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吉平:国际合作是推进能源转型发展的最强动力

  在全球能源低碳转型进程中,新能源的发展、传统化石能源再升级、新型动力技术创新,各种新生事物交织在一起,世界各国同样由于发展状况、地缘资源等方面的不同,而发展路线迥异。因此,在推动清洁发展、能源转型的过程中,合作交流才是发展的基础,让不同发展方式优点得到放大,同时让技术、经验的总结沟通更加多元。

  本报记者丨苏子开

  2019年年初,天然气价格和原油价格走势可谓冰火两重天,作为传统化石能源的清洁代表天然气,凸显了在能源转型中市场的强劲需求。一些专家认为,2019年,或许将成为名副其实的“天然气年”,天然气需求占比将有“质”的提升。未来能源转型下,天然气资源将发挥哪些作用?为什么能源转型更需要国际合作推动发展?

  在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ETRI)与美国IHS Markit公司共同举办的2019年国际能源发展高峰论坛上,世界石油理事会副主席、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原董事长周吉平就这些问题同中国石油报记者进行了深入对话。

  

 

  中国石油报:我们现在处于一个能源转型阶段,未来将持续很长时间,这需要进行哪些方面的探索和工作才能合理有效地建立起未来能源发展体系?

  周吉平:目前,全球处于第三次能源转型阶段,低碳乃至无碳将是未来很长一个阶段人类在能源领域的发展目标。时代变化万千,国际合作推进全球化发展是历史前进的必然趋势,对于能源发展更是如此。

  当今,新能源、可再生能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蓬勃发展,但化石能源也并没有显示退出历史舞台的迹象,仍将在相当长时期内继续主导能源市场。

  清洁低碳化是全球能源转型的必然趋势,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然选择。历史上发生过两次能源大转型,推动了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但大量化石能源使用造成了对人类生存环境的极大威胁。第三次能源革命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在2015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全球多数国家同意并加入《巴黎协定》,这关乎人类的生存问题,是所有国家存在的“球籍问题”。各国因所处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不同、资源禀赋差异、技术优势不同,正在以不同方式、不同规模、不同速度推进能源转型,但都是朝着同一个方向行进。虽然可再生能源等新能源发展迅速,但尚不具备支撑世界经济发展的规模,传统化石能源正在被新能源替代,而占比却十分有限。电能汽车、氢能汽车发展迅速,在政策强力支持下,增量巨大,但全面替代仍需时日。

  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化石能源仍将是主导。有数据显示,到2050年世界人口将会增长至100亿,全球GDP预计将超过200万亿美元规模,经济总量增长会消耗更多能源。在一些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石油天然气等传统化石能源仍将是解决能源贫困、推动欠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的关键。传统化石能源在解决能源使用分布不均、能源贫困问题中会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中国石油报:未来石油天然气在清洁能源转型中将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周吉平:根据发展趋势,天然气与可再生能源融合发展是当前全球能源转型最可行的方案。

  这是由几个方面的因素决定的:首先,天然气资源的属性和禀赋。天然气在燃烧过程中基本不排放二氧化硫,排放的氮氧化物比煤炭低60%,排放的二氧化碳比煤炭低50%;其次,2007-2017年间全球天然气证实储量年均增长1.7%,2017年全球证实储量193.5万亿立方米,储采比达52.6,高于石油储采比(50.2),如果再考虑到可燃冰技术的突破和发展,天然气资源潜力巨大。

  天然气不仅是通往未来能源的桥梁,“天然气+可再生能源”融合发展更是未来能源发展的方向。可再生能源的波动性、间隙性,需要天然气调峰电站配套;可再生能源时空分布的碎片化特征适合“天然气+可再生能源”的分布式能源体系;整合电热冷气等多能互补的集成能源体系需要天然气与可再生能源融合发展。

  中国石油报:为什么只有全球携手合作才能实现前边提到的多元化发展?

  周吉平: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合作共赢是全球能源发展的主题。以低碳化、无碳化为特征的新一轮能源转型,需要先进技术、管理理念、知识经验等全方位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才能有效配置资源实现转型目标。

  能源转型是不同转型同时发生的共同转型,需要不同的解决方案。全球能源的清洁低碳转型,既需要非化石能源发展,也需要化石能源的清洁化发展。

  能源转型期出现的新旧能源更替,需要更加关注由于传统能源大幅减少而新能源供应不足带来的新能源安全问题。全球范围内广泛的能源合作将有助于各国共同应对新的能源安全风险。

  中国石油报:为什么说世界油气工业的国际化发展是必然选择?

  周吉平:石油天然气生产和消费市场往往处于不同地区,石油天然气贸易通过航运、管道和公路运输等方式形成了巨大的交易网络,全球范围的流动性是油气行业发展的生命力。现代石油工业从诞生之日起,就伴随着国际化发展,世界石油工业发展史表明,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仅仅依靠自身的力量就发展起来石油天然气工业,国际合作是这个行业发展的本质要求。

  中国石油报:中国的油气公司在参与世界油气工业国际化发展的进程中表现如何?您作为中国石油工业“走出去”的开拓者和创业者,有什么感受?

  周吉平:中国的油气公司参与世界油气工业国际化发展,主要包括“引进来”和“走出去”两个方面。

  从“引进来”看,中国的石油天然气行业是最早实施对外开放的领域。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大规模引进技术与装备,就是从石油天然气行业开始的;上世纪80年代成立了中国石油海洋总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勘探公司,负责海上、陆上石油天然气对外合作。40年来,改革开放推动中国石油天然气行业取得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为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提供稳定能源保障,也为全球能源发展做出积极贡献。2018年《财富》500强排名中,中国石化、中国石油分别位列第3、第4位,中国海油位列第87位,中化集团位列第98位。2018年《石油情报周刊》50大石油企业排名中,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分别位列第3、第20、第32位。

  从“走出去”看,以中国石油为例,1993年开始实施国际化经营,经过25年的发展,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1993-1998年的起步阶段。中国石油参与加拿大、秘鲁、巴布亚新几内亚、泰国等小型油气项目,开始“走出去”。第二阶段是1997-2011年的规模化发展阶段。1997年通过国际竞标同时中标苏丹、哈萨克斯坦、委内瑞拉等国的项目,被国际石油界称为一匹黑马。2005年成功并购哈萨克斯坦PK公司,开始实施海外并购重组式发展,被《人民日报》评论为“重剑无锋、大巧不工”的内敛和务实发展。2009年参加了伊拉克鲁迈拉油田、伊朗北阿扎德干油田项目,开始融入中东石油天然气市场。第三阶段是2011年至今的战略引领阶段。更加注重国际化公司建设,在理念、制度、人才发展等方面与国际大公司对标,并深度融入全球能源合作;更加注重与国际大石油融合发展,在伊拉克、哈萨克斯坦、巴西、莫桑比克等国家和地区,与埃克森美孚、壳牌、BP、道达尔等公司成立联合作业公司,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为保障全球能源供给做出贡献;更加重视创新发展,在海外设立研发中心,充分利用当地技术前沿优势、人才优势与中国石油科技优势相结合,在勘探开发、钻完井技术等领域取得一批重大技术突破;优化公司组织结构,突出战略管控与生产经营决策权下放,提高运营效率,大幅降低作业成本;更重要的是在理念创新方面,中国石油走出去,不仅仅是为了获取资源,更重要的是为全球能源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中国石油报:未来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特别是中国能源与世界能源的融合发展有什么可以值得期待的地方?

  周吉平:从发展现状看,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当前中国是全球第一大石油进口国、第一大天然气进口国。2017年中国石油和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分别达到了67%和38%。中国的石油需求预计在2030年前还将增长,接近7亿吨;天然气在2050年前有望持续增长,接近7000亿立方米。

  从发展前景看,主要有三方面的期待。一是中国能源转型推动全球能源转型。二是通过全球化合作进一步消除能源贫困。三是国际化发展将助力全球能源转型。

  能源合作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点领域。中国同沿线各国在“一带一路”框架内加强能源领域合作,对促进全球能源可持续发展、维护全球能源安全、促进全球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中国不断深化对外开放,积极主动参与全球能源治理体系,助力全球能源转型升级,将与国际同行一道合力打造全球能源命运共同体。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需要中国。

  本文首发于《中国石油报》2月12日8版

主办单位:中国电力发展促进会  网站运营:北京中电创智科技有限公司    国网信通亿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销售热线:400-007-1585
项目合作:400-007-1585 投稿:63413737 传真:010-58689040 投稿邮箱:yaoguisheng@chinapower.com.cn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ICP证140522号 京ICP备14013100号 京公安备11010602010147号

周吉平:国际合作是推进能源转型发展的最强动力

作者:苏子开  发布时间:2019-02-14   来源:中国石油报

  在全球能源低碳转型进程中,新能源的发展、传统化石能源再升级、新型动力技术创新,各种新生事物交织在一起,世界各国同样由于发展状况、地缘资源等方面的不同,而发展路线迥异。因此,在推动清洁发展、能源转型的过程中,合作交流才是发展的基础,让不同发展方式优点得到放大,同时让技术、经验的总结沟通更加多元。

  本报记者丨苏子开

  2019年年初,天然气价格和原油价格走势可谓冰火两重天,作为传统化石能源的清洁代表天然气,凸显了在能源转型中市场的强劲需求。一些专家认为,2019年,或许将成为名副其实的“天然气年”,天然气需求占比将有“质”的提升。未来能源转型下,天然气资源将发挥哪些作用?为什么能源转型更需要国际合作推动发展?

  在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ETRI)与美国IHS Markit公司共同举办的2019年国际能源发展高峰论坛上,世界石油理事会副主席、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原董事长周吉平就这些问题同中国石油报记者进行了深入对话。

  

 

  中国石油报:我们现在处于一个能源转型阶段,未来将持续很长时间,这需要进行哪些方面的探索和工作才能合理有效地建立起未来能源发展体系?

  周吉平:目前,全球处于第三次能源转型阶段,低碳乃至无碳将是未来很长一个阶段人类在能源领域的发展目标。时代变化万千,国际合作推进全球化发展是历史前进的必然趋势,对于能源发展更是如此。

  当今,新能源、可再生能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蓬勃发展,但化石能源也并没有显示退出历史舞台的迹象,仍将在相当长时期内继续主导能源市场。

  清洁低碳化是全球能源转型的必然趋势,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然选择。历史上发生过两次能源大转型,推动了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但大量化石能源使用造成了对人类生存环境的极大威胁。第三次能源革命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在2015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全球多数国家同意并加入《巴黎协定》,这关乎人类的生存问题,是所有国家存在的“球籍问题”。各国因所处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不同、资源禀赋差异、技术优势不同,正在以不同方式、不同规模、不同速度推进能源转型,但都是朝着同一个方向行进。虽然可再生能源等新能源发展迅速,但尚不具备支撑世界经济发展的规模,传统化石能源正在被新能源替代,而占比却十分有限。电能汽车、氢能汽车发展迅速,在政策强力支持下,增量巨大,但全面替代仍需时日。

  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化石能源仍将是主导。有数据显示,到2050年世界人口将会增长至100亿,全球GDP预计将超过200万亿美元规模,经济总量增长会消耗更多能源。在一些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石油天然气等传统化石能源仍将是解决能源贫困、推动欠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的关键。传统化石能源在解决能源使用分布不均、能源贫困问题中会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中国石油报:未来石油天然气在清洁能源转型中将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周吉平:根据发展趋势,天然气与可再生能源融合发展是当前全球能源转型最可行的方案。

  这是由几个方面的因素决定的:首先,天然气资源的属性和禀赋。天然气在燃烧过程中基本不排放二氧化硫,排放的氮氧化物比煤炭低60%,排放的二氧化碳比煤炭低50%;其次,2007-2017年间全球天然气证实储量年均增长1.7%,2017年全球证实储量193.5万亿立方米,储采比达52.6,高于石油储采比(50.2),如果再考虑到可燃冰技术的突破和发展,天然气资源潜力巨大。

  天然气不仅是通往未来能源的桥梁,“天然气+可再生能源”融合发展更是未来能源发展的方向。可再生能源的波动性、间隙性,需要天然气调峰电站配套;可再生能源时空分布的碎片化特征适合“天然气+可再生能源”的分布式能源体系;整合电热冷气等多能互补的集成能源体系需要天然气与可再生能源融合发展。

  中国石油报:为什么只有全球携手合作才能实现前边提到的多元化发展?

  周吉平: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合作共赢是全球能源发展的主题。以低碳化、无碳化为特征的新一轮能源转型,需要先进技术、管理理念、知识经验等全方位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才能有效配置资源实现转型目标。

  能源转型是不同转型同时发生的共同转型,需要不同的解决方案。全球能源的清洁低碳转型,既需要非化石能源发展,也需要化石能源的清洁化发展。

  能源转型期出现的新旧能源更替,需要更加关注由于传统能源大幅减少而新能源供应不足带来的新能源安全问题。全球范围内广泛的能源合作将有助于各国共同应对新的能源安全风险。

  中国石油报:为什么说世界油气工业的国际化发展是必然选择?

  周吉平:石油天然气生产和消费市场往往处于不同地区,石油天然气贸易通过航运、管道和公路运输等方式形成了巨大的交易网络,全球范围的流动性是油气行业发展的生命力。现代石油工业从诞生之日起,就伴随着国际化发展,世界石油工业发展史表明,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仅仅依靠自身的力量就发展起来石油天然气工业,国际合作是这个行业发展的本质要求。

  中国石油报:中国的油气公司在参与世界油气工业国际化发展的进程中表现如何?您作为中国石油工业“走出去”的开拓者和创业者,有什么感受?

  周吉平:中国的油气公司参与世界油气工业国际化发展,主要包括“引进来”和“走出去”两个方面。

  从“引进来”看,中国的石油天然气行业是最早实施对外开放的领域。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大规模引进技术与装备,就是从石油天然气行业开始的;上世纪80年代成立了中国石油海洋总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勘探公司,负责海上、陆上石油天然气对外合作。40年来,改革开放推动中国石油天然气行业取得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为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提供稳定能源保障,也为全球能源发展做出积极贡献。2018年《财富》500强排名中,中国石化、中国石油分别位列第3、第4位,中国海油位列第87位,中化集团位列第98位。2018年《石油情报周刊》50大石油企业排名中,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分别位列第3、第20、第32位。

  从“走出去”看,以中国石油为例,1993年开始实施国际化经营,经过25年的发展,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1993-1998年的起步阶段。中国石油参与加拿大、秘鲁、巴布亚新几内亚、泰国等小型油气项目,开始“走出去”。第二阶段是1997-2011年的规模化发展阶段。1997年通过国际竞标同时中标苏丹、哈萨克斯坦、委内瑞拉等国的项目,被国际石油界称为一匹黑马。2005年成功并购哈萨克斯坦PK公司,开始实施海外并购重组式发展,被《人民日报》评论为“重剑无锋、大巧不工”的内敛和务实发展。2009年参加了伊拉克鲁迈拉油田、伊朗北阿扎德干油田项目,开始融入中东石油天然气市场。第三阶段是2011年至今的战略引领阶段。更加注重国际化公司建设,在理念、制度、人才发展等方面与国际大公司对标,并深度融入全球能源合作;更加注重与国际大石油融合发展,在伊拉克、哈萨克斯坦、巴西、莫桑比克等国家和地区,与埃克森美孚、壳牌、BP、道达尔等公司成立联合作业公司,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为保障全球能源供给做出贡献;更加重视创新发展,在海外设立研发中心,充分利用当地技术前沿优势、人才优势与中国石油科技优势相结合,在勘探开发、钻完井技术等领域取得一批重大技术突破;优化公司组织结构,突出战略管控与生产经营决策权下放,提高运营效率,大幅降低作业成本;更重要的是在理念创新方面,中国石油走出去,不仅仅是为了获取资源,更重要的是为全球能源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中国石油报:未来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特别是中国能源与世界能源的融合发展有什么可以值得期待的地方?

  周吉平:从发展现状看,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当前中国是全球第一大石油进口国、第一大天然气进口国。2017年中国石油和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分别达到了67%和38%。中国的石油需求预计在2030年前还将增长,接近7亿吨;天然气在2050年前有望持续增长,接近7000亿立方米。

  从发展前景看,主要有三方面的期待。一是中国能源转型推动全球能源转型。二是通过全球化合作进一步消除能源贫困。三是国际化发展将助力全球能源转型。

  能源合作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点领域。中国同沿线各国在“一带一路”框架内加强能源领域合作,对促进全球能源可持续发展、维护全球能源安全、促进全球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中国不断深化对外开放,积极主动参与全球能源治理体系,助力全球能源转型升级,将与国际同行一道合力打造全球能源命运共同体。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需要中国。

  本文首发于《中国石油报》2月12日8版

      关键词:电力, 周吉平,能源转型


稿件媒体合作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63413737

广告项目咨询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63415404

投诉监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58689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