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能源互联网 > 焦点头条

探索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省域路径——国网浙江电力加快建设多元融合高弹性电网服务“双碳”目标

国家电网报发布时间:2021-07-14 14:26:52  作者:陈丽莎 陈悦君 应昊翰

  

  7月13日13时32分,浙江电网最高用电负荷首破1亿千瓦,达1.0022亿千瓦,同比增长8.1%,最高负荷超欧洲最大工业国德国,约需4个多三峡电站的发电机组满负荷发电才能满足。

  用电负荷的节节提升,考验着电网的供电能力和弹性。今年,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落实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聚焦源网荷储互动升级,加快建设能源互联网形态下多元融合高弹性电网,提高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效率和质量,有效保障电力可靠供应。

  源网荷储互动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

  浙江省一次能源匮乏,是能源净输入省份,外来电占比多年持续超三分之一。当前,高比例外来电、高比例清洁能源、高峰谷差率“三高”带来的风险加重,给浙江电网带来新挑战。如何满足大规模新能源接入、消纳成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必答题。

  如今,国网浙江电力正通过建设高弹性电网系统性解决这一难题。“能源互联网形态下多元融合高弹性电网能够有效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在保安全的前提下,推动电力系统源网荷储互动发展,探索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要求下省域电网的建设路径。”国网浙江电科院电网技术中心研究员许烽表示。

  围绕源网荷储互动,浙江各地探索新能源消纳的实践陆续展开。今年年初,在浙江丽水,丽水供电公司结合用电高峰的实际,探索错峰发电,让部分小水电站主动调配到晚上发电,将白天发电时间更多让“路”给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发电站。

  与此同时,丽水供电公司还利用小水电站优势,借助光纤、无线专网及北斗通信新技术,建设虚拟电厂,把供区内1000多座风、光、水等可再生能源小型电站和一百多万个负荷用户聚集起来,让原本海量的无序资源变得有序可调节,形成一个可根据电网需求提供绿色零碳电能的百万千瓦级“超大号电池”。

  3月31日,海宁尖山“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区”和“绿色低碳工业园建设示范区”在浙江嘉兴挂牌成立。国网浙江电力在当地通过源网荷储主动配电网等大量试点,创新建设了源网荷储一体的区域能源互联网,实现了新能源的100%消纳和高效利用。

  6月29日,城市级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建设行动方案在杭州萧山发布。该方案围绕承载大规模清洁能源受入、支撑城市清洁能源替代需求等问题,推进供应清洁化、终端电气化、用能高效化。

  杭州萧山区供电公司所属杭州电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欣美成套电气制造分公司通过建设光、储、充一体化系统与微电网控制平台,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生产分析,实现厂区温控系统经济运行与春秋季零碳排放运行。

  整合资源应对极端天气下用电高峰

  国网浙江电力致力于通过建设多元融合高弹性电网,加强源网荷储的互动,应对每年冬夏尤其是极端天气下的用电高峰,全力保障电力安全稳定供应。今年迎峰度夏期间,国网浙江电力全力挖掘省内发电资源,优化小水电和火电发电计划,整合资源发挥最大效益,以高交互能力提升电网弹性指数。

  在电网输送侧,国网浙江电力实施输电线路动态增容,解决线路输送能力受限难题,有效缓解局部地区供电能力不足问题。杭州、湖州等地通过创新潮流控制技术,在不新建电网工程的情况下,将易过载的线路电流“挤压”到其他承载力更大的线路上,也可以将电流“吸引”到负荷相对宽松的线路上,从而动态优化电网潮流分布,有效缓解部分重载线路的过载压力,提升区域电网的整体承载力和安全性。

  在用户侧,国网浙江电力加强需求侧管理,探索新型负荷聚合模式。目前,浙江电网已形成日前削峰超1000万千瓦、小时削峰超100万千瓦、可中断负荷削峰超200万千瓦、填谷负荷超100万千瓦的需求响应资源池,今年最多的时候有4.2万户企业参与负荷需求响应。

  “平时我们1个小时的用电量是15万到16万千瓦时,这次供电企业发出需求响应邀请后,我们根据实际生产情况将4.8万千瓦用电负荷以1.9元的价格参与了竞价,把部分用电额度让给更有需求的用户。”7月8日,丽水华宏钢铁制品有限公司成功完成用电负荷响应,同时还能获取一笔补贴。

  今年年初,国网浙江电力通过需求响应的方式,有效缓解电网供需压力,平稳度过用电高峰,最高响应负荷达到650万千瓦。

  今年,国网浙江电力还创新开展数据中心、5G基站、冷库冷链等需求响应能力改造,加强需求响应资源池建设。6月22日,浙江首个公共机构电力需求响应示范工程在宁波市鄞州区行政服务中心投运,实现对空调系统用电负荷的实时监测和柔性调节。

  在储能侧,国网浙江电力推动储能社会化、市场化发展,推动政府出台相关政策,试点开展能源汇集站建设,释放电网弹性消纳空间,提高电网资源配置效率。

  高弹性电网助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

  目前,国网浙江电力已初步完成多元融合高弹性电网的概念设计和框架体系构建,制订了弹性指数、效能指数、互联指数三大维度指数构成的高弹性电网发展指标体系,围绕源网荷储四个电力系统核心环节,通过灵活规划网架坚强、电网引导多能互联、设备挖潜运行高效、安全承载耐受抗扰、源网荷储弹性平衡、各侧资源唤醒集聚、市场改革机制配套、科创引领数智赋能等八个方面,加快多元融合高弹性电网建设,探索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省域路径。

  按照规划,到2023年国网浙江电力将依托高弹性电网基本建成能源互联网示范窗口。秒级、分钟级可中断负荷达到500万千瓦,瓶颈、断面累计释放输送能力达到千万千瓦级别,全社会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5%以上。

  依托高弹性电网建设,国网浙江电力预计到2023年还将实现千万千瓦级新增新能源安全消纳。到2025年,浙江电网弹性指数达到国际领先,效能指数和互联指数达到国际先进。此外,国网浙江电力还将加快建设高弹性配电网,高质量推进输配电网、城乡电网、源网荷储协调发展。到2025年,浙江电网城网、农网供电可靠率预计将分别达99.986%和99.965%。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