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们关注了哪些能源电力热点话题?本报记者专程采访了部分代表、委员,他们就电力扶贫攻坚、解决藏区供电普遍服务成本、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特高压带动我国电力装备制造业“走出去”等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观点】电力为我国的脱贫攻坚工作提供了基础保障。未来国家电网公司的电力扶贫工作可以多关注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如果电力能够为农村的生产活动提供坚强保障,电力扶贫才能真正产生可持续的长远效益。
《亮报》:近年来,国家一直非常关注扶贫攻坚工作,去年11月底召开的中央扶贫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了我国“十三五”期间的脱贫攻坚目标。作为一名来自基层的农民工人大代表,您怎样看待国家目前的脱贫攻坚工作?
周振波:今年是我第四年参加全国人大会议,作为一名来自基层的人大代表,我一直关注与老百姓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脱贫攻坚工作是我国政府消除贫困、改善民生的重大举措,也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我是农民工出身,虽然现在工作上海,但每年过年回家,我都能看到家乡农村的新变化,这都得益于政府近年来对脱贫攻坚工作的重点推进。此外,我认为公路、电力等一些基础设施的建设也是我国脱贫攻坚工作的关键,这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基本条件。
《亮报》:您刚刚谈到了电力问题,而且您本身的工作也与电力相关,那么,在您看来,电力的发展对脱贫攻坚工作意味着什么?
周振波:电力对贫困地区致富的意义非常重大。过去我们常说,“要想富,先修路”,现在进入新时期,不光路要修好,电力等基础设施也应该配套发展。如今,没有电力,人们甚至不能正常生活,更不要提脱贫致富,可以说,电力为我国的脱贫攻坚工作提供了基础保障。
电力对于贫困地区发展的意义,不光体现在生活方面,更重要的体现在生产方面和经济发展方面。例如,我18岁之前在家乡生活,家中田地的灌溉主要靠人力,之后用上了柴油机,费时费力不说,还会产生很多污染,现在有了电力,很多农田实现了自动化灌溉,生产效率有了很大提高。
《亮报》:近两年,您有没有感受到家乡用电方面的新变化?
周振波:当然了。我的老家在河北省广平县潘寨村,这两年村里的电力发展几乎是一年一个模样。前两年回家,我们村里马路两边都装上了路灯;今年回家,家家户户还都用上了智能电表。如今城乡供电一体化工作正在推进,我在上海享受到的优质供电服务,在老家农村同样可以享受到。
电力发展给贫困地区民众生活带来的新变化,一方面是让农民在生活上享受到了电能的便利。现在农民的家中都用上了电磁炉、电视机等现代化电器设备,夏天开空调,再也不会出现“低电压”问题了。另一方面,电力在农村生产上也发挥了优势,高效的自动化灌溉技术使农民有了时间开展副业,有了稳定的电力供应,不少农民还办起了养殖场,农民收入也有了大幅度提高。
《亮报》:您在前两年的人大会议上曾经提到过发展清洁能源的建议,在您看来,要想在相对贫困落后的农村地区推广“电能替代”,要做好哪几方面的工作?
周振波:首先,政府和电网企业需要加大对农村电力基础设施的投入,有了基本的供电网络,“电能替代”才能在农村地区广泛实施。例如,我认为电动汽车很适合在农村推广,农村外出行程短,电动汽车出行成本也大大优于传统能源汽车,但要想真正推广,还需要电网企业对充换电设施进行科学规划;其次,国家可以相应地在贫困地区增加电器补助,使农民有条件、有机会享受到电器设施带来的便利;最后,电网企业和媒体还应该增加在农村地区的电力宣传,一方面使农民认识到电能的清洁性和便捷性,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农民多了解些安全用电常识,确保农民安全用电。
《亮报》:近些年,国家电网公司一直在进行农网改造升级,治理农村“低电压”,并且开展了电力扶贫等工作。那么,对于未来的电力扶贫工作,您有什么建议?
周振波:近几年,无论是对电网基础设施建设,还是优质供电服务,我们都切实感受到了电力给生活带来的新变化。未来,如果电力能够为农村的生产活动提供更坚强的保障,电力扶贫才能真正产生可持续的长远效益。