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昌彬:积廿余载之功暖一乡之人心

黄沙瑶族乡,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临桂区两个瑶族乡之一,也是最边远的山区。行走在260多平方公里的黄沙乡,到处可以看到高山绵延、沟壑纵横、林海苍莽、云雾缭绕,瑶族村落星星点点散落在大山密林中,有些一个山头只看到一两户人家。

这些年来,由于很多年轻人走出大瑶山务工生活,昔日人来人往的瑶村成了空心村、空巢村,留守的老人、儿童成为这些空巢村的“主角”。据不完全统计,黄沙乡户籍人口有5000多人,常住人口仅有1200多人,65岁以上的老人则有680人。

广西电网公司桂林临桂供电局五通供电所黄沙营业点中级作业员阳昌彬,生在此处,长在此处,服务此处。从走收电费服务乡亲用电到帮衬老人、小孩日常生活,24年里,他把自己完全沉浸到黄沙乡的草木人情中,编织出属于他的“人情网”。在这个“网”里,他有时是孤寡老人的“儿子”,有时又是贫困家庭中的“大哥”,他用最微弱的力量亲身实践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从核心的黄沙乡政府到偏远的宇海村,推开门,随意打听是否认识阳昌彬,几乎都能得一句:“哦,小彬啊。他人可以,叫得动。”在乡下得这样一句“人可以,叫得动”,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阳昌彬花了20多年的功夫,一天也没懈怠。

赵美姣,76岁了,夜里怕黑,堂屋灯不亮,就会打电话给阳昌彬。老三哥赵周发,早晨天微微亮,就到阳昌彬住处喊他查看自家线路。住在附近的他对这些全部有求必应,不分早晚。因为他喜欢,对这份工作在勤奋的基础上投入了更多的感情。阳昌彬心里那张大图里,不仅有最基本的山川地理,还有每座村寨、每户人家、每个电表,甚至线路旁毛竹生长的姿态。当然最重要的,还是那里生活的人,尤其是留守老人的喜好、际遇。

阳昌彬说,这么多年里,他已经养成了习惯,查看线路、收电费时,就要留意独居老人房子上的炊烟。山里人家都有火塘,每天起床生火、做饭,屋顶上得冒“烟子”。如若没有,就得赶紧就近找附近山民问情况,或者直接到老人家里探望。

于是那些老人也依赖他,电器安装、手机使用这些年轻人看来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事情,他们都会等阳昌彬来解决。这种细碎的看上去折磨人的活,阳昌彬甘之如饴。因为,“我父母不在身边,我希望他们碰到的陌生人也能对他们更好一些。”

就这样,阳昌彬逐渐成为黄沙乡人生活的一部分,就像生活中的灯。可能不那么直击人心,但这个世界因为有这样的人存在会变得更加美妙。他总会在你需要的时候出现,在你不注意的时候消失。做着或许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却在这种微不足道的事情里挖掘出自己的价值,尽力提供淡淡如水的温暖。

这样的人生,或许不是星光璀璨,但肯定一丝不苟。积20余年之功,终暖一乡之人心。

关键词: 区块链, 广西电力

主办单位:中国电力发展促进会  网站运营:北京中电创智科技有限公司    国网信通亿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销售热线:400-007-1585
项目合作:400-007-1585 投稿:63413737 传真:010-58689040 投稿邮箱:yaoguisheng@chinapower.com.cn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ICP证140522号 京ICP备14013100号 京公安备11010602010147号

阳昌彬:积廿余载之功暖一乡之人心

作者:刘杰 毛雨贤  发布时间:2019-01-11   来源:电力网

黄沙瑶族乡,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临桂区两个瑶族乡之一,也是最边远的山区。行走在260多平方公里的黄沙乡,到处可以看到高山绵延、沟壑纵横、林海苍莽、云雾缭绕,瑶族村落星星点点散落在大山密林中,有些一个山头只看到一两户人家。

这些年来,由于很多年轻人走出大瑶山务工生活,昔日人来人往的瑶村成了空心村、空巢村,留守的老人、儿童成为这些空巢村的“主角”。据不完全统计,黄沙乡户籍人口有5000多人,常住人口仅有1200多人,65岁以上的老人则有680人。

广西电网公司桂林临桂供电局五通供电所黄沙营业点中级作业员阳昌彬,生在此处,长在此处,服务此处。从走收电费服务乡亲用电到帮衬老人、小孩日常生活,24年里,他把自己完全沉浸到黄沙乡的草木人情中,编织出属于他的“人情网”。在这个“网”里,他有时是孤寡老人的“儿子”,有时又是贫困家庭中的“大哥”,他用最微弱的力量亲身实践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从核心的黄沙乡政府到偏远的宇海村,推开门,随意打听是否认识阳昌彬,几乎都能得一句:“哦,小彬啊。他人可以,叫得动。”在乡下得这样一句“人可以,叫得动”,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阳昌彬花了20多年的功夫,一天也没懈怠。

赵美姣,76岁了,夜里怕黑,堂屋灯不亮,就会打电话给阳昌彬。老三哥赵周发,早晨天微微亮,就到阳昌彬住处喊他查看自家线路。住在附近的他对这些全部有求必应,不分早晚。因为他喜欢,对这份工作在勤奋的基础上投入了更多的感情。阳昌彬心里那张大图里,不仅有最基本的山川地理,还有每座村寨、每户人家、每个电表,甚至线路旁毛竹生长的姿态。当然最重要的,还是那里生活的人,尤其是留守老人的喜好、际遇。

阳昌彬说,这么多年里,他已经养成了习惯,查看线路、收电费时,就要留意独居老人房子上的炊烟。山里人家都有火塘,每天起床生火、做饭,屋顶上得冒“烟子”。如若没有,就得赶紧就近找附近山民问情况,或者直接到老人家里探望。

于是那些老人也依赖他,电器安装、手机使用这些年轻人看来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事情,他们都会等阳昌彬来解决。这种细碎的看上去折磨人的活,阳昌彬甘之如饴。因为,“我父母不在身边,我希望他们碰到的陌生人也能对他们更好一些。”

就这样,阳昌彬逐渐成为黄沙乡人生活的一部分,就像生活中的灯。可能不那么直击人心,但这个世界因为有这样的人存在会变得更加美妙。他总会在你需要的时候出现,在你不注意的时候消失。做着或许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却在这种微不足道的事情里挖掘出自己的价值,尽力提供淡淡如水的温暖。

这样的人生,或许不是星光璀璨,但肯定一丝不苟。积20余年之功,终暖一乡之人心。

      关键词:电力, 广西电力


稿件媒体合作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63413737

广告项目咨询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63415404

投诉监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58689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