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储能 > 动态

5家动力电池企业被淘汰!10家企业放弃锂电!

储能产业网发布时间:2024-01-26 12:45:15

  近日,来自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实现装车配套的动力电池企业有52家。

  而2022年全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实现装车配套的动力电池企业有57家。这意味着,相比2022年,2023年有5家动力电池企业没有装车配套,它们已经被动力电池市场“淘汰出局”。

  从淘汰1家到淘汰5家,淘汰赛逐渐步入高潮阶段。而从57家减少至52家,显示了年度淘汰率接近10%。

  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间,有10家企业退出锂电池产业链。

  2月9日,珈伟新能发布的公告显示,该公司不再将锂电池生产作为未来发展方向,公司相关的锂电池制造已经停产。

  松下蓄电池(沈阳)有限公司宣布在2023年5月31日前全面停止生产,进入解散清算程序并不再开展任何经营活动。

  9月8日,据裁判文书网披露的信息,江苏省昆山市人民法院决定将昆山聚创,作为被执行人的执行案件移送破产。昆山聚创由深圳钜盛全资子公司鸿鹏新能源控股,深圳钜盛大股东为宝能集团。

  9月12日,厚能股份发布公告称,因锂电池生产规模小及设备陈旧原因,导致生产成本较高,不适应市场需求,公司决定停止锂电池生产。

  上面是4家再无锂电池生产的企业。再看锂电产业链上的退出者:

  2月21日,万里股份发布公告称,决定终止与特瑞电池的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即万里股份不再收购主营磷酸铁锂材料的特瑞电池。

  6月3日,明冠新材发布公告称,将全部退出所持博创宏远股权,这意味着该公司剥离锂电正极材料相关业务,短期内不会再通过其他方式布局锂电正极材料。

  7月24日,百合花公告称,取消了此前计划的年产40000吨电池级磷酸铁锂项目、年产3000吨电池级碳酸锂项目。其宣布跨界仅不到一年时间,就被迫放弃。

  10月10日,*ST园城发布公告称,拟转让其所持有的丰锦锂能全部股权,公司层面涉及的重大资产重组事宜也因此终止(拟通过丰锦锂能收购华峰瓷矿51%股权)。这表明*ST园城跨界锂电的故事以失败收场。

  10月19日,松发股份发布公告决定终止筹划重大资产重组。即不再购买安徽利维能动力电池有限公司的股权,放弃进入锂电产业链的机会。

  11月5日,日播时尚发布公告称,公司决定终止收购锦源晟新能源100%股权,即跨界新能源业务宣布终止。

  假设在2023年,有新的电池企业进入并实现装车,例如车企负责自研动力电池的企业首次实现装车,那么,2022年的那57家企业,就不是留下52家,即实际被淘汰的企业可能更多。

  为此,不少锂电企业急于在海外寻找出路。

  而相较于国内市场,海外渗透率仍有极大的提升空间,这将有助于国内电池企业打开新的市场增量,同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摆脱红海竞争。

  在全球化市场布局方面,我国电池企业或通过海外设厂,或通过合资、收购、战略联盟等方式向上下游纵深,加速国际化。

  宁德时代:现已在全球设立13大基地,其中海外两个基地分别位于德国埃尔福特和匈牙利德布勒森。此外,宁德时代还计划于福特在美国合作建立工厂,目前这一项目正在推进中。

  中创新航:持续加快产能、资本、知识产权、市场、供应链等多维度的海外布局,2022年与葡萄牙政府签署合作备忘录,标志着中创新航欧洲产业基地落户葡萄牙。

  亿纬锂能:已先后在美国、德国等地区设立了销售公司及办公室,并宣布在匈牙利及马来西亚建设生产基地,具有“全球制造、全球交付、全球服务”的能力。

  不过当前欧盟步步为营的碳足迹“绿色壁垒”直接提高了电池企业进入欧洲市场的要求,将倒逼锂电行业提质增效,海外市场难以成为尾部企业手中的“稻草”,落后产能仍将面临出清淘汰。

  来源:储能产业网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