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青岛市储能产业技术研究院成功研发出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容器,填补了国内空白,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电容器兼顾较高功率和较高能量密度,快充快放,非常适合作为能源互联网技术的“能量桶”。下一步,青岛市储能产业技术研究院将利用该“能量桶”,利用能源互联网技术建立一个小型的近零碳排放示范区,为能源终端用户提供个性化、定制化、快速、便捷绿色环保的能源供应。同时,加强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争取将该电容器尽快应用于我市轨道交通、港口等领域。
据悉,石墨烯基锂离子电容器未来可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城市电动汽车/电动大巴、船舶平台、水下潜器等领域。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石墨烯基锂离子电容器,所有关键材料都是我国技术人员自主开发或是国内采购,成本优势明显,利润率高,有助于打开城市轨道交通、低温启动电源、电动车、风力发电市场。据粗略统计,市场规模可达数十亿元。
已在经济型电动车示范应用
新型石墨烯基锂离子电容器,兼具了锂离子电池高能量密度和双电层超级电容器的优点,通过石墨烯复合电极技术,进一步提高锂离子电容器的功率密度和能量密度。“新技术突破了石墨烯复合电极设计与批量制备、可控均匀预嵌锂、充放电胀气抑制及特殊集流极片涂布等技术难题,掌握了石墨烯基锂离子电容器制备技术和工艺,设计建设了国内第一条锂离子电容器的中试生产线,研发出了最高容量3500F/4V型锂离子电容器单体,该器件具有能量密度高、循环性能好,低温性能良好等优势。”青岛储能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崔光磊告诉记者:“目前,该技术已在经济型环保电动车实现了示范应用。”“受国外技术垄断,在国内市场几乎无锂离子电容器产品销售,仅有的单体容量200F小型产品销售,价格高昂。”崔光磊表示,“石墨烯基锂离子电容器具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所有关键材料由自主开发或国内采购,成本优势明显,利润率高,具有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超低温充放电、高安全性的优点,在新能源电动汽车、低温启动电源、风力发电、高铁/城市轨道交通制动能量回收、海洋船舶平台、水下潜器电源、UPS不间断电源等领域显示出强劲的应用前景。”
带动上下游产业链生态发展
据崔光磊介绍,石墨烯基锂离子电容器涉及到上游材料开发、中游器件生产到下游产品应用,涉及到石墨材料深加工、电解液、隔膜材料、正负极集流体、外包装、系统集成产品,乃至装备制造业、新能源电动车行业等各个领域,产业链清晰、完整,有利于整个产业链的生态发展。石墨烯基锂离子电容器的成功开发,为青岛市石墨烯产业发展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目前,青岛市正加快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城市电动汽车/电动大巴,石墨烯基锂离子电容器的成功开发无疑为该领域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此外,青岛市船舶平台、水下潜器也需要电化学储能装备,这些都为石墨烯基锂离子电容器的应用提供了市场空间。”崔光磊认为,“青岛具有得天独厚的高品位天然石墨资源,是制备高性能石墨烯材料的原料,开发高附加值、高性能石墨烯电极材料,成为提高青岛市石墨资源的核心竞争力,有助于实现从石墨资源到能源产品的完整产业链,从而推动青岛市石墨产业的快速良性发展,使青岛占据石墨资源的制高点。”
市场收益超百亿元前景广阔
根据最新的调查结果显示,2013年国内超级电容器的市场规模在31亿元左右,同比去年增加37.32%。到2015年,国内超级电容器市场规模已达到73亿元,2012~2015年年均复合增速47.82%。交通运输用超级电容器将是支撑整个行业高速发展的最重要动力。
据统计,2014年,全球超级电容器市场收益达到237.5亿元。2015年10月,国家工业信息和信息化部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把高能量密度(大于20Wh/kg)锂离子复合电容器列为重点支持领域。由此可见,锂离子电容器的商业前景十分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