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气温骤降,雪后山路难行,大家进山时要注意安全。”12月3日,在前往山西500千伏太原北输变电工程西凌井乡伙路坪村西山国有林场的路上,山西送变电公司输电一分公司负责人杨建明反复提醒大家。
由山西送变电公司负责施工的500千伏太原北输变电工程线路工程共有33基铁塔位于平均海拔1956米的山区。那里自然环境恶劣、地势险峻、人迹罕至。施工人员在峡沟之间组起一座座铁塔,架起一条条银线。
冰天雪地里的坚守者
12月1日,山西省经历寒潮天气,西北风在山岭间呼啸。
“这是我经历过的最冷的初冬。在山头上施工,取暖和用水用电都十分困难。”施工班员工吕和平说。他戴着大棉帽,裹着厚实的棉服,嘴唇被山风吹得干裂。
施工人员在一个朝北的山坳里“安营扎寨”,十几个集装箱和五台大功率发电机也“驻扎”在这里。但即使在背风的山坳中,大家依然感到寒风刺骨。为解决保暖问题,施工人员用塑料布包裹集装箱,床上放着两床棉被,床单下边还铺着电热毯。每当夜幕降临,气温骤降,这些取暖手段给寒冷的深夜增添了一些温暖。
“注意上下基坑时走临时通道,在操作平台作业的时候要规范系好安全带。”“雪后作业前一定要清扫作业平台、临时通道处的积雪,以防摔倒!”“林区切记不要使用明火!”“一定要按照作业票上的内容和措施开展作业,不要超范围作业。”……安全督查员田亚宝每天都会重复这样的安全提醒。
由于施工地段处于国有林场,施工人员都签订了林区防火协议,承诺做好林区各项防火工作。此外,项目部还在每个施工现场都设置了“两站一箱”标准配置:一个防火检查站,一个包括两组常规灭火器、一组手推式灭火器和一组森林消防鼓风机的微型消防站,一个火种收纳箱。这些举措从源头上避免了火源隐患,保证了现场消防安全。
崇山峻岭间的搬运工
西凌井乡海拔在938~1956米,昼夜温差很大。施工建设塔位大都在高山峻岭之中,材料运输成了工程建设中最大的难题。
“施工班组昨天已经开始进场培训。咱这边要抓紧清点工器具、塔材,物资到位后就开始布置场地。”项目总工赵博对施工班班长蔡晓勇说。走在该工程沿线的山岭间,两人一边勘察地形,一边研究后续施工各个环节的工作。
连续1个多月,他们每天都在组塔施工前登山,开展技术检查、安全监督等开工前的准备工作。由于铁塔大多位于山巅,材料运输车根本到不了,项目部便决定修一条运输路。历时1个月,他们终于在山间修出了一条约30千米的路。大雪过后,这条不宽的道路如银色的纽带,连接起一基又一基铁塔。
“轰隆隆……”随着索道绞磨机启动,施工人员通过索道将捆扎好的塔材送上塔位。随后,值守的10余名施工人员将运输上来的塔材进行编号,清点完毕后扛至指定存放点。路通之前,车辆只能开到半山腰,剩下的运输工作要靠马帮、索道辅助完成。项目部在林区内架设了2条索道,索道分别为单跨400米和两跨600米。
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近2000立方米的沙石、水泥和1800吨塔材被运送到各个塔位。
施工现场的新利器
进入12月份,西山国有林场的气温已经降至零下,积雪久久不化,山间的黄土和岩石冻得坚硬无比。
由于铁塔位于退耕还林区,加上冬季防火的硬性要求,施工人员无法开展传统爆破施工。针对该工程特点,项目部采用二氧化碳膨化剂新型爆破方式,通过二氧化碳气体膨胀挤压受力,使基坑所处位置的岩石整体开裂。
在位于A135号铁塔的基础施工现场,施工人员按照图纸确定基坑开挖的位置后,用空压机和风镐进行开孔。一个基坑直径约1.2米,内部开了4个灌药孔。施工人员沿着坑基直径依次再开6~9个放气孔,每个孔直径约15厘米、深1米。他们将按比例调配好的膨化剂灌入孔中,并作保温处理,待48小时的充分反应后,在1.2米见方的基坑中,大部分的石块逐渐被挤压裂开。
一体化深基坑作业智能机可在基坑内实时监测气体并智能送风。紧急情况下,该装备上的顶部滑车还可快速将施工人员提升至基坑上。为保障人员安全,山西送变电公司又为这套装备加装了水平仪、围挡、保护箱、缓存弹簧等装置。改良后的装备整体安全性能得到提升。
目前,该工程已完成90%的基础开挖工作、70%的组塔工作,架线工作进入准备阶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