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能源互联网 > 产经信息

聚力“三新”变革 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加速

中国工业报发布时间:2023-04-23 11:53:09  作者:孟凡君

  当前,我国能源行业正在加快谋划出台新政策新举措,以“起步即冲刺、开局即决战”的状态,为经济社会发展“加油”“鼓气”“充电”“赋能”,为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能源保障。4月1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深入推进能源高质量发展”的有关情况。

  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认为,我国迈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未来一段时间能源消费还将保持刚性增长,新能源安全替代能力还没有完全形成,化石能源还需要发挥兜底保障作用,部分能源技术装备尚存短板,极端天气对能源稳定供应的影响日益凸显,给能源安全带来了多重压力。

  能源体系变革呈现“三新”

  当今世界,不稳定、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加,不断冲击着全球能源供应链产业链的稳定。2022年以来,在全球能源供应紧张的形势下,我国以能源供给能力和质量的持续提升,实现了能源供应的“量价齐稳”。

  章建华强调,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就是要向纵深推进能源革命,推动能源体系变革呈现“三新”,即能源结构新、产业体系新、供用能模式新。一是要推动能源生产消费方式的绿色转型,加快主体能源由化石能源向非化石能源的转变。二是要形成现代化能源产业体系,加强战略性前瞻性重大科技攻关,积极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推动化石能源清洁低碳的高效利用。三是要建设韧性坚强的能源产业链供应链,持续增强能源生产供给和储备调节能力,跨区域输送和区域自主平衡并重,推动供用能模式向多能互补、源网荷储一体化等转变。

  新时代10年来,在能源安全新战略指引下,我国能源发展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为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是绿色低碳转型站在新起点,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10年增长2.8倍,达到12.7亿千瓦,占全部装机的49.5%;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7.8个百分点,达到17.5%。

  二是能源安全保障迈上新台阶,煤、油、气、核、可再生能源多轮驱动的能源供应体系不断完善,能源生产总量10年增长了33%,有力保障了能源供需总体稳定、能源价格总体稳定,支撑了国民经济年均6%以上的增长。

  三是创新发展走上新赛道,清洁能源产业形成全球领先优势,光伏、风电关键零部件占到全球市场份额的70%,高效光伏发电、大容量风电、“华龙一号”核电、新型储能等新技术研发应用加快推进,能源发展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

  五方面推进能源高质量发展

  进入2023年以来,我国生产生活加快恢复,工业用能增速明显提高,能源消费小幅增长,全国能源供需总体平稳。章建华表示,2023年,我国能源行业将聚焦能源安全保障、清洁低碳转型、科技自立自强、体制机制创新、加强国际合作等五个方面,全面推进能源高质量发展。

  一是全力提升能源安全保障水平。国家能源局始终把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作为最重要的使命任务,立足我国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一方面,增强化石能源兜底保障能力,发挥好煤炭“压舱石”作用,加大油气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确保国内原油产量长期稳定在2亿吨水平,天然气自给率不低于50%,强化煤电支撑性调节性作用。另一方面提升非化石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能力,形成风、光、水、生、核、氢等多元化清洁能源供应体系。推进煤电灵活性改造,加快抽水蓄能、调峰气电、新型储能建设,加强配电网改造升级,支撑高比例新能源接入,全力推进碳中和碳达峰工作。同时,健全能源安全监测预警体系,建立能源安全责任机制,提升安全风险防范和应急管控能力。

  二是加快推进能源消费方式变革。重点是实现“三个转变”。第一是能源结构转变,力争未来五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年均增长1个百分点,到2035年新增电量80%来自非化石能源发电,本世纪中叶非化石能源成为主体能源。第二是能源系统和形态转变,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第三是能源空间布局转变,新建输电通道可再生能源比例原则上不低于50%,加快发展分布式能源、沿海核电、海上风电,实现能源“从远方来”与“从身边来”协同发展。

  三是加快推动能源科技自立自强。坚持创新驱动发展,通过“揭榜挂帅”“赛马”等机制,积极培育核心产业链和关键环节,持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可控的水平,不断提高能源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推动能源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数据链深度融合,推进能源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实现能源产业价值链向高端化、现代化迈进。

  四是健全释放能源体制机制活力。

  五是积极开创能源国际合作新局面。

  确保我国能源供应稳定

  党的二十大将能源作为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的重点领域,对深入推动能源革命、确保能源安全作了重要部署。章建华表示,下一步,将从四个方面落实好具体工作:一是立足国内,多措并举增加能源供给能力,加强煤炭先进产能建设,加大油气资源勘探的开发力度,加大清洁能源供给,加强能源储备的能力建设。二是提升能源产业链自主可控水平,加强关键技术攻关,补齐产业链短板。三是推动能源低碳转型,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加快调整优化能源结构,使能源消费越来越多由非化石能源保障。四是强化能源安全风险的预测预警,继续制定和实施相关的能源保障预案,确保我国能源供应稳定。

  实际上,“十四五”以来,我国能源规划主要目标指标进展顺利,重点任务深入推进,重大工程有序建设,为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超预期增长的能源需求得到有力保障。“十四五”前两年,能源消费超预期增长,年均增速是“十三五”的1.5倍。筑牢能源安全底线,能源综合生产能力建设提速,2022年达到49亿吨标准煤,一次能源产量两年增长14.2%。与欧洲能源危机相比,我国能源供应总体平稳、价格总体稳定。

  二是能源重点项目投资增势强劲。“十四五”规划能源重大工程项目有力推进,超过一半的规划项目已启动建设,全国能源重点项目两年累计完成投资超过4万亿元,2022年增速高于同期全国基础设施投资12.2个百分点,为扩内需、稳投资、促增长、保安全发挥了重要的牵引作用。

  三是能源创新发展动能进一步增强。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示范工程建成投运,单机容量全球第一的白鹤滩水电站全面建成投产,大规模储能、氢能等一批能源新技术研发应用不断取得新进展,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加快构建。

  四是能源发展扩绿降碳成效显著。

  五是民生领域高品质用能服务持续提升。(中国工业报记者 孟凡君)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