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方电网公司深入落实全面节约战略,以供应链改革为切口,不断健全逆向物流运作机制,规范处置行为,创新处置方式方法,建立闲置共享及再利用激励积分机制,报废物资100%上平台竞价拍卖,处置效率效益持续提升,形成闲置、报废物资绿色化回收和资源循环利用新模式。截至目前,该公司回收结余物资约5700万元,实现逆向物资颗粒归仓。
拍卖+拆解盘活废旧资产
在近日举办的一场拍卖会上,正在竞价的拍品是来自广东电网公司广州供电局的报废主变压器和工作船。南网供应链集团科技公司协同广州供电局通过分析前次流拍原因,优化标包配置,将工作船与主变压器组包拍卖。最终该标包以93万元成功拍出,与起拍价32万元相比,溢价率超过190%。
原本要“花钱”处置的报废物资,如今正通过品类重组、重新估价、入仓拍卖等一系列程序,重新变现成为可创收资产。
目前,南网供应链集团已培育2家具备拍卖业务资质的下属公司。今年以来共举办30场拍卖会,总成交价超3亿元,整体溢价率达到56%。在《南方电网公司供应链管理改革方案》等系列文件指导下,该公司继续壮大报废物资拍卖团队,进一步助力企业降本增效。
如何更进一步利用好报废物资,将其剩余价值发挥到极致?南网供应链集团联合广州供电局、深圳供电局开展的报废物资拆解处置试点正提供一种新思路。
按照资产权属不变、互利共赢、确保资产不流失的原则,该公司进一步扩大拆解品类,基本覆盖了低压配网等常见电力物资。通过精细拆解、分类拍卖,不仅可以规避这类报废物资回流市场的风险,还可以进一步挖掘报废物资的潜在价值,像拆解后的铜、铁等资源可以划分标包竞价处置,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
目前,该公司已完成了6个品类的报废物资拆解,拆解物资数量超400吨,初步形成规模化拆解能力。后续,该公司将固化形成报废物资拆解处置全流程的管理标准、作业标准,全面提升报废物资处置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
跨省调配
让闲置物资重焕新生
位于云南省昆明市最北端的东川区,正在开展电网设备大规模更新改造,但面临短期内大量设备缺口和资金有限的难题。
“我们在明确当地物资缺口后,先后两次赴深圳对接调拨流程,并实地到仓库核实拆旧物资情况。通过联动深圳供电局和云南电网公司多个部门,促成将深圳的闲置物资跨省调配至云南,最大化发挥闲置物资效用。”深圳供电局赴云南电网公司昆明东川供电局挂职建设管理部经理王卿玮介绍。
深圳供电局首批无偿直送东川物资顺利到达,其中1台变压器在到达当天便直接应用在区重点民生项目中。“我们立刻换上了深圳调配过来的315千伏安变压器,满足当地牛蛙养殖产业的需求。与此同时,替换下来的原有100千伏安变压器被利用至片区其他台区。”昆明东川供电局仓储配送班班长潘胜说。
如此一“来”一“回”,两台变压器均得到充分利用,形成设备资源替换利用链条,让闲置资产最大化发挥效益。
有了“摸着石头过河”的经验,跨省闲置物资调配的“桥梁”正在东西部的合力共济中建立健全。截至目前,深圳供电局已完成调拨云南电网公司拆旧物资3个批次,资产净值达到261万元,实现东部闲置物资循环利用。
南方电网公司逆向回收机制正在发挥作用,为未来进一步推进东西部闲置物资互济奠定基础。该公司按照“分类回收、应收尽收”的原则,发布逆向回收专项指令,明确物资专项盘点、结余退库、拆旧回收、物资对账等6个方面的工作要求,在各供电局设立逆向回收小组、逆向物资回收点。
无感供应
逆向物资颗粒归仓
物流是实体经济的“筋络”,现代物流体系和现代仓储体系的高效运转是支撑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的前提。
南方电网公司供应链部统筹开展供应链管理改革,各电网公司有序进行规划外仓库退出,规划仓库已由470个缩减到118个,大幅降低仓储运营成本;实现库存金额由53.5亿元降低至35.3亿元,库存下降比例34.0%,大幅降低库存成本。与此同时,“区域仓+周转仓”及“云仓”的储备供应运作模式高效运转,由南网供应链集团逐步统一运营区域仓,仓储物流资源集约共享水平不断提升。在抗击台风“摩羯”过程中,这一机制经受住紧急灾情的考验,从以往的“人等物来”变为“物等人到”,让跨省驰援队伍一抵达海南即可开展抢修复电工作,极大提升了抗险救灾效率。
鏖战“摩羯”的21天里,南方电网累计处置应急物资需求8217条,供应物资3.13亿元。“抢修现场物资需求远超于日常供应体量,我们在原有的‘区域仓+周转仓’基础上,提前预判、动态延伸设置物资中转站和现场服务点,形成港口+综合仓库+主网施工作业点/配网物资接收站的立体物流网络,让物流网络根据需求分布实时优化,实现了应急物资无感供应。”南网供应链集团仓储物流团队负责人郭伟祥说。
未来,南方电网公司将进一步发挥自身平台优势和资源优势,积极融入资源循环产业体系,与资源循环利用央企及上下游企业协同合作,扩展再制造、资源化循环利用等新模式,协同推进闲置共享、梯次利用、以旧换新、绿色处置等工作,进一步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以资源的高效利用促进绿色低碳发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