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电网 > 省网新闻

翰墨留香 赓续辉煌

国家电网报发布时间:2021-10-28 09:17:58  作者:本报记者 高雅

  70年光阴流转,70年春华秋实。2021年,中国电力出版社迎来了70年华诞。

  70年来,中国电力出版社始终坚持“立足电力,面向市场,传承科技,传播文明”的服务宗旨,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打造了一批反映和代表能源电力领域顶尖水平的出版物,在产业升级和市场竞争中不断探索、创新,奏响了一部优美乐章,走出了一条特色发展之路,获得了“全国优秀出版社”“中国出版政府奖先进出版单位”“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全国教材建设先进集体”等国家级荣誉。

  在中国电力出版社成立70周年之际,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辛保安对中国电力出版社的工作给予肯定,指出70年来,中国电力出版社始终坚持正确的出版方向,扎实工作、锐意进取,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先进电力科学技术作出了突出贡献。

  用恪尽职守来诠释责任,用奋发有为来回应期望。进入“十四五”,面对新的历史发展机遇,中国电力出版社在新征程上扬帆起航、赓续辉煌,朝着在能源电力出版领域建设“百年老店”、打造“金字招牌”的目标昂首前行。

  塑造专业品牌

  与我国电力工业发展同频共振

  10月11日7时53分,中国电力出版社图书编辑加工中心主任华峰已经坐在工位上,开始了今年第593本图书的审校工作。手机闪动,一条信息弹出:“最近认真拜读了《中国电力工业史》,虽然还没有读完,但真的很震撼。你们做的是了不起的工作!”

  盛世修典,素有遗风。除了今年出版的《中国电力工业史 综合卷》,中国电力出版社之前还组织编纂了多部大型工具书:我国第一本《电力工业词典》,世界上第一部电力专业性百科全书《中国电力百科全书》,最完整的电力工程设计参考书《电力工程设计手册》……专业性和实用性让这些工具书成为电力工程技术人员的必备帮手。

  作为我国最早的科技出版社之一,中国电力出版社与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息息相关。1951年3月,中国电力出版社的前身燃料工业出版社成立。1956年1月,燃料工业出版社分为煤炭、电力、石油三个出版社,电力工业出版社成立。当时,以苏联援建的25项电力工程为重点,电力工业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建设高潮。电力工业出版社一成立,就克服了没有办公场所、专业人员不足等困难,将苏联电力工业的标准、规程、设计手册等引进翻译,填补了电力专业知识的空白,为新中国电力工业建设、新中国电力人才培养奠定坚实基础。

  到20世纪后期,国家经济建设步入正轨,电力工业快速发展,急需大量电力技术图书,包括专业教材、实用技术读物、规程、标准等。当时出版的《电力工程设计手册(电气一次部分、二次部分)》成为我国新建发电厂、变电所时参考的唯一设计手册;《全国火力发电工人技术培训教材》全套60余册,多年供不应求,发行数十万套。

  中国电力出版社不仅出版了大批实用技术著作,更有前沿的学术专著——《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电力系统在线动态安全监测与预警技术》《新能源并网与调度运行技术丛书》《超大型核电锻件绿色制造技术》……这些书不仅促进了生产力的转化,还推动着中国电力工业的发展。

  10月12日,国家教材委员会在京召开全国教材工作会议暨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表彰会。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的《电机学(第三版)》获评全国优秀教材(高等教育类)一等奖。“这套《电机学》是我们社最有传承意义的代表教材,1959年出版第一版,作者从吴大榕先生到周鹗先生再到胡虔生、胡敏强,历经四代,至今已经出版了8版。”教材中心编辑乔莉说。她上大学时的教材《电力系统分析》《电力系统暂态过程》《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等,都是中国电力出版社编辑出版的。她说,“工作后,与这些教材编辑们坐在一间办公室里,我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骄傲。”

  除了电力专业技术图书,中国电力出版社还致力于出版面向大众的电力科普读物。科普故事《蓝天保卫战》自2018年出版至今,已累计销售4万余册。“这本书的核心读者是小学四五年级的学生,我们以社会关注的雾霾治理为切入点,以讲故事的方式精选了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7个电能替代应用场景,用小朋友喜欢的卡通书形式呈现。”本书的策划者王金波说。

  电力的专业性强,又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出版科普读物的传统在中国电力出版社由来已久。20世纪70年代,为了解决农村安全用电问题,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了《农村安全用电常识课本》。1974年至1982年,该书的发行量达250万册,定价0.08~0.12元,相当于当时一个鸡蛋的价格。

  一大批学术专著,为电力工业发展搭建了进步的阶梯;一大批应用力作,促进了电力科技成果的推广和传播;一大批经典教材,引导着莘莘学子步入神圣的电力殿堂;一大批科普读物,让广大人民群众对电力不再陌生……

  经过电力工业出版社和水利电力出版社等几个历史时期后,1995年3月,中国电力出版社正式挂牌成立。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为公司软实力建设提供支撑

  “《迈向碳中和之路的能源技术创新》昨天全票通过了2021年国家电网公司电力科技著作出版项目评审。我们要尽快推进这部作品版权授权协议书的签署,审核中英文内容。”9月29日一早,中国电力出版社电网技术中心副主任王春娟第六次与清华大学电机系主任、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院长康重庆联系,跟进书稿进度。她还与康重庆深入沟通了自己近期撰写的“新型电力系统选题策划方案”,期待得到清华大学更多的支持与帮助。

  2020年9月,我国向国际社会作出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郑重承诺。作为全球最大的公用事业企业,公司率先发布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和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当好能源清洁低碳转型的引领者、推动者、先行者。中国电力出版社紧紧围绕公司中心工作及电力行业发展趋势,针对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及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等方向开展选题规划调研、重大项目出版,发挥专业优势、平台优势和渠道优势,做强做精做深电力专业出版。

  打开中国电力出版社历年的图书目录,一条清晰的脉络呈现在我们的眼前——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公司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面履行政治责任、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以实际行动发挥国有企业“六个力量”重要作用。与之紧紧跟随,中国电力出版社发挥专业优势,以强烈的责任心,一次次策划、编写、出版重点图书,传播电力科技成果,彰显了电力出版事业的使命担当和文化价值。

  ——公司加快各级电网建设,服务能源清洁低碳转型。中国电力出版社针对性策划出版的《中国电力与能源》《特高压交直流电网》《新能源利用的未来——风光储输》《风力发电与电力系统》等,记录了我国电网发展、能源革命取得的重大成就。

  ——公司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的《国家负荷》《匠心筑梦》《黎明出发·点亮万家》等,传播了公司先进典型的事迹,凝聚了公司员工奋进的力量。

  ——公司助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援疆援藏工作取得重大进展。中国电力出版社紧紧跟随公司步伐,出版《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两年攻坚战”工程建设纪实》《点亮山乡——国家电网公司精准扶贫实录》《脉动天山》《青藏电力联网工程》等,为各项工作的开展鼓劲。

  ——公司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争当排头兵。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的《美丽山之美》,讲述囯家电网公司在南美大陆开拓市场、推介特高压技术和标准、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奋斗历程和拼搏故事;出版的《特高压交直流电网》《中国非化石能源发展目标及其实现路径》等多部高端学术专著输出到欧美市场,展现了公司“大国重器”的责任担当,传播了能源电力领域最新科技成果。

  中国电力出版社深耕能源电力领域,打造精品出版工程,结出丰硕的果实——1995年到2020年,图书出版品种从328种增至3928种,生产码洋从343万元增加至53392万元;销售实洋从1995年的210万元增长至2020年的35848万元。同时,中国电力出版社积极开拓合作渠道,在全国建立了39家电力书店,合作的经销商近千家,为公司系统、行业单位、专业读者提供了优质高效的出版服务。

  坚持改革创新

  走出融合发展的特色之路

  10月15日,中国电力出版社图书编辑加工中心主任助理郑艳蓉再次乘上前往广西南宁的飞机,与客户就技术方案开展深度讨论交流。回来后,她要根据客户需求再次更新“电力企业标准化工作信息管理系统”。这是中国电力出版社为电力企业量身定制的企业标准化工作管理系统。一方面,该系统可将纸质技术标准与企业实际工作、具体岗位紧密结合起来,推动标准化与质量提升、科技创新互动发展,帮助企业做好标准的贯彻实施与应用监督;另一方面,还能推动出版社业务从传统出版向服务专业知识方面转型。

  “这需要我们具备运营和整合标准资源的能力。我们通过运用数字化、智能化手段,实现标准出版的融合提升。”郑艳蓉说。从2019年3月该系统上线至今,她已经带领团队为30多个企业客户提供了个性化、定制化服务。

  这样的融合发展方式在中国电力出版社并不少见。可以实现数据精准查询和关键词检索、能通过知识图谱实现知识关联展现的中国电力百科网,资源总量已超过1500万条,用户访问量突破450万人次,获授“国家知识服务平台电力分平台”“国家实验室共享平台电力分平台”,荣获“优秀知识服务平台”“电力行业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应用”等国家及省部级奖项8项;完成从“职工书屋管理平台”到“文化服务综合服务体系”转变的书香国网职工文化数字平台已拥有电子书3万余种、电子期刊3000种、电子报200种、视听资源近1万小时,为公司员工提供便捷、高效的立体化阅读体验和全方位的文化服务,并获“数字出版优秀品牌奖”“数字出版创新技术奖”等荣誉。

  改革是破解发展难题、解答时代新题的重要法宝,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70年来,中国电力出版社坚持改革创新,持续激发活力。

  中国电力出版社锐意改革——1978年改革开放后,出版社即用改革的办法激发自身发展的内生动力;20世纪80年代,出版社主动选择了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模式;1997年,出版社实行了编辑绩效考核;2006年,出版社在中央国家机关出版单位中率先转企,成为全国出版业的典范;2008年,出版社作为试点单位,与《国家电网报》社整合成立英大传媒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这是国内首家企业传媒集团。

  中国电力出版社主动融入市场竞争——在计划经济时代,出版社就不完全靠事业经费过日子,主动开辟市场,开发了一大批畅销书,《工业与民用电气设计手册》《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农电手册》等,得到了广大电气领域专业技术人员的好评;20世纪80年代,为满足高考学子复习急需,出版社组织北京市海淀区名师编撰了《中学基础知识补习丛书》,销售上百万册;1983年,出版社建立了第一个电力图书发行站,在出版界开了自办发行的先河,而今已形成最有特色的发行体制;近年来,出版社实施出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立足电力主专业,坚持“去低端、提中端、创高端”,在出版品种缩减15%的情况下销量增加15%,出版效益显著提升。

  中国电力出版社坚持创新发展——虽诞生于铅与火的时代,但出版社一直顺应时代发展,不断创新文化载体。20世纪80年代,出版社主动办起激光照排业务,成为较早掌握这一技术的出版社;1985年,出版社即成立音像部,开发音像制品,后又开发了电子出版物和网络出版物;2008年以后,出版社持续创新突破,成为出版界数字出版的先驱力量。近年来,出版社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大力推进协同编纂系统应用,走在出版界数字化流程创新的前列。

  一切过往,皆为序章。站在新的起点上,英大传媒集团党委将在公司党组的坚强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出版导向、价值取向,坚决贯彻落实公司党组的决策部署,落实辛保安董事长“继承优良传统,传承优秀文化,传播科技知识,进一步提高内容传播力、扩大社会影响力、增强市场竞争力”的要求,大力实施精品工程,推进深度融合发展,加快建设一流新型传媒集团,全力服务公司战略目标和“一体四翼”发展布局,为公司加快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为我国电力工业发展,为文化强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中国电力出版社供图)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