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电!”近日,湖滨一至四里安商房配套电力工程完成一户一表低压及户表送电,有力保障5000多户居民用电需求。
该工程是厦门最大安商房配套电力工程。厦门电力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城市供电服务分公司(简称“城供分公司”)以党建为引领,攻难点、抢进度、保安全,推动工程完成送电,用心点亮居民“宜居梦”。城供分公司五级职员杨文达说:“今年来,公司锚定目标,奋勇攻坚,共完成近十个安商房配套电力工程建设,为26000多户居民送上安心电、放心电。”
锚定目标 快速新建45个站房
湖滨一至四里安商房位于思明区湖滨南路,是“岛内大提升”重点民生工程,总建筑面积约109万平方米。湖滨一至四里安商房配套电力工程新建45个站房(8个开闭所、28个配电站、9个专用变),总容量77965千伏安。“安商房项目是民生工程,公司高度重视,在攻坚一线筑牢坚强红色堡垒,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头增强争优、争先、争效意识,全力保障该工程顺利送电。”城供分公司党总支书记张珺珺表示。
在电力行业, 45个站房的工程属特大型配套电力工程,施工工期需要9到12个月。“9月6日设备进场,工程建设拉开大幕。根据安排,我们要在12月底安商房交房前成功送电。也就是说,整个工程施工时间只有2个多月。时间紧、任务重,这对我们来说,无疑是一个较大的挑战。”城供分公司思明配网项目部副主任林耀鸿表示。
锚定目标,加压奋进。城供分公司加强与相关单位的沟通衔接,超前谋划、科学组织,多点并行,高效推进多业务环节衔接,确保项目按计划顺利推进。
攻坚克难 顶管施工敷设电线
“这个工程的施工时间,都是挤出来的。”城供分公司思明项目部项目工地代表陈昱煌深有感触地说。
工程建设体量大,共有111台变压器,554面高压柜和620面低压柜。“光设备进场就花了近一个月时间。”陈昱煌告诉记者,设备分批进场,率先进场的是高压柜 。按常规操作,高压柜、低压柜都进入站房了再做实验。“在这个工程中,为了提高验收速度,高压柜一进场, 我们就先做实验。高压柜二次接线实验时间比较长,需要3到5天。这样操作的话,待低压柜一进场,很快就可以验收,一个站房可以节省两天的施工时间。”
该工程不仅站房多,接线还比较复杂。8个开闭所的电源点,要从汇成变、湖滨东路的环网柜、源昌酒店的环网柜等12个地方引进来。在城市中心进行电力管沟开挖,施工难度大,并且后埭西路有排洪暗渠,不适合开挖,怎么办?变传统“开膛”方式为顶管施工“微创手术”。通过顶管施工作业方式,12回进线电源全部敷设完成。
施工现场,7个班组(5个电气班组、1个土建班组、1个顶管班组)日夜赶工,最高峰时,现场有320多名施工人员同时作业。“这段时间,白天‘泡’在工程现场,晚上回公司加班到凌晨两点,是我们的常态。我们都没有节假日的概念了,最忙的时候,在公司住了半个月。”陈昱煌说。
从11月21日起,工程高低压站房分四批进行启动送电。短短21天的时间,完成了28个配电站房、8个开闭所、28个计量间共64间站房的送电任务,创造了安商房配套电力工程的新纪录。
该工程采用分布式DTU四遥自动化,可以实现“点对点”自动化控制,配电站房更安全,也更“聪明”。并且,配电站房还装有环境智能监控系统平台,该系统可“知”配电站房“冷暖”。“温度是否合适,是否需要打开空调或者风机,都可以通过系统远程监控、操作。”城供分公司思明项目部施工员陈仕财介绍。
最后冲刺 一天安装电表超1000个
站房成功送电后,低压户表的送电紧锣密鼓推进。
12月12日,记者来到湖滨一至四里安商房现场,只见45栋楼房拔地而起,昔日的老旧小区脱胎换骨,成为现代化高品质的新家园。在湖滨三里的安商房,电力施工人员正在做电表安装的最后收尾工作。
将电表放至表箱,用螺丝拧紧,再进行封铅,在电力施工人员熟练的操作下,仅10多分钟,一层楼12个电表便完成安装。“该项目入户电表共有5000多个,其中,湖滨三里、四里入户电表有2895个。我们争分夺秒,一天安装电表超1000个,在两天半的时间完成表计安装任务。”陈昱煌说。
电表安装后,还要逐一排查。这个工程量可不小。45栋楼,每栋楼要一层一层排查,每个房间都要开灯查验,以确保一户一表安装到位。“一栋楼检查下来,差不多要2个多小时。”陈昱煌说。
12月13日,该工程完成一户一表低压及户表送电,为居民入住提供了可靠电力保障。
“众志成城,荣辱与共,给能所给,不遗余力。”工程建设单位、厦门兆旭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将这样一面锦旗送给城供分公司,表达诚挚谢意。
“非常给力,每一个供电节点都保质保量完成。”兆旭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机电工程师赵昆说,根据工程制定的节点、计划,城供分公司各级各部门、各个管理员全力以赴推进,日夜奋战在一线,验收送电时经常工作到晚上十一二点,最多时,一天内组织了10多个配电站房的验收送电,非常辛苦。“施工、验收、送电、整改,整个过程中,电力的组织、协调、执行都非常好,为确保湖滨一至四里安商房交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厦门日报记者 刘艳 通讯员 朱凤玲)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