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从高空俯瞰北京城,是一片望不到头的灯海。这片光亮的海洋中,一盏盏路灯镶嵌在纵横交错的道路两侧,与流动的车灯一起勾勒出一条条、一圈圈耀眼的光线。而40年前的夜晚则黯淡寂寥得多了。40年来,灯的变化几乎发生在北京城的每一条寻常街巷。
从“特殊待遇”到迅猛生长
于斌是变化的亲历者。1972年,他刚满20岁,从部队复员回京后住进了南锣鼓巷旁的蓑衣胡同,一住就是40多年。
“200多米长的胡同里,立着三四根电线杆,当时的路灯就架在这几根杆子上。”说起当年胡同里的路灯,于斌印象深刻,因为自家院门前就有一盏。晚上天气好时,街坊们会在路灯下面摆一桌象棋,孩子们在旁边跳皮筋、弹弹珠。于斌回忆:“就是灯太少,又不大亮,老人们下棋时看不清棋子,还得拿到眼前仔细瞅瞅。”
“以前,城区的路灯都是40瓦或60瓦的白炽灯,只能照亮一小块地方,保证最基本的照明。”今年57岁的郗书堂也是个“老北京”,干了35年路灯工作的他,对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城市照明的发展,有着更加深入的了解。
20世纪80年代,北京市增加了对人民生活和农业供电的比重,北京的路灯初步发展了起来。1980年上半年,当时的东城、西城、崇文区的路灯全部升级为80瓦高压水银荧光灯,亮度增加了5至7倍。“有一天,发现大街上和胡同里的路灯都明显亮了许多。”于斌记得,那一晚,大家都说胡同里比家里头还亮些。
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各行各业飞速发展,对电力的需求也日益旺盛。1986年,北京拉闸限电达到高峰,供电最紧张的时候,平均每天要有一半的线路拉闸限电。那时,“配有备用照明灯”是新开张酒店吸引顾客的亮点,“坏路灯的好处是能省电”成了报纸上著名的段子……
“当年,路灯是有‘特殊待遇’的。”郗书堂说,上世纪90年代以前,北京的很多路灯由专用的路灯高压线路供电,有专门的变压器。“拉闸、限电比较频繁,但是路灯不能随便停。”郗书堂家门前是一条街道,当年“经常能看到两边的居民楼停电了,中间的路灯还亮着”。
虽有“特殊待遇”,电的不足还是制约了灯的发展。1979年北京城区的路灯是5.1万盏,1997年这个数字只增长到8.3万。
为了应对缺电状况,1993春天,北京启动了著名的“9511”工程,此后一大批发电站、变电站和输电线路建设投运。1995年11月,北京严重缺电的局面得到初步缓解,基本结束了长达20多年的拉闸限电历史。1997年,“9950”工程提出并实施,进一步增容改造北京的供电设施。2006年,服务北京奥运会的“0811”工程启动,北京电网网架结构更加坚强,输送能力和抵御事故的能力明显提升。
电力的供应越来越充足稳定,路灯也迎来了发展的契机。
1997年迎接香港回归、1999年新中国成立50周年和2008年奥运会,郗书堂陆续参与了当时的“北京亮起来”“广场路灯改造”“奥运靓丽”等一系列大型路灯建设改造工程。北京路灯的光源从高压汞灯陆续换成了透雾性更好、发光效率更高的高压钠灯,并且沿用至今。2007年,于斌所住的蓑衣胡同还实施了架空线路入地改造。电线杆没了,“寄居”在上面的几盏路灯也变成了一排灯笼造型的景观路灯。
目前,北京市城市照明管理中心负责管理的路灯已经超过30万盏,是40年前的6倍。点亮的区域也随着城市建设越来越广。
从人工启闭灯到开关“看天”定
早年的路灯,除了不够亮,还有一点让于斌有些不满意:“无论是胡同里,还是马路上,经常天都黑了,灯还没亮起来。”
“由专用高压线路供电的那个年代,路灯是不够‘聪明’的。”郗书堂说,那时的路灯启闭由一个类似继电器的触发装置来控制,所有的路灯几乎同时开、同时关。因为时令的关系,每过一两个月还要再人为调整一次时间。受技术限制,路灯的开关与日出日落的时间经常对不上,该亮时不亮,该熄时不熄。于斌的包里曾常年放着一个手电筒,就怕下班晚看不见路。
20世纪90年代,路灯开始由变压器里的一个类似定时器的智能仪自动控制,根据北京四季的日出日落时间设定。虽然比以前精准了些,但是路灯启闭的时间还是固定的。
2000年,右安门、香山、方庄、中关村和京昌公路5个地区试点安装了路灯遥控装置,取得成功。采用这种控制装置的路灯可以随时启闭,配备的数据网可以调取天气情况。如果碰上雨雪天,工作人员还能根据气候延长照明时间。路灯的开关终于可以由“天”定了。
如今,这种智能控制路灯启闭的技术不仅普及到了北京城区几乎所有的路灯,技术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走进北京城市照明监控指挥中心,可以看到一个由28块屏幕组成的巨大的监视平台。运行曲线、卫星云图和追踪地图以及相关数据在屏幕中不断地闪动着。
监控指挥中心于2008年5月正式启用,控制着北京城区约30万盏路灯和近500处景观照明设施。每个灯泡的亮灯情况都能实时反馈到系统上。
“一旦哪里遇到雨雾天气,需要提前或延迟开关灯,我们就通过远程遥控,随时启闭路灯。”监控指挥中心负责人王旭说,“为了更精确地确定开、关灯时间,我们在城区29个区域装了鹰眼。”王旭口中的“鹰眼”,学名叫远程光照度监控终端,可以实时监控自然光照度,并以此作为开关路灯的依据。“如果突然下雨,天暗了,我们的鹰眼就会检测到,提前开灯。”王旭说。
于斌已经记不清从什么时候开始不再担心天黑灯不亮的问题。他只记得好几年前,家里就没有手电筒了。
新技术服务智慧城市
11月,深秋的左安门西街一片金黄色,微风中轻轻摇曳的银杏叶和一排装扮别致的路灯杆相映成趣。这排路灯杆一共有20根,金色的杆身上绘着祥云图案。“这些是复合型路灯,和普通路灯大不一样。”北京市城市照明管理中心运检部主任陈春光是个技术达人。这一排“暗藏玄机”的路灯就是他和同事们的作品。
“它们与普通路灯最大的不同,就是白天也能派上用场。”陈春光走到靠近马路的灯杆一侧,打开了一扇巴掌大的小门,“扫一扫就能马上充电。”他指了指灯杆上的二维码。原来,这里竟然藏着一个电动汽车的充电接口。
再往上看,灯杆上还架着一个电子显示屏,正在滚动发布当地的温度、湿度、气压、风速等数据,还能实时监测PM2.5和噪音值。这些路灯连接着互联网,杆顶就是一个信号传输基站。“一根灯杆上集成多项智能应用,既实用又省地方。”说起这个“三头六臂”的路灯,陈春光满脸的自豪,“现在大家对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充电、联网、环境监测……这些功能可以为居民出行提供便利。”
这种复合型路灯已经在北京的城六区试点应用了100套,北京要建设智慧城市,作为重要市政设施的路灯,也能发挥大作用。“现在,大数据分析已经被广泛运用到路灯的运维之中,未来更多的灯杆上会预留无线设备的接入端口,服务智慧城市建设。”陈春光说。
主办单位:中国电力发展促进会 网站运营:北京中电创智科技有限公司 国网信通亿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销售热线:400-007-1585
项目合作:400-007-1585 投稿:63413737 传真:010-58689040 投稿邮箱:yaoguisheng@chinapower.com.cn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ICP证140522号 京ICP备14013100号 京公安备11010602010147号
夜晚从高空俯瞰北京城,是一片望不到头的灯海。这片光亮的海洋中,一盏盏路灯镶嵌在纵横交错的道路两侧,与流动的车灯一起勾勒出一条条、一圈圈耀眼的光线。而40年前的夜晚则黯淡寂寥得多了。40年来,灯的变化几乎发生在北京城的每一条寻常街巷。
从“特殊待遇”到迅猛生长
于斌是变化的亲历者。1972年,他刚满20岁,从部队复员回京后住进了南锣鼓巷旁的蓑衣胡同,一住就是40多年。
“200多米长的胡同里,立着三四根电线杆,当时的路灯就架在这几根杆子上。”说起当年胡同里的路灯,于斌印象深刻,因为自家院门前就有一盏。晚上天气好时,街坊们会在路灯下面摆一桌象棋,孩子们在旁边跳皮筋、弹弹珠。于斌回忆:“就是灯太少,又不大亮,老人们下棋时看不清棋子,还得拿到眼前仔细瞅瞅。”
“以前,城区的路灯都是40瓦或60瓦的白炽灯,只能照亮一小块地方,保证最基本的照明。”今年57岁的郗书堂也是个“老北京”,干了35年路灯工作的他,对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城市照明的发展,有着更加深入的了解。
20世纪80年代,北京市增加了对人民生活和农业供电的比重,北京的路灯初步发展了起来。1980年上半年,当时的东城、西城、崇文区的路灯全部升级为80瓦高压水银荧光灯,亮度增加了5至7倍。“有一天,发现大街上和胡同里的路灯都明显亮了许多。”于斌记得,那一晚,大家都说胡同里比家里头还亮些。
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各行各业飞速发展,对电力的需求也日益旺盛。1986年,北京拉闸限电达到高峰,供电最紧张的时候,平均每天要有一半的线路拉闸限电。那时,“配有备用照明灯”是新开张酒店吸引顾客的亮点,“坏路灯的好处是能省电”成了报纸上著名的段子……
“当年,路灯是有‘特殊待遇’的。”郗书堂说,上世纪90年代以前,北京的很多路灯由专用的路灯高压线路供电,有专门的变压器。“拉闸、限电比较频繁,但是路灯不能随便停。”郗书堂家门前是一条街道,当年“经常能看到两边的居民楼停电了,中间的路灯还亮着”。
虽有“特殊待遇”,电的不足还是制约了灯的发展。1979年北京城区的路灯是5.1万盏,1997年这个数字只增长到8.3万。
为了应对缺电状况,1993春天,北京启动了著名的“9511”工程,此后一大批发电站、变电站和输电线路建设投运。1995年11月,北京严重缺电的局面得到初步缓解,基本结束了长达20多年的拉闸限电历史。1997年,“9950”工程提出并实施,进一步增容改造北京的供电设施。2006年,服务北京奥运会的“0811”工程启动,北京电网网架结构更加坚强,输送能力和抵御事故的能力明显提升。
电力的供应越来越充足稳定,路灯也迎来了发展的契机。
1997年迎接香港回归、1999年新中国成立50周年和2008年奥运会,郗书堂陆续参与了当时的“北京亮起来”“广场路灯改造”“奥运靓丽”等一系列大型路灯建设改造工程。北京路灯的光源从高压汞灯陆续换成了透雾性更好、发光效率更高的高压钠灯,并且沿用至今。2007年,于斌所住的蓑衣胡同还实施了架空线路入地改造。电线杆没了,“寄居”在上面的几盏路灯也变成了一排灯笼造型的景观路灯。
目前,北京市城市照明管理中心负责管理的路灯已经超过30万盏,是40年前的6倍。点亮的区域也随着城市建设越来越广。
从人工启闭灯到开关“看天”定
早年的路灯,除了不够亮,还有一点让于斌有些不满意:“无论是胡同里,还是马路上,经常天都黑了,灯还没亮起来。”
“由专用高压线路供电的那个年代,路灯是不够‘聪明’的。”郗书堂说,那时的路灯启闭由一个类似继电器的触发装置来控制,所有的路灯几乎同时开、同时关。因为时令的关系,每过一两个月还要再人为调整一次时间。受技术限制,路灯的开关与日出日落的时间经常对不上,该亮时不亮,该熄时不熄。于斌的包里曾常年放着一个手电筒,就怕下班晚看不见路。
20世纪90年代,路灯开始由变压器里的一个类似定时器的智能仪自动控制,根据北京四季的日出日落时间设定。虽然比以前精准了些,但是路灯启闭的时间还是固定的。
2000年,右安门、香山、方庄、中关村和京昌公路5个地区试点安装了路灯遥控装置,取得成功。采用这种控制装置的路灯可以随时启闭,配备的数据网可以调取天气情况。如果碰上雨雪天,工作人员还能根据气候延长照明时间。路灯的开关终于可以由“天”定了。
如今,这种智能控制路灯启闭的技术不仅普及到了北京城区几乎所有的路灯,技术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走进北京城市照明监控指挥中心,可以看到一个由28块屏幕组成的巨大的监视平台。运行曲线、卫星云图和追踪地图以及相关数据在屏幕中不断地闪动着。
监控指挥中心于2008年5月正式启用,控制着北京城区约30万盏路灯和近500处景观照明设施。每个灯泡的亮灯情况都能实时反馈到系统上。
“一旦哪里遇到雨雾天气,需要提前或延迟开关灯,我们就通过远程遥控,随时启闭路灯。”监控指挥中心负责人王旭说,“为了更精确地确定开、关灯时间,我们在城区29个区域装了鹰眼。”王旭口中的“鹰眼”,学名叫远程光照度监控终端,可以实时监控自然光照度,并以此作为开关路灯的依据。“如果突然下雨,天暗了,我们的鹰眼就会检测到,提前开灯。”王旭说。
于斌已经记不清从什么时候开始不再担心天黑灯不亮的问题。他只记得好几年前,家里就没有手电筒了。
新技术服务智慧城市
11月,深秋的左安门西街一片金黄色,微风中轻轻摇曳的银杏叶和一排装扮别致的路灯杆相映成趣。这排路灯杆一共有20根,金色的杆身上绘着祥云图案。“这些是复合型路灯,和普通路灯大不一样。”北京市城市照明管理中心运检部主任陈春光是个技术达人。这一排“暗藏玄机”的路灯就是他和同事们的作品。
“它们与普通路灯最大的不同,就是白天也能派上用场。”陈春光走到靠近马路的灯杆一侧,打开了一扇巴掌大的小门,“扫一扫就能马上充电。”他指了指灯杆上的二维码。原来,这里竟然藏着一个电动汽车的充电接口。
再往上看,灯杆上还架着一个电子显示屏,正在滚动发布当地的温度、湿度、气压、风速等数据,还能实时监测PM2.5和噪音值。这些路灯连接着互联网,杆顶就是一个信号传输基站。“一根灯杆上集成多项智能应用,既实用又省地方。”说起这个“三头六臂”的路灯,陈春光满脸的自豪,“现在大家对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充电、联网、环境监测……这些功能可以为居民出行提供便利。”
这种复合型路灯已经在北京的城六区试点应用了100套,北京要建设智慧城市,作为重要市政设施的路灯,也能发挥大作用。“现在,大数据分析已经被广泛运用到路灯的运维之中,未来更多的灯杆上会预留无线设备的接入端口,服务智慧城市建设。”陈春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