及时照料。有一年冬季,他的女儿发烧。到医院刚开好输液单,单位的电话就来了,现场有工作需要处理。他只好将孩子送到学校,老师看到孩子情况后建议回家休息。无奈,他只好将女儿独自留在家中,煮些米粥、交待女儿,睡醒了自己喝些稀粥,便匆匆赶到单位煤场。可他走后女儿就发烧了。
负于家人太多,但王江龙对同事的关心从来没有减少过。木合买提江是王江龙的同事,他说:“王大哥还是个很有爱心的人。”
木合买提江的孩子是一名脑瘫患者。为孩子治病的事,成了他的“心病”。王江龙好几次发现,木合买提江在孩子治病和工作两头常常力不从心。为解决他的后顾之忧,王江龙为他申请了困难补助,让木合买提江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暖。还有一位叫热合木江的同事,因糖尿病引起多种并发症,家里的担子也比较重,妻子没有工作,三个孩子一个在幼儿园,一个上初中,另外一个孩子刚参加工作。昂贵的医疗费用对这个收入不高的家庭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没有钱住院只能在家输液。得知这一消息后,王江龙立即组织班组人员进行捐款,让热合木江及时住进医院治疗。
燃管部有几位年轻员工曾经为自己的岗位迷茫过。看到王江龙这样无怨无悔地工作,心里的疙瘩也解开了。他们发自内心的说:“幸好在我们的人生路上有这样的一位老大哥陪着我们一直向前走。王大哥用他的经历、他的热情感染着我们,激励着我们。”
临近下午17:00时,正是交接班时间。王江龙巡检看到北煤场煤堆高度有些高。这种情况,铲车越往高处作业,越易发生侧翻。为了保证安全,王江龙二话不说,沉稳地驾驶着铲车进行了处理,其娴熟的操作技能让其他司机钦佩不已。
有同事粗略算了下,仅今年他的超时工作就达180小时。“王江龙的事业、感情都在煤场,他是一个在‘煤海’泛舟的人。”孔德超动情地说。
19:30时,王江龙趁吃晚饭间隙,给妻子发了一条微信:今天有个同事请假了,人手不够,我要替他上中班。”
妻子很快回了信:“加油好好干吧,有你们电力人的辛勤付出,才有千家万户的光明啊!”
相互打气后,王江龙一脸坚定,满身动力,向前方等候的拉煤车挥了挥手,投入到“煤海”中,继续自己的战斗。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