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电网 > 省网新闻

绿电点亮冬奥之光

国家电网报发布时间:2021-09-18 08:52:26  作者:本报记者 高雅

  初秋9月,北京延庆小海陀山上一片苍翠。盘山而上,山路边或直或斜立着太阳能路灯和造雪机“雪炮”,冬奥村和110千伏海陀变电站屋顶上的太阳能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给世界奉上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冬奥盛会,电力须先行。在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奥理念指引下,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落实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有关工作部署,全力以赴做好冬奥会供电保障各项筹备工作,为冬奥盛会贡献力量。

  细之又细做好供电保障

  9月7日,碧空如洗。红色的缆车沿着索道在国家高山滑雪中心上方来回运行调试。山顶的箱式变压器旁,延庆供电公司高山滑雪机动运维班员工程远正在做供电保障。

  国家高山滑雪中心索道系统共设9条架空索道及2条拖牵索道,串联延庆冬奥村及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各个区域。“车厢内的座椅人坐上后自动加热,冬天也会很温暖。我们要做好电力保障,给运动员和工作人员提供舒适的乘坐环境。”程远向7月份刚入职的贾兴旺讲解着工作内容。

  国家高山滑雪中心赛道是世界上难度系数最高的赛场之一,全长约10千米,最大垂直落差超过900米,最大坡度接近70度。崇山峻岭间,造雪、照明、采暖都需要电力保障。

  国网北京电力在延庆赛区组建了一支特别的供电保障团队——高山滑雪机动运维班,负责赛区周围21个箱式变压器的维护工作。两年来,22名专业的滑雪运动员先后加入这个团队。

  国网北京电力为他们设计了一套完整的培养方案:先是1个月的安全培训和3个月的理论培训,再由老师傅手把手教着认设备、写操作票、做倒闸操作等,还要到延庆赛区逐一熟悉供电设备点位,学习各种操作。每名队员有“一对一”的师父,还要经过滑雪技能、理论知识、安全规程、实操技能等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

  贾兴旺与程远一样,都是专业的滑雪运动员,“跨界”进入电力行业。经过近两个月的密集培训,贾兴旺已经基本了解了现场设备。而去年6月入职的程远已经是位“老师傅”,对供电设备门儿清了。2月份,“相约北京”雪上项目测试活动期间,与程远同时入职的12名员工穿梭于电力保障的各个点位。

  在距离程远和贾兴旺不远的国家高山滑雪中心集散中心平台,延庆供电公司副经理王诜正在踏勘奥林匹克广播服务公司的临电接入点。“配电室目前在第三层,层高最低的地方4.3米,但预装配电室加上底座将近5米高,而且不能移动。我们要想办法改装配电室。”王诜一边量尺寸一边记录。7日下午,他再次与冬奥组委、奥林匹克广播服务公司负责人沟通踏勘情况。

  2020年年底,北京地区12项冬奥配套电网工程全面投运,延庆赛区高标准建成“500千伏多路通道、220千伏双向电源、110千伏双向链式、10千伏双环网”的网架结构,供电可靠性国际领先。“距冬奥会开幕还有不到150天,而且马上要开始测试赛,我们的主要工作是临电踏勘、设计、施工、安装。”王诜说,仅国家高山滑雪中心临电安装就有21个领域共422个点位,是年初测试活动临电点位的16.8倍,“点位非常分散,各个领域的用电标准也不同,每个点位都要与业主反复沟通。”

  最高的标准、最严的要求、最实的措施、最优的作风——供电保障人员全力以赴做好冬奥电力供应保障筹备工作,一天天、一步步,共同迈向绿色冬奥目标。

  科技创新提升保障水平

  在国家雪车雪橇中心氨制冷配电室外,冬奥场馆数据监测系统、冬奥会场馆配自主站系统、供电服务指挥系统在几台电脑上高速运转,场馆负荷曲线、保障信息、供电设备运行情况等信息实时滚动更新。监控人员尹智目不转睛地紧盯屏幕。这个约15平方米的房间就是国家雪车雪橇中心电力保障团队的现场监控指挥中心。

  “信息化、数字化系统就像监控人员的‘千里眼’和‘顺风耳’,能对现场设备、异常信息开展告警监控,并立即通知保障点位人员进行核实处置。”国家雪车雪橇中心电力保障团队经理沈洋说。

  冬奥会供电保障涉及场馆多、户外点位多。i国网APP可以让供电保障人员与国网北京电力指挥部、现场指挥部实时连接,使各级指挥人员可以第一时间掌握现场保障情况,实现指令即时下达、现场声音图像实时回传。

  “我是高山滑雪中心电力保障团队王兆熹,我的工作职责是负责我所在点位的保障业务安排。目前,本点位2名保障人员在配电室值守,设备运行一切正常。”9月8日上午,王兆熹像往常一样汇报当前的保障情况,并通过i国网APP向冬奥海陀供电保障现场指挥部实时回传值守画面。“收到,请继续做好现场服务保障工作。”同一时间,指挥部收到画面并回复。

  在数字化的支撑下,场馆侧保障指挥系统成为“最强大脑”,守护着电网设备敏感的“神经末梢”,时刻感知设备运行状态和内外部环境,助力运行指挥人员统筹全局、快速决策。

  科技创新,成为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词。奥运赛场内外同样如此。

  创造了12项世界第一的±500千伏张北柔性直流电网试验示范工程,把“用张北的风点亮北京的灯”这句诗意表达变为现实。9月11日14时10分,为期18天的张北柔直工程受端换流站——延庆换流站首次年度检修工作开始。589名电力检修人员开展全站检修7865项,全力以赴确保站内设备安全稳定运行,为北京冬奥会安全可靠绿色供电做好准备。

  检修中,电子围栏、换流阀放电杆、阀塔防尘罩、“拐脖”卡扣器等检修工器具不断被研发出来。“很多设备都是首台首套,检修更是第一次,我们只能自己摸索,也有一些小发明,让检修更顺利。”北京电力检修公司柔直调相机运检中心副主任赵璧说。以换流阀放电杆为例,换流站柔直换流阀子模块结构紧凑、数量庞大,设备停电后,子模块电容中存储的电荷通过并联电阻放电耗时较长。员工们自己研制的换流阀放电杆由放电接头、放电装置和手持放电杆组成,操作安全便捷,成本低,可大幅减少子模块的放电时间。

  100%绿电供应让冬奥更精彩

  延庆换流站是张北绿电进京的第一站。换流站阀厅内,“奉献清洁能源 服务绿色奥运”12个字分外醒目。自2020年6月张北柔直工程投运以来,来自张北的清洁能源流向北京冬奥场馆。

  在北京冬奥场馆,清洁能源被应用在方方面面。在小海陀山上,每台路灯的顶部都安装了小风机和光伏板;依山而建的110千伏海陀变电站,楼顶铺设光伏板,实现站内绿色用电;在京礼高速公路延庆阪泉服务区,8台充电桩一字排开,这是我国首座技术领先的480千瓦大功率群充群控充电示范站,绿色电能可同时满足4台电动大巴车和8台小客车的充电需求,充电效率是目前普通直流充电桩的6倍。

  所有奥运场馆和配套设施100%绿色电能供应开创了奥运历史。国际奥委会副主席、北京冬奥会协调委员会主席胡安·安东尼奥·萨马兰奇评价,奥运史上首次实现所有奥运场馆绿电全覆盖,成为北京冬奥会的新亮点。

  冬奥场馆实现绿电供应,是我国兑现申办承诺的具体措施,也展示了我国履行低碳减排承诺、实现绿色发展的努力与成果。截至9月7日,延庆冬奥赛区今年的用电量已达720.2万千瓦时,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为100%,绿电占电能比重同样为100%,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180.4吨。

  “冬奥场馆100%绿电供应探索出了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绿色能源共享发展新路径,有着积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北京冬奥组委副秘书长徐志军曾这样对媒体表示。

  保证赛区及周边空气质量优质,是北京冬奥组委向国际社会作出的承诺,也承载了当地居民的期盼。国网北京电力全面构建智能充电网络,围绕冬奥保障建成充电站12座、充电桩383个,实现冬奥会场馆周边及冬奥沿线京礼高速公路北京段充电桩全覆盖,完成了冬奥核心区8.1万户客户“煤改电”配套供电工程建设和改造任务。

  如今,张北新能源基地、丰宁储能基地与北京负荷中心隔空“牵手”,推动多种形态能源的互补和灵活消纳。

  冬奥渐行渐近,绿电点亮冬奥之光,让赛区天更蓝,让百姓心更暖,让世界看到绿色低碳的美丽中国。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