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电网 > 省网新闻

国网福建电力:银线翻山穿云端 绘出福建好山水

国家电网报发布时间:2021-06-17 12:10:22  作者:本报记者 贺焕峰 金雨双 杨哈 孙瑜阳

  5月的福州,满城洋溢着清新的绿意。

  在距福州60余千米的闽侯县大湖乡,青山如翠,绿意更浓。沿着蜿蜒的盘山路一路向上,山间时有云雾缭绕。云雾之上,大湖乡浮岛山山顶,矗立着闽侯大湖抗日英雄纪念塔。

  1941年,日本侵略者为控制我国东南沿海,向福建沿海地区发动进攻。大湖乡军民与敌人开展激烈的战斗,历时三天三夜,歼敌300多人,阻挡了日寇向福建的进攻。

  如今的大湖乡平静美丽,遥望远处山巅,铁塔银线若隐若现。大湖乡的山水记录着这里的军民曾经保家卫国的英勇,也承载着崭新的美好生活。

  绿电送远方

  在大湖乡另一座山的山顶平地上,坐落着1000千伏特高压榕城变电站。说起这座变电站,当地居民很多人都知道。他们中的许多人见证了福建省第一座特高压变电站的建设。

  福建省具有独特的清洁能源禀赋,核电装机占比全国最高,风电利用小时数多年位居全国前列,水电资源丰富。在福建,每2千瓦时电中就约有1千瓦时电为清洁电,清洁能源利用率达100%。紧邻福建的浙江是华东地区的用电大户。一边有丰富的清洁电能,一边有庞大的用电需求,浙江与福建一拍即合。2013年4月,浙北—福州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开工。

  “整个施工过程非常艰苦。榕城变电站建在山上,开工时,我们上山都没有完整的路。”福建电力检修公司副总经理林峰向记者讲述当时的情况,他参与了榕城变电站从建设到投运的全过程,“刚开工的时候我们没有住处,只能借住在山里的老乡家里。老乡们也渐渐理解了我们在做什么。”

  浙北—福州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是继1000千伏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淮南—浙北—上海特高压交流工程之后,国家电网公司投运的第三条特高压交流工程,也是福建电网第一个特高压工程。该工程在技术上的成就令人瞩目——在特高压高端设备及材料国产化方面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榕城变电站运维班班长黄书民说:“榕城变电站内全部采用了国产设备。在设备安装期间,我一直在现场跟进。只有亲眼看到设备是怎样组装的,我才能更好地开展运维工作。”

  2014年12月,浙福线正式投入运行。此前,福建与浙江的电网互联相对薄弱。浙福线建成后,两省间电力交换能力由170万千瓦提升至最高680万千瓦。浙福线成为了华东特高压交流主网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为浙江输送清洁电力的同时,提升了福建电网的安全运行水平。

  看着榕城变电站和浙福线一步一步建起来的黄书民对这项工程很有感情。他的家在厦门,而他如今在远离福州市区的榕城变电站上班,只有周末才能回家。他说,自己跟随榕城变电站一起成长,在这里学到了很多,也想为特高压建设尽点自己的力。在榕城变电站,像黄书民一样往返两地工作、生活的员工有不少。运维值班长张建新是泉州人。2013年浙福特高压工程启动时,他主动报名参加筹建工作。榕城变电站现有员工23人,平均年龄32.7岁。这支年轻有活力的团队守护着榕城变电站安全稳定运行。

  工程投运7年来,浙福线以榕城变电站为起点,累计向华东地区输送电量418.4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1278.2万吨标准煤,减少3506.2万吨二氧化碳排放。特高压为落实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贡献力量。青山之上,绿色电能源源不断地从福建送往远方。

  青山留得住

  “天光云影共徘徊。”朱熹的诗句写尽了福建的仙境之美。

  “我们上山前往变电站的时候,经常会遇到云雾,好像在仙境中穿梭。进入变电站,能听到鸟鸣,看到鸟儿在设备间飞来飞去。远处就是绿树青山,环境非常好。”5月11日,在前往榕城变电站的路上,站长林国强对记者说。榕城变电站海拔700多米,四周群山环绕,野生鸟类数量多,经常有飞鸟出入。林国强介绍,站内设备大部分采用全封闭组合电器,不需要装设驱鸟器,也不会受到飞鸟的影响。榕城变电站在建设选址时便挑选了远离耕地的山顶区域,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原貌。

  在大湖乡众多山峦间,有不断输送清洁电能的榕城变电站,更有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村民,和千万年扎根在这片土地上的草木。一基基铁塔矗立在崇山峻岭间,将福建清洁的电力远送浙江。银线之下,这里居民的生活也在改变。

  过去,大湖乡居民用电主要依靠当地的小水电站。山中天气阴晴不定,若是碰到打雷下雨,停电是常有的事。大湖乡黄坪桥水电站、宝溪水电站于2005年、2007年相继并入闽侯县供电公司10千伏配网,当地用电稳定性逐步提升。为了服务乡村振兴,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2020年6月,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在大湖乡新建35千伏新塘变电站,进一步优化闽侯县北部山区的电网网架结构。大湖乡山珍村党支部书记李厚水说:“供电质量提高了,村里也能更好地发展旅游产业。我们希望更多城里人来这里感受山村的美丽。”

  电网与绿水青山和谐相处的景象,在福建已是常态。

  武夷山奇秀甲东南,武夷山市是个花园般的城市。走在城市街头,记者看到电表、配电箱掩藏在绿植背后,和四周的景色融为一体。武夷山供电公司通过电力设施和周边环境的融合设计,从视觉上提升了电网的“颜值”,打造出360度无缝电网融景工程。在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武夷山国家公园,为了更好地保护山林中的野生动物,国网福建电力从2018年起每年投资约300万元,逐步对穿过武夷山国家公园核心区的线路开展绝缘化改造,在防止野生动物触电的同时提升了当地供电质量。通过实施电网融景工程、实行线路区域性绕行和绝缘化改造等手段,武夷山供电公司从电网建设、运维等不同阶段入手开展野生动物、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山水文章,是事关未来的大文章。福建电网人下功夫守牢了绿水青山。

  红旗迎风展

  “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毛泽东同志在福建留下诗篇。这是一片红色的土地。红色革命精神一直延续在福建人的血脉里。

  5月12日,记者来到长汀县南山镇中复村白叶洋自然村。白叶洋村地处松毛岭的大山深处。1934年9月,为掩护红军主力出发长征,松毛岭保卫战在这里打响。当时的白叶洋村是红军前线指挥部所在地。在这里,红军与国民党军队血战七天七夜,守住了松毛岭阵地。

  87年后的今天,当年战火的硝烟散去,这里的村民早已过上安稳的日子。在村民曹仕进家中,他向记者展示了白叶洋村通上大网电前,他家用过的小水力发电机。曾经,曹仕进家只能通过这台小发电机给5盏15瓦灯泡供电。2006年9月1日,国网福建电力投资44.63万元,为仅有36户人家的白叶洋村接通了大网电。白叶洋村是福建省完成“户户通电”工程的最后一个村。曹仕进说:“村里人听说要通电了都很激动。家家户户提前接好电线、装上电灯,就等着通电后灯马上能亮起来。”

  永远不忘老区,永远不忘老区人民,“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是我们党始于革命战争年代的矢志追求。在龙岩,处处是红色印迹,处处是新时代的生机活力。

  在长征出发地之一的长汀县中复村,走过红军桥,国家电网志愿服务驿站在老街上迎来送往,为前来瞻仰红色圣地的游客提供一个休息的地方。在上杭县古田镇,古田会议纪念馆里陈列着毛泽东同志用过的煤油灯。今天的古田镇正在逐步建设成智慧能源综合能源服务示范小镇,让老区人民用电更方便、更智慧。国家电网福建电力铁军(古田之光)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刘益朋的一项重要工作是为古田会议会址保电。他说:“为了确保古田会议会址供电万无一失,更好地服务游客,我一年要到这座建筑上百次。”

  传承红色精神的福建革命老区在澎湃电力的带动下持续发展。2006年,福建全省实现户户通电。2009年,福建电网建成500千伏大环网。2014年,福建进入特高压时代。国网福建电力发展部规划一处处长姜文瑾介绍,福建正在筹备北电南送工程,规划新建从福州榕城变电站至漳州长泰的1000千伏特高压双回通道。工程建成后,福建主网将形成“四纵三横”结构。未来,福建北电南送工程还计划与已经开工的闽粤联网工程相联。北接长三角,南通粤港澳大湾区,以浙福线为起点,福建电网正在成长为东南沿海地区重要的能源动脉,为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郁郁葱葱的绿是令福建骄傲的清新颜色,燎原之火般的红是福建承袭的革命底色。在探索清洁发展、服务美好生活的路上,福建电网人步履不停。

  今天,风展红旗依旧,如画福建更美。

  (国网福建电力供图。徐婧、谢静媛、李娟对本文亦有贡献)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