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电动汽车 > 新闻

年产量破千万,中国新能源汽车挑战中前行

新京报评论发布时间:2024-11-15 09:20:00

  新能源汽车产量的持续跃升,背后是从基础设施到供应链体系以及消费的系统性升级。

11月14日在湖北武汉拍摄的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1000万辆达成活动现场。图/新华社

  随着一辆粉色车身的岚图知音汽车缓缓驶出生产线,10家新能源车企新车下线的视频同步播放……据新华社报道,11月14日上午,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1000万辆达成活动在湖北武汉举行。这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首次突破年度1000万辆。

  这是中国新能源汽车继去年实现总产量破2000万辆之后,迎来的又一个里程碑时刻。从2009年的“十城千辆”规模起步推广,到2018年年产销量过百万辆,中国新能源汽车用时近10年;再到2022年的年产销量过500万辆,用时约4年;再到首次突破年产1000万辆,仅用时约两年——产量不断加快突破,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持续攀登新台阶,最具代表性的标志之一。

  现代汽车产业素有工业皇冠上的明珠之称,是一个国家制造实力的重要象征。借助新能源汽车这一“新赛道”,中国汽车产业快速崛起,已逐步实现从“跟随者”到“领跑者”的转变。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的持续跃升,只是一种“结果”,背后更是从基础设施到供应链体系以及消费的系统性升级。

  比如,目前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规模充电基础设施网络,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超1000万台;基本建成完备且具有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成功打通了整车、原材料、零部件、系统总成及制造装备等关键环节,拥有世界一流的汽车供应链体系;消费者对自主品牌的认可度也明显提升。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品牌新能源乘用车市场份额已达80.6%。

  同时,新能源汽车的产业链、价值链也正持续向交通、能源、信息通信等领域拓展,带动如新一代动力电池、新型底盘、智能驾驶等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并协同推动能源供给、材料供应、生产制造等环节的低碳化发展。

  可以说,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壮大,不仅将助力中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也将为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积蓄信心、赢得主动性。

  不过,同时也得看到,站在一个新的高点上,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要实现更大的高位突破,特别是在全球市场中确立更大的竞争优势,依然需要克服挑战、乘势而上。

  一方面,在市场角度,衡量一个国家汽车产业综合实力及“含金量”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看在全球市场中的受认可度。尽管近年来中国新能源汽车不断加快“出海”步伐,但海外市场总量仍待提升。如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今年前10个月,新能源汽车国内销量869.2万辆,是同期新能源出口汽车量的8倍多。也即,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从销量结构看仍是以自销为主,出口占比并不高。

  另一方面,在供应链角度,虽然我国已基本构建起自主可控的新能源汽车供应链体系,但部分核心材料、芯片、装备等仍严重依赖于国外,一些关键环节的自主能力依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这意味着在关键技术、供应链上,中国新能源汽车还有短板需要弥补。

  众所周知,汽车产业是一个在全球范围内充分竞争的产业。当前受全球竞争加剧、地缘政治摩擦增多等外部因素的影响,无论是继续拓展全球市场,还是提升供应链韧性,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都将面临新的挑战和压力。这是必须正视的客观发展环境,对此也应有清醒的认识和未雨绸缪的应对准备。

  当然,从“无”到“有”,从“有”到“大”,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本身就是在不断克服挑战和直面竞争中一路走来的。只要继续坚持在开放中求发展、在创新中寻突破,充分尊重市场竞争和产业规律,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就一定能够不断实现新进位,为我国从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迈进,提供稳稳的“大梁”支撑。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