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电网 > 企业风采

安徽电网:皖江大地流光溢彩

国家电网报发布时间:2021-08-07 10:45:07

  72年前,安徽是渡江战役的主战场。如今,长江沿岸,铁塔挺拔,银线飞架,已有“两交一直”特高压工程落地安徽。安徽电网也成为西电东送、皖电东送和清洁能源消纳的“桥头堡”。在可靠电力的支持下,皖江大地流光溢彩,涌动着澎湃的发展动力。

  条条银线跨长江

  长江浩荡,奔流不息。在芜湖市三山区保定街道团洲村夏家湖的一处江堤上,百万雄师渡江第一船登陆点纪念碑矗立于此,向后人诉说着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

  1949年4月20日夜,大江之上炮声隆隆,一艘艘小船载着无数名战士劈波斩浪、强渡长江。时年19岁的汤先发就是其中一名渡江战士。

  汤先发从小父母双亡,过着乞讨、放牛的生活。直到18岁那年,他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1949年1月,汤先发跟随部队到达无为县(现芜湖市无为市),开始训练,待命渡江。

  “战斗在1949年4月20日晚上打响,我们每个人准备了7斤口粮,摸黑出发。我们相信中国共产党一定能打过长江,解放全中国!”回忆起过去,91岁的汤先发激情澎湃,“为了防止被敌人发现,战士们没有准备灯火,完全依靠经验攻破了国民党的一道道防线。”

  战士们的流血牺牲换来了如今的幸福生活。汤先发说:“现在有了电,家里晚上也亮堂堂的,电视、冰箱等家用电器都有,日子是越来越好。”

  红色热土,敢为人先。战争的硝烟已然消散于历史中,但将革命进行到底的精神仍在皖江大地上源远流长,激励着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攻坚克难、奋楫争先。

  安徽地处华东西部,是西南水电和西北风电、光伏发电输送至长三角地区的最佳路径。跨地区、长距离输送清洁能源,特高压是必由之路。昔日汤先发和战友们渡江作战的地方,如今耸立着一座座电力铁塔。条条银线飞跃长江,源源不断地向远方输送清洁能源。

  2013年,1000千伏淮南—浙北—上海特高压交流工程投运,安徽电网迈入特高压大电网时代。2016年,1000千伏淮南—南京—上海特高压交流工程建成投运。2019年,±1100千伏准东—皖南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投运。自此,安徽电网形成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的交直流混联体系。

  6月10日12时56分,在±1100千伏古泉换流站内,工作人员申凯收到华东电网调度控制中心调节特高压直流功率的指令,迅速开始操作,于13时02分将直流功率调节至电网需求水平。“古泉换流站是±1100千伏昌吉—古泉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受端变电站,接收了来自新疆的大量清洁电能。为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我们差不多每15分钟就会收到调节直流功率的指令。”申凯说,通过古泉换流站,来自新疆的清洁电能一半被送去华东负荷中心,一半在安徽省内消纳。

  天堑变通途,银线通南北。目前,安徽在运的超高压、特高压线路共141条,总长1.15万千米,覆盖全省16个地市。

  现在,在长江沿岸,±800千伏白鹤滩—江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正在紧锣密鼓施工中。该工程投运后,每年可输送西南清洁水电300亿千瓦时。

  山间明珠绽光华

  在芜湖市三山区峨桥镇,沿着蜿蜒的山路走上去,国网新源安徽响水涧抽水蓄能电站逐渐展露全貌。从山顶向下看,两坝之间各有一湖,宛如镶嵌在山间的明珠。

  抽水蓄能电站是电力系统的重要调节工具,在2~3分钟内便可以启动,响应电网需求,为特高压电网大范围优化配置资源、促进清洁能源消纳提供可靠支撑。

  “抽水蓄能电站就像一个‘用水做成的大型蓄电池’,利用上下水库的落差,在电网负荷低谷时将电能转化为水的势能储存起来,负荷高峰时再将水能转化为电能,实现削峰填谷。”6月8日16时,响水涧抽水蓄能电站副总经理吴卫东介绍,“目前,电站每日实行‘两抽一发’。迎峰度夏期间,电站会‘两抽两发’,甚至‘两抽三发’。”

  响水涧抽水蓄能电站总装机容量100万千瓦,以500千伏线路接入华东电网,主要承担华东地区的调峰、调频、调相及紧急事故备用等任务。

  响水涧抽水蓄能电站紧邻±1100千伏准东—皖南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落点,可充分发挥启停灵活、反应快速的特点,消纳跨区清洁能源。

  抽水蓄能电站的安全运行对电网安全至关重要。

  6月9日11时20分,在响水涧抽水蓄能电站的地下厂房中,2~4号机组正在抽水,1号机组处于停机状态。电站工作人员王考考进入1号机组的风洞,开始检查发电电动机转动部件及转动部件上方的2000多颗螺栓,防止机组在高强度运行时出现紧固部件松动、焊缝裂纹等问题。

  “今天风洞里的温度不太高,只有54.7摄氏度。到七八月份,风洞内的温度最高可达60~70摄氏度。我们一般干15分钟活儿就想出去透透气。”确保风洞内核心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是王考考和同事的重要任务之一。虽然作业环境恶劣,他们依旧坚守在这里,不放过一处缺陷。

  安徽电网是重要的枢纽电网,百余条超高压、特高压线路在这里形成3处密集通道。西北的“风光”化作电能,经过安徽输往华东负荷中心。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随机性、间歇性强,发电稳定性和连续性不足。要大规模发展清洁能源,抽水蓄能电站作用举足轻重。进入“十四五”,安徽将进一步加快抽水蓄能电站建设步伐,为长三角能源互联互通打下坚实基础。

  “过去,抽水蓄能电站大多在凌晨抽水,因为凌晨是用电低谷期。如今,随着新能源快速发展,特别是分布式光伏的增加,抽水蓄能电站在白天也需要抽水蓄能,等到了用电高峰期再发电。”吴卫东说。

  抽水蓄能电站和特高压电网相互配合,带来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巨大。

  据统计,2015~2020年,响水涧抽水蓄能电站消纳清洁能源105亿千瓦时,年均减少原煤消耗59.05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19.23万吨、二氧化硫0.52万吨。

  一江清水向东流

  72年前,人民群众划着一艘艘木船,跨过长江天险,将参与渡江战役的人民解放军送至长江南岸。如今,长江已是航运发达的黄金水道,一艘艘巨轮犁开万顷波涛驶向远方。

  6月9日14时,货轮新海洲号静静地停靠在芜湖市繁昌区海螺水泥专用码头,等待水泥装船。长江岸边,一条电缆将货轮与码头上的岸电桩连接起来。芜湖供电公司营销部智能用电班班长刘弓长说:“岸电能满足靠岸停泊轮船的生活用电需求。有了岸电,轮船上的柴油发电机可以关闭,港口上空没有了黑烟,岸边也听不见刺耳的噪音了。”

  43岁的潘尚庆是芜湖市三山区人,是有着20年经验的老水手。谈起以前的日子,潘尚庆摇了摇头。“以前货船用柴油发电机发电,噪音大,船舱里的每个房间都能听到‘嗡嗡’声。另外,供电也不太稳定,电风扇的转速不均匀,我们都休息不好。”潘尚庆说,现在有了岸电,他能美美地睡个觉,工作时精神头更足了。

  告别柴油机的轰鸣,挥去滚滚黑烟,绿色长江更加旖旎多姿。目前,芜湖市区内26个大型货运码头已实现港口岸电全覆盖,累计建成低压岸电设施93套。2021年全年,芜湖市预计可实现电能替代约30万千瓦时,减少长江港口碳排放299.1吨。

  经济发展也离不开电力支撑。如今的长江沿岸,高楼林立,灯光璀璨。

  6月10日9时,在芜湖市奇瑞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车间内,机器轰鸣,多条生产线高速运转。

  “现在是夏季生产高峰期,我们的生产线每天约运行20个小时。国家电网的电很稳定,我们从来不担心停电。”企业工程建设部经理陶福贤告诉记者。

  陶福贤的底气来自拥有坚强网架结构的芜湖电网。截至2020年年底,芜湖境内共有1000千伏变电站1座、500千伏变电站4座。芜湖供电公司管辖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113座。芜湖地区成为安徽省交直流各电压等级、各类型变电站全覆盖的地区之一。

  焊装车间内,工人们正在生产线上作业。陶福贤说:“这是世界上首条全铝车身生产线。与传统工艺的生产线相比,全铝车身生产线的能耗可以降低60%以上。”他透露,2020年他们与芜湖供电公司合作实施了光伏发电自发自用项目,在工厂的厂房和车棚屋顶铺满了光伏板,装机容量0.137万千瓦,每年可节约10万元左右的电费。

  有了充足稳定的电能,皖江经济融合绿色生态,绽放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刘晶东、刘莉、何煜、李亚平、吴士云对本文亦有贡献)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