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储能 > 动态

中国储能 全球“宠儿”

中国能源报发布时间:2025-01-15 15:44:22  作者:杨梓

  中国储能企业正纷纷加快出海步伐,积极参与全球储能市场竞争,抢抓新兴市场机遇。

  沙特电力采购公司(SPPC)日前宣布首组(G1)电池储能系统(BESS)项目的合格投标人名单,共有33家公司通过初审。其中,21家公司申请提供技术并管理BESS设施,即“管理标和技术标投标人”,共有7家中国公司入围此类别。另外12家公司仅申请管理,为“管理标投标人”,有2家中国公司入围此类别。

  据悉,上述招标在沙特能源部的监管下进行,是沙特能源转型计划的一部分,共包含4个电池储能项目,总容量高达2GW/8GWh。

  业内人士认为,中国储能企业凭借在技术领域的深厚积累和领先优势,获得国际市场青睐,正纷纷加快出海步伐,积极参与全球储能市场竞争,抢抓新兴市场机遇。

  接连签下海外大单

  据悉,上述项目都将按照建设—拥有—运营(BOO)模式进行开发,中标者将持有为开发和运营独立存储提供商(ISP)项目而设立的特殊目的公司(SPV)100%的股权。每个SPV将与SPPC签订一份为期15年的储能服务协议。

  根据沙特“2030愿景”,到2030年,沙特50%的能源将来自可再生能源。储能系统作为电能载体,对新能源项目接入电网起到重要支撑作用。SPPC在此前的招标公告中提及,新启动的储能计划能够提高该国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弹性。有数据显示,沙特的目标是到2030年实现48GWh的存储容量。

  我国储能企业积极参与沙特新能源项目建设。2024年7月,阳光电源与沙特ALGIHAZ成功签约容量为7.8GWh的储能项目,该项目拥有3个站点,预计今年全容量并网运行。

  除沙特外,近期我国储能企业在全球其他市场同样表现亮眼,海外大单频传。2024年12月,远景储能与法国电力公司EDF签约,将为南非3个储能项目提供257MW/1028MWh的电池储能系统。该项目总装机容量达257MW/1028MWh,成为南非首个GWh级储能订单;2024年12月6日,阳光电源与菲律宾上市企业Citicore Renewable Energy Corporation签署合作协议,将提供1.5GWh储能系统及工程支持服务,这也是迄今为止东南亚最大的储能系统订单;2024年12月5日,华为宣布与菲律宾SP新能源公司签署4.5GWh储能项目协议,该项目总投资2000亿比索(约251.2亿元人民币),总装机容量为3.5GW光伏以及4.5GWh储能,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光储项目之一。

  据CESA数据显示,2024年前10个月,中国储能企业在海外市场签约的储能订单超过115.63GWh。

  面临更高要求

  随着国内储能市场竞争日益白热化,众多企业将目光投向海外,开辟新的发展空间。亿纬锂能去年披露的投资者关系记录显示,公司海外业务占比提升是确定的趋势。海外客户对技术确认、产品认证的完成需要时间,公司预计2025年相对2024年来说海外业务占比会增加,提升幅度在2026年会更加明显。

  “目前我国已形成涵盖原材料及设备供应、系统集成与安装、源网荷多维应用的完备化储能产业链条,上下游协同联动、资源整合、要素保障能力较强,规模经济、降本提质效能倍增释放。出海企业积极参与全球分工与本地化全产业链布局,具备品牌认可程度高、市场响应速度快、综合竞争实力强等多重优势。”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孙传旺表示。

  海外市场空间大、利润高是我国储能企业积极布局海外市场的主要原因。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海外认证标准、市场需求、售后难度都与国内储能市场存在差异。

  中国新能源电力投融资联盟秘书长彭澎认为,相较而言,我国储能企业对国内市场熟悉度高、资源调配容易、渠道搭建周期短,而海外市场地域文化多元,对企业渠道开拓能力要求颇高,同时对售后服务响应的及时性、专业性也有更高要求。

  “出海产品必须具备极高品质,企业几乎没有试错余地,细微质量问题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导致高昂的售后成本。”某储能企业人士直言。

  新兴市场机遇无限

  业内人士指出,在海外储能市场的激烈竞争中,企业若想站稳脚跟,必须依靠高质量的产品品质,并精准洞察海外市场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储能企业海外布局版图正呈现出多元拓展态势。“中东等地区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地理条件优越,各国政府积极出台风电、光伏和储能装机激励政策,新兴储能市场预计将迎来业绩增长窗口期。”孙传旺认为。

  从全球范围看,储能新兴市场蓬勃兴起,发展势头迅猛。东吴证券近日发布的研报显示,全球大储爆发确定性增强,美国维持高增长态势,欧洲、新兴市场出现并网高峰且预计将持续至2026年。其中,新兴市场大项目批量落地,预计今年装机增长221%至34GWh,中东地区2025年上半年将有50—60GWh项目招标落地,预计今年装机增长4倍至20GWh。

  面对这一发展契机,孙传旺建议,储能企业要优化对外投资布局,有序推动产能向新兴市场拓展,拓宽储能产品出口贸易市场,建立新型绿色经贸伙伴关系。同时,持续提高国际化经营能力,密切关注出口市场政策变动,及时动态评估营商环境风险,做好合规性应对准备。积极参与国际储能行业技术标准制定,不断提升海外储能市场话语权。强化多维场景、高安全性产品矩阵建设,打造属地采购、仓储、售后综合服务网络,精准有效满足新兴市场的储能个性化需求。

  文丨中国能源报记者 杨梓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