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如夏花之绚烂,逝如秋叶之静美。走进王娅位于西青区中北镇华亭丽园的家,70平方米的一居室单元里,依然摆放着沙发,餐桌椅,书柜和床几样简单的家具,屋里和以前一样,用梯子做成的输液架、许久没骑的自行车、墙角准备给贫困学生寄去的衣物……一切都像在等待着它的主人归来。然而,它的主人却静静地走了。2019年2月16日,与病魔顽强抗争近一年的王娅走完了67年的生命旅程,却为人间留下了无限温暖。
奉献之美
2月20日,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同事,王娅生前好友、同学送别王娅最后一程。“王娅是国家电网的骄傲,也是我们的榜样。她的未竟事业,我们继续来做。”参加完追悼会之后,国网天津电力员工这样表示。
王娅,一位普普通通的电网退休职工,用她的善举描绘了人世间“最温暖的样子”。她捐其所有,燃尽自己,照亮他人。
1952年4月16日,王娅出生在天津一个幸福的家庭。她曾下乡插队、从事教育事业,1976年成为了一名电力工人,2002年退休于天津电力检修公司。工作的26年间,她曾担任220千伏北郊变电站值长、海光寺基地站值长。她兢兢业业、一丝不苟,默默地坚守在变电运行岗位上,从未发生过安全责任事故。
天津电力检修公司工会主席冯景丽告诉记者,王娅一生为人正直,做事务实,勤俭持家,爱心奉献。对待工作,王娅勤勤恳恳、孜孜不倦、任劳任怨,自学电力专业知识、钻研电力技术,作为业务骨干曾参与编撰《电力系统运行技术》;对待生活,她积极乐观、独立自强、热心助人,虽身患重症,仍心系学子,用尽全力照亮了寒门学子的求学之路。
王娅的一生勤俭而豁达。她致力于慈善事业,汶川地震、南方水灾、西部助困,都留下了她爱心捐赠的足迹。她的一生内敛而坚韧,捐助从未向人提及,就连最亲近的徒弟也是在她退休多年后才知道她的善举。她的一生奉献而无私,身后捐赠遗体,捐献了毕生的积蓄和房产。
轻轻的,你走了,没带走一片云彩,留下的却是漫天繁星。一些素不相识的人听说了王娅的事迹和她已经离去的消息,深受感动。有的网友留言:她留给了世间最温暖的样子。
朴素之美
一张早期照片记录了王娅美丽的样子。在王娅成为一名电力工人的15年后,前来天津电力检修公司报到的赵颖当上了王娅的徒弟。在赵颖眼中,师傅不但外表美丽,心灵更美。“那年年底,单位有位同事的家被盗了,年货都丢了。大家就商量每人拿出点年货帮帮她。”那天,晚归的赵颖路过值班室时,看见师傅王娅偷偷把整整一箱年货放进了大家准备第二天送给同事的筐里。可当大家问起这事时,王娅却一直没有承认。“从那时开始,我就认定了师傅,觉得她就是个做了好事还不愿说的好人。这样的人,值得相交一生。”
相差20岁的王娅和赵颖不仅是亲密的师徒,还是一对“忘年交”。即使是在王娅退休后,赵颖也一直与师傅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我到现在还清楚地记得3年前的那天。我去师傅家看她,一开门她便满脸笑容。她拉着我的手说:‘小颖,我今天联系上了甘肃兴华青少年助学基金会,以后我要尽我所能地帮帮西部的孩子们。’”赵颖之所以对那一天印象深刻,不仅是因为那天的师傅说起这些时笑得像个孩子,更是因为从那天开始,师傅的生活质量变得越来越差。“她最喜欢吃的是白水煮菜,因为不用放油,几乎不太吃肉,一个鸡架便是一顿奢侈饭,一个月的伙食费只有200元。她说,钱要用到有用的地方。”说这些时,赵颖哭红了眼睛。
身边的人其实都看不惯王娅对自己如此“吝啬”。几件薄厚不同、款式普通的衣裤,是她一年四季的服饰。“师傅都是自己买布做衣服,50块钱就能做一身。她说这样的衣服质量好还便宜。”赵颖说。
在卧室的书桌上,散落着王娅手写的每月收支情况。每一笔收入与支出都详细记录。话费支出100元、生活支出566元、捐款2000元……除了必要的医药费,捐给贫困学生的钱占据了王娅资金支出的最大比重。“买菜挑便宜的,生活上能省则省。”高桂芬和王娅相识多年。谈起自己的这位好姐妹,她红着眼睛说:“我们看不惯她这样,希望她过得好一点,可是她说自己过得很幸福。唯一让她烦心的就是,每次看到孩子们的资料,都觉得自己的能力有限,真的是哪个都想帮。”
冯景丽说,一个人做好事并不难,难得的是坚持三十余年毫无保留。我们看到了她的朴素之美,爱心之美,甚至是“吝啬”之美,她用生动的实践诠释了一个电网人的大爱之美。
爱心之美
古道热肠,仗义向善,长达26年的电力职业生涯,对王娅的人生道路影响极大。“人民电业为人民”的企业宗旨,电力行业的优良传统,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的热土,培育了她的职业素养,更培育了她的高尚品质。她不仅用二十余年安全运行无任何差错的工作业绩守护着万家灯火,更用三十余年热心公益、扶贫济困的行动触及了亿万人的心灵。
她的第一次捐助是在1985年。当时有一个捐助国宝大熊猫的爱心捐赠活动,王娅捐出了5元钱。这是她的第一次捐款。1989年,希望工程正式成立。王娅毫不犹豫地捐出了100元,而当时她每月的工资还不足200元。从西南旱灾、南方水灾、希望工程到汶川地震、青海玉树地震,都有王娅留下的爱心。这些年到底捐了多少钱?王娅也记不清。大家只能从一份份捐赠证书、一张张汇款收据中了解大概情况……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天津市慈善基金会,都留下了她爱心捐赠的足迹。
天津老年大学花卉研修班的同学们和王娅相处了10年。大家对她的评价是坦率、乐观。张女士和王娅是同桌,她哽咽地说:“捐助贫困学生的事,她瞒了我们10年。当媒体报道出来的时候,我们才知道她就是我们热心的好班长。作为同学,我们应该弘扬这种精神。”
一次,赵颖来到王娅家中做客。在素雅质朴的房内,两座书架吸引了她。赵颖拿起几本图书翻阅时,注意到一个当作书签的红色小本。“那是一个献血本,被顺手当作书签使用了。”让她惊讶的是,在随后的阅读中,她竟陆续翻出了四五本献血证。“献血地点不一样,此前她从来没说过。”赵颖这才知道,从1986年开始,王娅用平凡的行动践行着不平凡的事业。
2016年,王娅偶然看到清华大学教授赵家和成立基金会捐助甘肃贫苦学子的报道,深受感动。王娅很快将6000元助学金打入兴华青少年助学基金会账户。这样的举动让基金会理事长陈章武记住了这位普通的退休女工。
陈章武回忆说:“那天在拍摄现场,我想请王娅女士作为爱心人士代表上台出镜,可她坚决不同意。王娅女士跟我讲,见到那些孩子她就心满意足了,不要让孩子们有什么精神负担。”
看着王娅离世之后关于她的新闻报道,张女士轻轻地抚摸着报纸,像是抚摸王娅的脸颊,喃喃地说:“她是心怀大爱的‘天津好人’。”
生命之美
“王老师,我们来接您回家。”2月20日当天,天津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辅导员郭琳面对王娅的遗体,红着眼圈轻声说道。
每每听到“王娅”,郭琳都会想起两组数字——孑然一身的王娅和长期资助的7名学子,每月仅4000元的退休金和捐赠的一百万房产。一直以来,她都想见见这位在与死神赛跑的同时,还无私奉献的同城爱心人士,却未曾想到,初识已成诀别。作为曾经的医学学生和今天的教师,郭琳噙着泪说:“逝者之躯启迪再生之人,而她生前坚守初心,燃尽自己,把爱传递给更多人的善举,则让我看到了‘人’这个字一撇一捺相互支撑的力量。”
2018年年初,王娅计划着再拿出一笔钱,多捐助几个孩子。然而2018年3月份,王娅被查出患有胰腺癌。病魔来势汹汹,她却忍受着病痛折磨,跟随基金会踏上了甘肃家访之路。只有她自己深知,那可能是最后一次出远门了。当时他们去了学校和学生家里访问,看到受捐助学生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学习劲头特别足,王娅很高兴,浑然忘记了自己的病痛。
重燃生命信心只为帮助他人。2018年12月21日,记者再次去看望王娅时,发现她更瘦了。这位为了助学将房子捐出去的老人,两条胳膊上布满针眼,有的地方还没有消肿。王娅对记者说,如果真的可以延长生命,她还能帮助更多贫困孩子上学。王娅生病期间,来自河北、浙江、甘肃和海外的爱心人士纷纷为她捐款、捐药。
在生命倒计时之际,王娅签署了遗体捐献协议,将自己的身体也奉献给了祖国的医学事业。
王娅家中的书柜里摆着两张打开的荣誉证书,分别是天津市文明办授予的“天津好人”荣誉称号和天津市妇联授予的天津市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在客厅茶几上,放着一个没有拆开的大信封,上面印着“甘肃省灵台县第一中学”的字样。拆开信封,里面是7封来自受王娅资助学生的信件。7个孩子在信里写了各自的近况,诉说着对王娅的感谢、思念和祝福之情。
“亲爱的王奶奶,您是无私的人,是太阳、是雨露,光芒照耀着大地,滋润着我的心田,您用您的毕生心血来资助贫困学生,这份恩情我此生难忘。此后,我定将用您资助的钱,努力学习,回报祖国、回报社会,决不辜负您的善心。我也会将您高尚的品质发扬光大!”一位名叫冯亚娟的同学在信中动情地写道。
“亲爱的王奶奶,我一直记得您的话,要努力使自己活得有意义,在生活中也尽可能帮助别人。”信的落款是“您远在西宁的孩子白云”。
王娅将生命幻化成了天边最美丽的晚霞。
“没有做到最好的决心,不如不去做。”这是王娅在工作中践行的标准,也是她一生的信条。她用最美的言行凝结出一位普通的国家电网人最美的心花,绽放在天地之间。
主办单位:中国电力发展促进会 网站运营:北京中电创智科技有限公司 国网信通亿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销售热线:400-007-1585
项目合作:400-007-1585 投稿:63413737 传真:010-58689040 投稿邮箱:yaoguisheng@chinapower.com.cn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ICP证140522号 京ICP备14013100号 京公安备11010602010147号
生如夏花之绚烂,逝如秋叶之静美。走进王娅位于西青区中北镇华亭丽园的家,70平方米的一居室单元里,依然摆放着沙发,餐桌椅,书柜和床几样简单的家具,屋里和以前一样,用梯子做成的输液架、许久没骑的自行车、墙角准备给贫困学生寄去的衣物……一切都像在等待着它的主人归来。然而,它的主人却静静地走了。2019年2月16日,与病魔顽强抗争近一年的王娅走完了67年的生命旅程,却为人间留下了无限温暖。
奉献之美
2月20日,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同事,王娅生前好友、同学送别王娅最后一程。“王娅是国家电网的骄傲,也是我们的榜样。她的未竟事业,我们继续来做。”参加完追悼会之后,国网天津电力员工这样表示。
王娅,一位普普通通的电网退休职工,用她的善举描绘了人世间“最温暖的样子”。她捐其所有,燃尽自己,照亮他人。
1952年4月16日,王娅出生在天津一个幸福的家庭。她曾下乡插队、从事教育事业,1976年成为了一名电力工人,2002年退休于天津电力检修公司。工作的26年间,她曾担任220千伏北郊变电站值长、海光寺基地站值长。她兢兢业业、一丝不苟,默默地坚守在变电运行岗位上,从未发生过安全责任事故。
天津电力检修公司工会主席冯景丽告诉记者,王娅一生为人正直,做事务实,勤俭持家,爱心奉献。对待工作,王娅勤勤恳恳、孜孜不倦、任劳任怨,自学电力专业知识、钻研电力技术,作为业务骨干曾参与编撰《电力系统运行技术》;对待生活,她积极乐观、独立自强、热心助人,虽身患重症,仍心系学子,用尽全力照亮了寒门学子的求学之路。
王娅的一生勤俭而豁达。她致力于慈善事业,汶川地震、南方水灾、西部助困,都留下了她爱心捐赠的足迹。她的一生内敛而坚韧,捐助从未向人提及,就连最亲近的徒弟也是在她退休多年后才知道她的善举。她的一生奉献而无私,身后捐赠遗体,捐献了毕生的积蓄和房产。
轻轻的,你走了,没带走一片云彩,留下的却是漫天繁星。一些素不相识的人听说了王娅的事迹和她已经离去的消息,深受感动。有的网友留言:她留给了世间最温暖的样子。
朴素之美
一张早期照片记录了王娅美丽的样子。在王娅成为一名电力工人的15年后,前来天津电力检修公司报到的赵颖当上了王娅的徒弟。在赵颖眼中,师傅不但外表美丽,心灵更美。“那年年底,单位有位同事的家被盗了,年货都丢了。大家就商量每人拿出点年货帮帮她。”那天,晚归的赵颖路过值班室时,看见师傅王娅偷偷把整整一箱年货放进了大家准备第二天送给同事的筐里。可当大家问起这事时,王娅却一直没有承认。“从那时开始,我就认定了师傅,觉得她就是个做了好事还不愿说的好人。这样的人,值得相交一生。”
相差20岁的王娅和赵颖不仅是亲密的师徒,还是一对“忘年交”。即使是在王娅退休后,赵颖也一直与师傅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我到现在还清楚地记得3年前的那天。我去师傅家看她,一开门她便满脸笑容。她拉着我的手说:‘小颖,我今天联系上了甘肃兴华青少年助学基金会,以后我要尽我所能地帮帮西部的孩子们。’”赵颖之所以对那一天印象深刻,不仅是因为那天的师傅说起这些时笑得像个孩子,更是因为从那天开始,师傅的生活质量变得越来越差。“她最喜欢吃的是白水煮菜,因为不用放油,几乎不太吃肉,一个鸡架便是一顿奢侈饭,一个月的伙食费只有200元。她说,钱要用到有用的地方。”说这些时,赵颖哭红了眼睛。
身边的人其实都看不惯王娅对自己如此“吝啬”。几件薄厚不同、款式普通的衣裤,是她一年四季的服饰。“师傅都是自己买布做衣服,50块钱就能做一身。她说这样的衣服质量好还便宜。”赵颖说。
在卧室的书桌上,散落着王娅手写的每月收支情况。每一笔收入与支出都详细记录。话费支出100元、生活支出566元、捐款2000元……除了必要的医药费,捐给贫困学生的钱占据了王娅资金支出的最大比重。“买菜挑便宜的,生活上能省则省。”高桂芬和王娅相识多年。谈起自己的这位好姐妹,她红着眼睛说:“我们看不惯她这样,希望她过得好一点,可是她说自己过得很幸福。唯一让她烦心的就是,每次看到孩子们的资料,都觉得自己的能力有限,真的是哪个都想帮。”
冯景丽说,一个人做好事并不难,难得的是坚持三十余年毫无保留。我们看到了她的朴素之美,爱心之美,甚至是“吝啬”之美,她用生动的实践诠释了一个电网人的大爱之美。
爱心之美
古道热肠,仗义向善,长达26年的电力职业生涯,对王娅的人生道路影响极大。“人民电业为人民”的企业宗旨,电力行业的优良传统,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的热土,培育了她的职业素养,更培育了她的高尚品质。她不仅用二十余年安全运行无任何差错的工作业绩守护着万家灯火,更用三十余年热心公益、扶贫济困的行动触及了亿万人的心灵。
她的第一次捐助是在1985年。当时有一个捐助国宝大熊猫的爱心捐赠活动,王娅捐出了5元钱。这是她的第一次捐款。1989年,希望工程正式成立。王娅毫不犹豫地捐出了100元,而当时她每月的工资还不足200元。从西南旱灾、南方水灾、希望工程到汶川地震、青海玉树地震,都有王娅留下的爱心。这些年到底捐了多少钱?王娅也记不清。大家只能从一份份捐赠证书、一张张汇款收据中了解大概情况……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天津市慈善基金会,都留下了她爱心捐赠的足迹。
天津老年大学花卉研修班的同学们和王娅相处了10年。大家对她的评价是坦率、乐观。张女士和王娅是同桌,她哽咽地说:“捐助贫困学生的事,她瞒了我们10年。当媒体报道出来的时候,我们才知道她就是我们热心的好班长。作为同学,我们应该弘扬这种精神。”
一次,赵颖来到王娅家中做客。在素雅质朴的房内,两座书架吸引了她。赵颖拿起几本图书翻阅时,注意到一个当作书签的红色小本。“那是一个献血本,被顺手当作书签使用了。”让她惊讶的是,在随后的阅读中,她竟陆续翻出了四五本献血证。“献血地点不一样,此前她从来没说过。”赵颖这才知道,从1986年开始,王娅用平凡的行动践行着不平凡的事业。
2016年,王娅偶然看到清华大学教授赵家和成立基金会捐助甘肃贫苦学子的报道,深受感动。王娅很快将6000元助学金打入兴华青少年助学基金会账户。这样的举动让基金会理事长陈章武记住了这位普通的退休女工。
陈章武回忆说:“那天在拍摄现场,我想请王娅女士作为爱心人士代表上台出镜,可她坚决不同意。王娅女士跟我讲,见到那些孩子她就心满意足了,不要让孩子们有什么精神负担。”
看着王娅离世之后关于她的新闻报道,张女士轻轻地抚摸着报纸,像是抚摸王娅的脸颊,喃喃地说:“她是心怀大爱的‘天津好人’。”
生命之美
“王老师,我们来接您回家。”2月20日当天,天津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辅导员郭琳面对王娅的遗体,红着眼圈轻声说道。
每每听到“王娅”,郭琳都会想起两组数字——孑然一身的王娅和长期资助的7名学子,每月仅4000元的退休金和捐赠的一百万房产。一直以来,她都想见见这位在与死神赛跑的同时,还无私奉献的同城爱心人士,却未曾想到,初识已成诀别。作为曾经的医学学生和今天的教师,郭琳噙着泪说:“逝者之躯启迪再生之人,而她生前坚守初心,燃尽自己,把爱传递给更多人的善举,则让我看到了‘人’这个字一撇一捺相互支撑的力量。”
2018年年初,王娅计划着再拿出一笔钱,多捐助几个孩子。然而2018年3月份,王娅被查出患有胰腺癌。病魔来势汹汹,她却忍受着病痛折磨,跟随基金会踏上了甘肃家访之路。只有她自己深知,那可能是最后一次出远门了。当时他们去了学校和学生家里访问,看到受捐助学生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学习劲头特别足,王娅很高兴,浑然忘记了自己的病痛。
重燃生命信心只为帮助他人。2018年12月21日,记者再次去看望王娅时,发现她更瘦了。这位为了助学将房子捐出去的老人,两条胳膊上布满针眼,有的地方还没有消肿。王娅对记者说,如果真的可以延长生命,她还能帮助更多贫困孩子上学。王娅生病期间,来自河北、浙江、甘肃和海外的爱心人士纷纷为她捐款、捐药。
在生命倒计时之际,王娅签署了遗体捐献协议,将自己的身体也奉献给了祖国的医学事业。
王娅家中的书柜里摆着两张打开的荣誉证书,分别是天津市文明办授予的“天津好人”荣誉称号和天津市妇联授予的天津市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在客厅茶几上,放着一个没有拆开的大信封,上面印着“甘肃省灵台县第一中学”的字样。拆开信封,里面是7封来自受王娅资助学生的信件。7个孩子在信里写了各自的近况,诉说着对王娅的感谢、思念和祝福之情。
“亲爱的王奶奶,您是无私的人,是太阳、是雨露,光芒照耀着大地,滋润着我的心田,您用您的毕生心血来资助贫困学生,这份恩情我此生难忘。此后,我定将用您资助的钱,努力学习,回报祖国、回报社会,决不辜负您的善心。我也会将您高尚的品质发扬光大!”一位名叫冯亚娟的同学在信中动情地写道。
“亲爱的王奶奶,我一直记得您的话,要努力使自己活得有意义,在生活中也尽可能帮助别人。”信的落款是“您远在西宁的孩子白云”。
王娅将生命幻化成了天边最美丽的晚霞。
“没有做到最好的决心,不如不去做。”这是王娅在工作中践行的标准,也是她一生的信条。她用最美的言行凝结出一位普通的国家电网人最美的心花,绽放在天地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