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海南举行的2023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吸引了公众关注的目光。会上提供的数据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达974.6万辆,其中我国销量达627.8万辆,占我国新车销售比例的29.8%。截至2023年第三季度末,全球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约3770万辆,我国占比约60%。
高速发展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面临哪些机遇与挑战?未来,新能源汽车将如何发展?本次大会发布的《2023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共识》指出,新能源汽车已进入全面市场化发展的攻坚期,将围绕纯电动汽车、插电/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发展,持续推动多元能源动力技术研发,加强充换电、氢能基础设施建设。
新能源汽车正迎来哪些变革
“从今年的销量来看,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仍然以纯电动为主,占70%以上,插电和增程式的混合动力销量也达28.78%。”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主席万钢表示。
交通运输部副部长王刚说,截至目前,全国已经建成充电停车位的高速公路服务区6257个,占高速公路服务区总数的94%。北京、辽宁、吉林、上海、浙江等11个省(市)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设施覆盖率达100%。
可是,到了节假日“一桩难求”依然是很多新能源车主的痛点,且纯电动汽车还存在不能完全满足高寒地区需要的问题。“面向未来,混合动力技术是个很好的技术,可以和氢燃料电池混合,达到更高的能效。”万钢认为。
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正在经历全面重塑。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辛国斌说,新能源汽车融汇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等多种变革性技术,产业链、价值链持续向交通、能源、信息通信等领域拓展。
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已成为汽车产业的发展潮流和趋势。“目前,智能网联的技术、创新和产品的推广取得了积极进展。今年上半年,L2级的辅助驾驶功能,在乘用车的搭载率已超过40%,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里搭载率更高,约占一半的份额。”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侯福深说,“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在一些特定的场景,如无人驾驶的出租车、公交车、物流车辆、港口等也实现了示范应用。”
氢燃料电池汽车普及还有多远
2023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现场,多家车商展出的氢燃料电池系统以及氢动力汽车引人驻足。展车中既有宝马iX5氢燃料电池车,也有上汽集团的“大家MIFA氢”,还有现代汽车的氢动力概念车NVision74……
2022年3月,我国发布了《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明确氢能是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载体,对我国氢能产业和应用领域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据统计,截至2023年7月,全国共有27个省级行政区制定了氢能产业发展规划。
“如何降低运输成本,仍是氢能产业目前的难点。”万钢说,“我国已形成多条输氢管道,部分长度已超过百公里。未来要推动建设规模化氢能产业,还需形成长距离管道运输的‘主动脉’和短距离管道输送的‘毛细血管’相结合的氢能供给体系,形成‘就地制备’‘西氢东用’的氢能源配置格局。”
据介绍,随着燃料电池的研发,纳入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的有5大城市群和41座城市,围绕这些城市群和城市形成了若干个燃料电池的示范产业集群。2021年,财政部、工信部、科技部、发改委共同启动了燃料电池汽车城市群商业示范。经过这几年的发展,车辆推广规模快速提升,应用场景逐渐丰富。截至今年9月,燃料电池汽车累计销量达17822辆,累计建成加氢站407座,其中投入运营269座。该示范运行覆盖了城市、物流、运输、工程、港口、园区等多元场景,通过“科技冬奥”验证了燃料电池汽车寒冬季规模运行以及“绿电”制氢及应用的技术经济性。
汽车产业如何实现绿色低碳转型
会上还发布了《汽车产业绿色低碳发展路线图1.0》。路线图指出汽车产业绿色低碳发展的总目标是,力争到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之后通过30余年的持续努力,不断提升汽车产业低碳、零碳技术自主创新能力,逐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引领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进而支撑我国“碳中和”发展目标如期实现。
路线图明确了我国汽车产业碳排放核算的边界:汽车产业碳排放核算边界涵盖汽车运行产生的直接碳排放,以及汽车制造过程中消耗化石燃料产生的直接碳排放和消耗外购电力、热力产生的间接碳排放。
“核算结果显示,2022年,我国由汽车运行造成的碳排放占全社会碳排放的8%、占交通碳排放的80%,其中商用车碳排放占55%。另外,汽车制造碳排放相对比较低,以电能消耗产生的间接碳排放为主。”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骏介绍。
对此,路线图提出,传统乘用车要持续优化汽车节能技术,全面提升传统能源汽车节能技术和燃油经济性水平。新能源乘用车将不断提升关键技术水平,加速推广普及,并探索燃料电池在乘用车领域的推广应用。商用车要以场景需求为驱动力,多技术路线协同推动低碳、零碳燃料内燃机商用车应用。汽车制造领域要聚焦提升厂区能源利用效率、实施能源替代降碳改造、推动生产工艺与装备改造升级、提高资源循环利用水平等方面。加强汽车与上游材料、燃料生产、下游交通协同配合,加快实现全产业链协同降碳。(记者 王晓樱 詹媛 见习记者 李春剑 王轩尧)
来源:光明日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