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将成为强大的激励和倒逼力量——访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

发布时间:2017-01-17   来源:经济日报

  2016年,我国电动车产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与此同时,也出现了核心技术不足、竞争加剧带来产业洗牌等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推动我国电动车产业健康发展,《经济日报》记者就此对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进行了专访。
 
  记者:为什么说刚刚过去的2016年是电动车发展的标志年?
 
  陈清泰:从全球来看,2016年发达国家主要汽车生产国,包括大型汽车公司,对汽车发展的低碳化、智能化、信息化取得了进一步的共识,各个国家都把电动车作为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一个制高点。从国内来看,很多企业已由“试试看”转向了“铁了心地干”,把电动车放到了公司战略的中心地位。
 
  同时,在这一年中,也陆续显现了几个重要变化:第一,是企业的研发路径在变化,由燃油车时期的引进、消化、吸收,开始转向开放条件下的自主创新,各个企业对研发的重视和投入前所未有。第二,由于我国电动车产业化走在了世界前列,这样就给我国整个产业链企业提供了一个通过自主创新求发展的机会。第三,一批专注新能源汽车的新兴企业,由于没有存量的拖累,他们的思想更加解放,这些新进入者带来了新思路、新创意、新路径,给整个产业带来了活力。
 
  记者:当前我国电动车面临怎样的发展态势?
 
  陈清泰:我归纳几点:第一,当前中国电动汽车的发展已经由导入期进入成长期,在消费者购买意愿增强的同时,已经有较多的企业和越来越丰富多样化的产品可供市场选择。此时,由政策驱动向政策市场双驱动转型的特征日益显现。政策的驱动是增强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市场的驱动是以消费者的选择来促进企业竞争。竞争将成为越来越强大的激励和倒逼力量。这种现象不仅反映在整车方面,而且已经延伸到电池企业、零部件企业以及上下游整个产业链。
 
  第二,可以预计政府购车补贴淡出之时,就是外资和合资品牌大举进入中国市场之日,可能只有四五年时间了。必须竭尽全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提高产业竞争力。现在很多国内企业在制订发展规划时,就瞄准了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产品设计、生产工艺、产品质量都以国际水平为准,这些企业在今后的竞争中相对会比较主动。
 
  第三,支持政策向后补贴时期转型。政府的购车补贴是一把双刃剑,当市场竞争格局出现之后,政府就要特别注意,不因政策调整不及时而削弱竞争。这次补贴政策调整的目标,是为后补贴时期电动车依托市场自行发展打下基础。因此,调整的基点是在保障市场平稳增长的基础上,聚焦技术创新,加快补足技术短板,提升电动车的性价比。
 
  具体地看,购车环节的补贴应该适时退坡,而退坡的力度要形成足够的倒逼能量,形成优胜劣汰之势。政府资金应更多地支持共性技术的开发、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此同时,非补贴性的那些“功能性政策”,例如碳排放政策、燃油消耗量限值政策、零排放积分政策,以及购车许可、限制行驶之类的政策组合应及时出台,使市场产生稳定的预期。
 
  记者:您对企业发展有何建议?
 
  陈清泰:我国电动车是在较高起点上起步的,总体经济技术实力已经今非昔比,如果把握得当,以电动车为契机,我国汽车产业的国际地位将有所改观,企业应充分利用政策支持的周期,下大工夫做好三件事:第一,既要高瞻远瞩,又要脚踏实地地制定好中长期发展战略,并加紧部署与实施。第二,持续壮大研发能力,掌握核心技术,攻下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不经济、不放心、不方便”的短板,奠定电动车与燃油车抗衡的基础。第三,以产品的品质、品位打造优秀自主品牌,赢得市场的信赖。第四,要系统规划,及早部署“电动车+互联网”。今天的电动车之热,并非由于传统能源的枯竭,而是因为它有很强大的正外部性。电动车的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这些潜在社会效益只有与新能源、智能交通、智慧城市通过互联网有机融合才能发挥。目前大家对电动车的关注点主要还集中在车的基本功能上。随着这些功能的成熟,挖掘电动车潜在社会效益将成为政府和企业关注的主题。信息化、智能化将是未来电动车差异化竞争的制高点,这里有太多的文章可做。目前辅助驾驶、无人驾驶已经走在前面,我想国家应该及早对电动车与分布式能源、智能交通、智慧城市以及5G通信协同发展,统一规划、开展顶层设计、超前部署、抓紧启动,引导企业的技术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电动车+互联网+交通”,把阶段性技术成果用于提高交通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保证交通安全,使其产生经济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 新能源车,陈清泰

稿件媒体合作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58689070

广告项目咨询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63415404

投诉监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58689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