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储能 > 动态

安全是储能技术迭代第一要素

中国能源报发布时间:2024-04-30 12:17:15  作者:苏南

  立足降本增效,今年围绕20尺储能柜容量竞争异常激烈。业内普遍认为,当前500Ah+产品还未得到充分验证,电芯容量已接近700Ah+,高容量密度如何保障储能的安全性?

  因便捷的运输和适中的容量,20尺储能柜正成为众多企业竞相角逐的焦点。立足降本增效,今年围绕20尺储能柜容量竞争异常激烈。而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各储能设备制造商纷纷加大研发投入,提升容量,剑指降本。

  但业内普遍认为,当前500Ah+产品还未得到充分验证,电芯容量已接近700Ah+,市场真的需要容量越来越大的电芯吗?高容量密度如何保障储能的安全性?技术更新的发力点又在哪里?

  大容量储能需求并不迫切

  目前,很多企业虽然都在推广储能新产品,但实际上,能够实现电芯500Ah+量产的企业并不多,大约只有五六家。现实情况是,280Ah+电芯的应用仍然较普遍,300Ah+的电芯正被接受。

  “2023年280Ah+电芯还是主流,今年各厂家已经在清库存的路上”“5MWh的储能系统还未批量生产,6MWh+储能系统就要走马上任”“8MWh甚至更高容量的储能系统也会很快面世”“个别厂家已经在研发1000Ah+的储能电芯”。多位业内人士近日向记者感慨。

  天合储能总裁孙伟指出,虽然磷酸铁锂是相对稳定的一个电化学体系,但无限放大,内部散热会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所谓‘大’,只是一个发展方向,但并非无止境的发展。”

  谈及技术迭代,多位业内人士坦言,不怕大容量的储能产品的迭代。因为在推出储能迭代新产品的同时,下一代产品也基本上开发到80%,所以拥有独特技术或设计能力的企业将脱颖而出。

  中天科技(600522)新能源产业集团储能事业部总经理范宏军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借助高新技术的研发投入和精确的成本控制,储能行业才能得到健康发展,所以储能企业几乎每年都对新产品更新换代。“但是,新产品的推出需要经历各种严格的验证和测试,并非立即就能应用到市场。”

  采访中,不少行业内外人士均对储能电芯大型化的衡量标准充满疑问。

  “其实,业主和客户端对储能大容量新产品的接受程度仍然有限。”天合储能产品管理总监邓伟告诉记者,“海外客户表现得尤为明显。他们更关注产品的稳定性和一致性,对容量的快速迭代保持谨慎态度,希望产品得到实际运行的验证。同时,海外客户会综合考虑国内厂商交付、运维、售后服务的综合能力,不单一考量产品能力。”

  在昆宇电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宋柏看来,大容量电池的潜在安全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单一大容量的电芯在发生热滥用过程中会产生更多可燃气体,一旦遇到明火会造成迅速燃烧和热蔓延,进而对整个系统带来更高的安全风险。单从材料体系来解决这个问题,实施难度较大,更改电解液组分等手段,对电池的整体电化学性能又是一个负向影响,综合成本会大幅提高。”

  业内人士认为,工商业储能领域应用场景多样,并不是一味大型化才能占领更多市场,反而是不断技术创新、守护储能安全“生命线”的企业,更能站稳市场。

  安全涉及储能全产业链

  随着技术迭代加速,要确保储能系统的安全,企业需要从数字化生产、全生命周期管理、效率提升等方面全面把控。同时,要充分考虑应用场景、运维安全、退役安全等因素。在业内人士看来,全方位关注储能安全,将有效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储能安全是涉及多方面的大课题。”新能安首席技术官袁庆丰向《中国能源报》记者表示,“作为储能研发人员,我们需要从第一个环节到最后退役的环节反复扫描、思考,哪个环节有漏洞还未想到。尤其在产品设计阶段,研发团队需要综合机械结构设计、电气系统设计、热管理、化学材料的安全性等多个方面。在电芯等易燃易爆危险品的设计中,除物理保护外,还需要考虑电气方面的BMS板设计、数据采集、高压与低压电气的安全等。产品制造出来后,还需要通过严格测试,确保其满足各种国际和国内的安全标准与法规。”

  宋柏接受《中国能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解决好储能电池出现故障后的前期预警,可有效地对风险电池进行系统隔离,避免继续应用导致隐患放大进而造成事故。“针对电池间、电池模组间、电池簇间、直流侧系统间多个维度的热蔓延隔绝方案,是比较有效降低安全事故扩展的重要手段。随着模组级消防系统的应用,可以在热蔓延的基础上迅速响应并处理风险电芯,在时间上延缓热蔓延风险,同时新型消防材料的应用会进一步降低电池失效时温度,减缓可燃气体的产生速度,为进一步实施安全措施争取宝贵时间。”

  孙伟认为,在产品结构上,可通过优化内部物理结构来减少因环流造成的发热过热,从而降低安全风险。同时,在遵循积极创新研发的基础上,研发新配方电芯,特别是能够耐受高温的电芯。“这一科研进展一旦成功推向市场,将极大提升储能产品的安全性。”

  全面把控安全最关键

  储能系统涉及电芯、机械件、电气设备等多个部件,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都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在业内人士看来,储能企业不仅要考虑产品本身的设计、制造、验证和测试阶段,还应该将运输、安装、应用、退役等全生命周期环节纳入考量。

  在范宏军看来,储能系统产品设计中需考虑各种安全因素,如电芯材料选择、电芯的生产控制、工艺水平到系统设计的电气间隙、爬电距离以及集成元气件的选择等。

  “在储能产品安全方面,电芯层级的安全管控至关重要。”新能安储能事业部总裁朱岩松向《中国能源报》记者表示,尤其电芯下线之前,会有几千个质量监控点,监控温度、湿度、灰尘等。以长循环、高安全、耐低温、防热失控为核心的技术至关重要,通过数字化生产和智能制造,优化生产工艺,确保电芯质量,实现PPB级别的电芯。

  袁庆丰强调,储能产品的安全性能必须在各种应用场景下得到验证,包括家庭环境中的使用条件,以及户外可能遭遇的恶劣天气等。“研发人员在设计产品时要从用户视角出发,充分考虑使用和维护过程中的安全问题。此外,退役阶段要妥善处理退役产品,避免对环境和人身安全造成影响。”

  文丨本报记者苏南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