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掉穷帽子 走出新路子

2014年12月,四川内江供电公司结对帮扶石庙子村。帮扶之初,贫困人口超过全村人口的十分之一。4年过去了,石庙子村顺利脱贫,走上了农业发展、产业振兴之路。

种植蒲葵受挫不放弃 请来专家团果实挂满枝

3月18日,春风来百花开。四川省内江市隆昌县渔箭镇石庙子村村民周光秀看着自家桃红梨白的果园,乐得合不拢嘴。

2014年,内江供电公司派出的驻村第一书记江云伟初来石庙子村,便和村支两委一起谋划要靠发展特色种植产业带动村民脱贫。蒲葵对土质要求不高,叶子可做扇子,树丝可做扫帚,5年长成后还可当风景树出售。综合考虑后,他们将种植蒲葵列为了产业扶贫的目标。

很快,2000余株蒲葵落户石庙子村,周光秀也领了50株。蒲葵属于慢长式作物,要见到成效至少需要一年半。起初,她信心满满,半年后没看到成效,就慢慢放任蒲葵不管。江云伟和村两委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来周光秀家里做工作,可她还是提不起热情。其他村民种植蒲葵的情况也很不理想。

这可愁坏了扶贫工作组。扶贫工作组反思得出了两个结论:一是村民们脱贫心切,引进的作物生长周期不能太长;二是村民们农业种植经验不足,经济作物粗放式管理难以成材,需邀请专业人士指导。

经过实地走访,扶贫工作组发现石庙子村原本种植的50余亩金花梨树由于疏于管理,果实数量少、品质差。要想尽快让村民树立信心,从改良金花梨树入手不失为一个好方法。周光秀家种了5棵梨树,于是她也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参与了改良种植。

2016年,扶贫工作组将专家团请进了石庙子村。2月,内江市农科院李华雄博士来村里培训梨树修枝技术;4月,林果专家钟波讲授了防虫防害措施;6月,嫁接专家钟首生带来了果木嫁接的秘诀。

在专家团的帮助下,金花梨树长势喜人,当年果实成熟后产量提高了35%,而且又大又甜。周光秀尝到了甜头。此后,专家团一来上课,她准跑在前面。

在专家团的帮助下,石庙子村又因地制宜逐步引进了甜城99甘蔗100亩,亩产增收达到5000元;春风1号特色李子300亩,亩产收益达到一万元。

实施易地扶贫搬迁 住上新房子脱离贫困圈

“到我家来耍。”三杯酒下肚,村民钟太刚高兴地对着电话说。年过半百的他还是第一次邀请城里的亲戚来自家做客。

2018年2月,内江市对石庙子村实施贫困户易地扶贫搬迁,实现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钟太刚是纳入易地搬迁的13户贫困户之一。

为了帮助钟太刚建起新家,内江供电公司驻村干部朱锐没少操心。山下马路旁的土地基本已有人居住,要想找个合适的位置,真难!

按照政策,钟太刚家可新建75平方米的新房,但靠近村道的位置十分有限,有些住户不愿意再有人迁入。朱锐三番五次到住户家征求意见,讲解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介绍钟太刚家的情况,以情动人,以理服人,逐渐获得了理解。

为了给村民改善住房条件留出富余空间,提升5户易地搬迁户新宅的用电质量,内江供电公司经过实地勘查,制订了详细的电杆迁改、升级施工计划,改造升级10千伏渔黑线。改造完成后,村里变电容量增加一倍。

2018年8月,易地扶贫搬迁住房陆续建成,13户贫困户住进了敞亮的新房。12月,全村用电量同比增长21.8%。

扭转贫困户观念 发展深加工带活产业链

2018年11月,内江供电公司扶贫工作组得到喜讯,石庙子村通过内江市验收,正式脱贫了。脱贫不是终点,致富才是目的。兴奋之后,扶贫工作组开始了下一步的规划。

石庙子村初级农产品品种丰富,但深加工产业链还是空白。发展特色产业才是造血式扶贫。通过调研,朱锐发现渔箭镇所产的豆腐全川闻名,可镇上却缺少有规模的加工厂房。作坊式生产不仅品种单一销路有限,品质也无法保证。

围绕发展渔箭镇豆腐特色产业,扶贫工作组采取“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林下间种冬大豆200亩,配套建设豆制品深加工工厂,完善产业链,发展规模经济。

朱锐联系了返乡创业的带头人彭良富。彭良富不仅熟悉当地情况,还有丰富的管理经验。请来了能人,筹集了资金,选定了厂址,但种惯了庄稼的村民仍旧对加工厂将信将疑。

扶贫工作组给乡亲们算了账:豆制品加工厂可为村集体经济带来租金收入6万元,解决20人的就业,每人每月有2000元收入。加工厂一开,村里种植的冬大豆销售也有了着落。采购商来来往往,村里人气越来越旺,附近的小商铺也能跟着获利,最终受益的还是村民。

加工厂要投产了,村民纷纷赶来帮忙。“这都是为我们好。”村民夏茂良说。

关键词: 区块链, 四川电网

主办单位:中国电力发展促进会  网站运营:北京中电创智科技有限公司    国网信通亿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销售热线:400-007-1585
项目合作:400-007-1585 投稿:63413737 传真:010-58689040 投稿邮箱:yaoguisheng@chinapower.com.cn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ICP证140522号 京ICP备14013100号 京公安备11010602010147号

摘掉穷帽子 走出新路子

作者:侯文星麟  发布时间:2019-03-21   来源:电力网

2014年12月,四川内江供电公司结对帮扶石庙子村。帮扶之初,贫困人口超过全村人口的十分之一。4年过去了,石庙子村顺利脱贫,走上了农业发展、产业振兴之路。

种植蒲葵受挫不放弃 请来专家团果实挂满枝

3月18日,春风来百花开。四川省内江市隆昌县渔箭镇石庙子村村民周光秀看着自家桃红梨白的果园,乐得合不拢嘴。

2014年,内江供电公司派出的驻村第一书记江云伟初来石庙子村,便和村支两委一起谋划要靠发展特色种植产业带动村民脱贫。蒲葵对土质要求不高,叶子可做扇子,树丝可做扫帚,5年长成后还可当风景树出售。综合考虑后,他们将种植蒲葵列为了产业扶贫的目标。

很快,2000余株蒲葵落户石庙子村,周光秀也领了50株。蒲葵属于慢长式作物,要见到成效至少需要一年半。起初,她信心满满,半年后没看到成效,就慢慢放任蒲葵不管。江云伟和村两委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来周光秀家里做工作,可她还是提不起热情。其他村民种植蒲葵的情况也很不理想。

这可愁坏了扶贫工作组。扶贫工作组反思得出了两个结论:一是村民们脱贫心切,引进的作物生长周期不能太长;二是村民们农业种植经验不足,经济作物粗放式管理难以成材,需邀请专业人士指导。

经过实地走访,扶贫工作组发现石庙子村原本种植的50余亩金花梨树由于疏于管理,果实数量少、品质差。要想尽快让村民树立信心,从改良金花梨树入手不失为一个好方法。周光秀家种了5棵梨树,于是她也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参与了改良种植。

2016年,扶贫工作组将专家团请进了石庙子村。2月,内江市农科院李华雄博士来村里培训梨树修枝技术;4月,林果专家钟波讲授了防虫防害措施;6月,嫁接专家钟首生带来了果木嫁接的秘诀。

在专家团的帮助下,金花梨树长势喜人,当年果实成熟后产量提高了35%,而且又大又甜。周光秀尝到了甜头。此后,专家团一来上课,她准跑在前面。

在专家团的帮助下,石庙子村又因地制宜逐步引进了甜城99甘蔗100亩,亩产增收达到5000元;春风1号特色李子300亩,亩产收益达到一万元。

实施易地扶贫搬迁 住上新房子脱离贫困圈

“到我家来耍。”三杯酒下肚,村民钟太刚高兴地对着电话说。年过半百的他还是第一次邀请城里的亲戚来自家做客。

2018年2月,内江市对石庙子村实施贫困户易地扶贫搬迁,实现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钟太刚是纳入易地搬迁的13户贫困户之一。

为了帮助钟太刚建起新家,内江供电公司驻村干部朱锐没少操心。山下马路旁的土地基本已有人居住,要想找个合适的位置,真难!

按照政策,钟太刚家可新建75平方米的新房,但靠近村道的位置十分有限,有些住户不愿意再有人迁入。朱锐三番五次到住户家征求意见,讲解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介绍钟太刚家的情况,以情动人,以理服人,逐渐获得了理解。

为了给村民改善住房条件留出富余空间,提升5户易地搬迁户新宅的用电质量,内江供电公司经过实地勘查,制订了详细的电杆迁改、升级施工计划,改造升级10千伏渔黑线。改造完成后,村里变电容量增加一倍。

2018年8月,易地扶贫搬迁住房陆续建成,13户贫困户住进了敞亮的新房。12月,全村用电量同比增长21.8%。

扭转贫困户观念 发展深加工带活产业链

2018年11月,内江供电公司扶贫工作组得到喜讯,石庙子村通过内江市验收,正式脱贫了。脱贫不是终点,致富才是目的。兴奋之后,扶贫工作组开始了下一步的规划。

石庙子村初级农产品品种丰富,但深加工产业链还是空白。发展特色产业才是造血式扶贫。通过调研,朱锐发现渔箭镇所产的豆腐全川闻名,可镇上却缺少有规模的加工厂房。作坊式生产不仅品种单一销路有限,品质也无法保证。

围绕发展渔箭镇豆腐特色产业,扶贫工作组采取“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林下间种冬大豆200亩,配套建设豆制品深加工工厂,完善产业链,发展规模经济。

朱锐联系了返乡创业的带头人彭良富。彭良富不仅熟悉当地情况,还有丰富的管理经验。请来了能人,筹集了资金,选定了厂址,但种惯了庄稼的村民仍旧对加工厂将信将疑。

扶贫工作组给乡亲们算了账:豆制品加工厂可为村集体经济带来租金收入6万元,解决20人的就业,每人每月有2000元收入。加工厂一开,村里种植的冬大豆销售也有了着落。采购商来来往往,村里人气越来越旺,附近的小商铺也能跟着获利,最终受益的还是村民。

加工厂要投产了,村民纷纷赶来帮忙。“这都是为我们好。”村民夏茂良说。

      关键词:电力, 四川电网


稿件媒体合作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63413737

广告项目咨询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63415404

投诉监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58689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